本報訊 “自拍照”在如今攝影普及的社會是一件常見之事,而在歷史上,擁有一張自畫像卻并非常態。歷史上的肖像畫是藝術家們“親手繪制的永恒”。4月2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意大利駐華大使館、烏菲齊美術館攜手推出的“心影傳神——烏菲齊美術館藏大師自畫像展”,讓我們在今天得以穿越時空,與大師“面對面”。
烏菲齊美術館的大師自畫像系列收藏由紅衣主教萊奧波爾多·德·美第奇發起于17世紀60年代,是美術館核心館藏之一。就其特殊性與廣泛性而言,該系列收藏在現今的國際藝術舞臺上首屈一指。展覽展出的作品時間橫跨16至21世紀,引導觀眾深入了解自畫像體裁在藝術史上的獨特地位。
在展覽現場,可以看到拉斐爾、提香、貝尼尼、魯本斯、委拉斯凱茲、倫勃朗、柯羅、安格爾、莫蘭迪、夏加爾、草間彌生、蔡國強等50位藝術家的自我寫照,仿佛在穿越藝術史長廊。拉斐爾的自畫像代表了外貌美和內在美兼備的典范,被瓦薩里稱為集“罕見的精神品質”與“優雅、勤勉、美麗、謙遜和禮貌”于一身的最佳代表;魯本斯與委拉斯凱茲精于修飾的高貴與優雅,在時間的打磨下愈發光輝;倫勃朗飽經滄桑的面孔似乎凝聚了他一生的故事;夏加爾的藍色臉龐的魅力不亞于莫蘭迪那描繪得如他的靜物畫一般克制的肖像。藝術家們通過這些親手繪制的“永恒”與觀眾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他們的凝視穿越畫框,訴說著歷史與自我。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50幅自畫像中有7幅是女性藝術家創作的,閃爍于男性藝術家之中的她們所處的紛繁復雜的社會背景和各不相同的成長軌跡,為觀眾提供了觀察女性在藝術史中地位逐漸提升的獨特視角。在瑪麗埃塔·羅布斯蒂所處的16世紀,她必須喬裝成男性參與藝術工作,雖無法作為藝術家在當時被認可,但她仍幸運地為后世留下了自畫像。
沉浸式光影體驗部分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此部分以“14世紀到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為主題,用數字技術展示烏菲齊美術館收藏的數十件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塑等藝術珍品,包括波提切利、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提香等文藝復興大師的杰作。該部分通過360度全息投影融合技術,打破傳統的靜態“畫框式”觀看方式,將這些經典作品進行“解構再創造”數字化高清重現,使名作栩栩如生,以光影流動的形式重新演繹大師作品。據悉,展覽將展出至9月10日。(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