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萌



4月20日,第八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全國畫院院長工作會議在山東濟南倪氏海泰會議廳舉行,會議由中國國家畫院黨委書記燕東升主持。各地畫院院長圍繞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的長遠發展、新時代畫院的建設與發展、中國美術發展中畫院的使命和擔當等議題展開。
為促進全國畫院的發展建設,燕東升在會上提出了兩點設想:第一,建立全國畫院聯盟機制,讓各地方畫院通過這一平臺展示自己的重點工作成果;第二,開展畫院結對幫扶活動,促進畫院之間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希望各地方畫院與中國國家畫院一起集思廣益,相互助力,推動畫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致力體制機制改革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公立畫院都面臨著體制改革的問題。為了更好地發揮學術引領作用,2019年,中國國家畫院成立山水畫所、人物畫所、花鳥畫所、書法篆刻所、油畫所、版畫所、雕塑所、理論研究所,負責相關藝術門類的創作、研究工作,并承擔有關主題性創作和重大課題研究的任務。
于1990年正式掛牌成立的甘肅畫院,先后于1999年成立甘肅美術館、2007年成立甘肅書法院,三塊牌子一套班子。2020年12月建院30周年時,甘肅畫院又成立了甘肅畫院美術館聯盟,以及各二級畫院、油畫院、書法院、美術研究院,整合了甘肅畫院系統的美術力量,極大地調動了大家的創作熱情。甘肅畫院在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的入選作品由第七屆的26件上升至第八屆的37件,在甘肅畫院院長王萬成看來,“體制機制的改革非常重要,極大地調動了市二級畫院的積極性”。
在硬件設施上,各地畫院也不斷推進提升和完善。2020年,歷時數年的“中國國家畫院擴建工程”項目順利竣工,從謀劃到竣工歷時16年左右的中國國家畫院創研新樓明德樓投入使用,使中國國家畫院的創作研究條件和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廣東畫院(新址)自2005年立項之后,經過十多年建設,于2020年9月30日竣工,是廣東建設文化強省重大標志性建筑。
據呼和浩特市書畫院(呼和浩特市美術館)黨支部書記、館長左大寧介紹,原呼和浩特市書畫院由于受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的長期影響,出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病害殘損,為落實保護優秀歷史建筑,2022年開始對辦公樓整體進行改造,改造后的場館即將正式對外開放。與此同時,寧夏書畫院(寧夏美術館)新館將于2023年5月建成交工。陜西國畫院美術館將于5月下旬開館,預計很快會投入使用。
深耕傳統文化 加強主題性創作
畫院不僅有大樓,還要有大作。主題性美術創作是畫院的中心任務,一直以來,中國國家畫院積極發揮主體職責,響應上級部署要求,圍繞國家重大活動和歷史時間節點,持續開展相關主題創作活動,如“一帶一路”、扶貧、黃河、抗疫、建黨百年、冬奧、慶祝黨的二十大召開等。對于即將實施的“長江文化主題美術創作項目”,4月18日,中國國家畫院召開“守護好一江碧水——長江主題美術創作項目”動員會。燕東升在會中強調此次長江主題美術創作項目的重要性,并期待藝術家能夠深入生活,把調查研究落到實處,力爭創作出新時代長江文化主題的美術精品。
近年來,廣東畫院組織開展了一批大型主題性集體創作,例如作為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美術創作獻禮項目的《南國的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也是廣東畫院的優良傳統,如大型系列主題創作《南粵先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花齊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其創作團隊不僅集結了廣東畫院全院國畫家和廣州畫院、廣州美院的青年畫家,還邀請到港澳臺地區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的老中青藝術家加入。
湖南省畫院院長石綱在介紹2023年創作工作任務時說,在創作中,要特別抓好“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 湖南省畫院作品展;湖南省文聯、湖南省美協舉辦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美瀟湘大型系列山水畫晉京展;“譜寫湖南新篇章”湖南工業題材美術作品展等三大美術創作工程。并全面啟動部署第十四屆全國美展的主題創作,力求在開啟新征程的全國美術大展中取得重大創作突破。
江西畫院院長劉楊表示:“江西畫院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聚焦‘江西畫派的研究,奮力打造有站位、有溫度、有創新、有贛味的美術精品,用獨具江西特色、江西風格、江西氣派的美術作品唱響‘風景獨好的江西美術品牌?!?/p>
陜西國畫院多年承辦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陜西省藝術節等大型展覽及活動,陜西國畫院院長張華表示:“未來畫院會繼續努力,將‘長安畫派精神延續下去,扎根人民,為時代謳歌?!?/p>
據山西省書畫院副院長張桂鳳介紹,山西省書畫院啟動了第二屆“人說山西好風光”展,計劃將其打造成山西品牌展,講好山西故事。據杭州畫院副院長繆宏波介紹,近期杭州畫院將緊緊圍繞“杭州亞運會”“共同富裕”“宋韻文化”“錢塘江詩路文化”四大主題展開美術創作。
從創作的角度,第八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引發了福建省畫院執行院長楊東平對新時代當代畫院創作發展的思考,“當代畫院的藝術創作應在語言形態、風格圖式、藝術觀念等進行多方面、多視角的研究和探索,應進一步明晰畫院美術創作面臨的課題與今后的發展趨向,通過一系列創作和學術活動,在鮮活生動的生活現場扎根體驗、感受時代,挖掘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創作既有民族性又有藝術性的作品?!?/p>
梳理畫學文脈 加強學術研究
美術創作之外,學術研究無疑是畫院發展的動力。作為以創作研究為主要任務的專業學術單位,近年來,中國國家畫院聘納全國各領域最優秀的美術史論家為研究員,建立起一支高層次的美術史論研究團隊。在建立學術隊伍的同時,也重視學術的積累,組織完成了多項國家重大課題研究項目?!栋偌液网Q——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中國美術理論文集》是中國國家畫院重要的學術成果之一,匯集了當代有代表性的美術理論家,從不同角度對百年來中國美術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進行研究和總結。此外,中國國家畫院花了近十年時間籌備撰寫了《中國畫院史》,第一次對中國畫院從古至今的歷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填補了中國畫院史研究的空白。
2024年,廣東畫院將協助廣東省美協,聯動廣東省內美術重要機構,籌備第六屆全國美術高峰論壇,并邀請全國理論大家名家,共議中國美術現代化發展,共理嶺南美術百年源流,探尋廣東美術未來路徑。
山東畫院院長孔維克表示,山東畫院致力于推動形成“齊魯畫派”,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學術成果。如歷時兩年完成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推動形成“齊魯畫派”文化工程研究》。這項研究成果系填補了全面系統研究山東中國畫發展脈絡及狀態的空白。歷時五年完成13卷本集史料性、文獻性、研究性為一體的大型系列畫冊《齊魯畫風大系·山東中國畫》,對于山東美術發展研究具有承前啟后的學術作用。
2015年至今,浙江畫院編撰的《中國畫院志》成為畫院打造的一個重要品牌。據浙江畫院院長茹峰介紹,目前這部志書已經編輯完成,爭取年前出版。
據嶺南畫院副院長李志國介紹,在學術研究方面,嶺南畫院(嶺南美術館)立足嶺南美術,在繼承發展好嶺南花鳥畫先賢居廉、居巢留下的寶貴遺產的基礎上,梳理好嶺南花鳥畫學文脈,對嶺南繪畫、書法等藝術門類進行積極而深入的系統性展覽、研究、推廣。
培育德藝雙馨大家 優化藝術人才梯隊
挖掘、選拔和培養優秀青年藝術人才是畫院系統的義務和責任。近年來,中國國家畫院注重選拔優秀青年美術人才充實到畫院創作隊伍中,并通過實施主題性美術創作推動青年人才成長。此外,自2016年起,中國國家畫院承辦了全國畫院中青年創作骨干研修班,至今已培養200余位全國畫院的中青年創作骨干。未來,中國國家畫院也將持續關注青年藝術家,發掘、推廣藝術界的新生力量。
據北京畫院副院長蔡玉水介紹,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北京畫院形成了“60后”“70后”“80后”基本不斷檔的人才梯隊樣貌。近年來,為了組建一支綜合素養高、實力強勁的藝術創作團隊,北京畫院形成了融公開招聘與簽約制、業績考察與競聘上崗為一體的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在面向社會招賢納士時,不為學歷、地域所囿,而是注重畫家個人的文化精神與藝術格調。在進入畫院后,對畫家們在創作方向上進行指引,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的創作激情。另外,北京畫院還推崇“和而不同”的創作理念,鼓勵畫家傳承正脈、自出機杼,在藝術發展規律中探索個人風格。
關于畫家隊伍的建設,據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呂明介紹,上海中國畫院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做好德藝雙馨老畫家的宣傳推廣工作。推動藝術風格成熟的德高望重的老畫家走出上海,在全國的舞臺上展現藝術成就,宣傳弘揚當代海派藝術大家。二是提升在職畫家的社會影響力。積極鼓勵畫家建立自己的藝術語言體系,逐步形成規模效應,成為海派城市文化藝術的中流砥柱。為中青年畫家提供展示平臺,參與主題性創作、全國重點美術館辦展等計劃。三是加強青年后備創作力量的發掘。在畫院中青年藝術家沙龍和高研班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通過名家提名展的形式加以引導,培養造就一批德才兼備的青年藝術人才,形成畫院美術人才梯隊的源頭活水。
“廣東畫院延續2022年‘引、調、招、培工作思路,引聘領軍人才、選調成熟專才、招聘優秀人才、培育青年人才。通過柔性引進方式,加強國家級領軍人才的項目引進與合作,進一步在全國選調招聘專業優秀人才,計劃三年間形成較穩定的老中青優秀專職專業創作人才梯隊,繼續通過大型集體創作項目遴選、發掘、培育青年人才。”廣東畫院院長林藍介紹道。
關于畫院人才培養方面的建設,河北畫院院長張之軍建議應探索“師帶徒”模式,邀請中國國家畫院選派優秀美術家組建課題小組或工作室,由名家帶青年,向各省畫院青年美術家傳承技藝和正能量。建議通過“省際幫扶”方式,強畫院帶弱畫院,通過舉辦活動、培養人才等方式,統籌全國畫院均衡發展,提升總體水平。
哈爾濱畫院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難是編制崗位緊張、創作人員年齡斷檔嚴重等問題。對此,哈爾濱畫院院長肖偉建議中國國家畫院進一步發揮帶頭作用,組織專業培訓甚至是院長培訓,為畫院系統建立聯動機制,提供互相之間學習交流的平臺,并為全國畫院的發展出謀劃策。
對于畫院的長遠發展,濟南畫院(濟南市美術館)行政負責人徐琳建議:第一,要打通全國市級畫院與中國國家畫院之間的信息通道,加速推進市級畫院與中國國家畫院溝通機制的建立,讓市級畫院能夠參與到中國國家畫院舉辦的相關活動中去;第二,在人才培養方面,能給專業能力強的優秀創作人員提供更高、更廣闊的國家級發展平臺,希望中國國家畫院給市級畫院提供更多的業務培訓機會,特別是在聘用研究員時,建議將范圍擴大到市一級的畫院,吸納市一級畫院較為優秀的畫家,幫助基層創作人才更好地成長進步;第三,建議中國國家畫院對市級畫院舉辦的大型活動提供必要的學術支持,提升市級畫院的學術活動質量和水平,為中國國家畫院的創作展覽活動和全國畫院美術事業的發展,貢獻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開發特色展覽品牌 搭建全方位交流平臺
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為全國畫院之間交流搭建了一個全方位的平臺。其中,為確保地方畫院參與的廣泛性和參展作品的質量,中國國家畫院還專門組織、邀請著名美術家赴省級畫院調研和指導創作。
對寧夏書畫院和云南畫院(云南美術館)來說,自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專家組一行對畫院進行創作指導之后,畫院的創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寧夏書畫院在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的入選作品由第七屆的15件上升至22件。云南畫院(云南美術館)則由第七屆的14件躍升到34件。
面對這一顯而易見的效果,寧夏書畫院院長周一新和云南畫院(云南美術館)副館長潘偉都希望能加強畫院間的聯系交流,中國國家畫院能夠多到各省畫院進行管理和業務上的指導,這對邊遠地區的畫院建設、人才培養有重要作用。湖南省畫院副院長袁紹明希望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能夠設置一個美術創作獎,激勵藝術家們的創作熱情。
“第八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并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這對澳門畫院下一步明確自身建設和學術定位大有裨益?!卑拈T畫院副院長劉士寬說道。
貴州畫院院長潘聞丞建議把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的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書法篆刻作品分片區巡展,由各個畫院根據自身需求向中國國家畫院申請,讓優秀展覽傳播得更廣泛、更精準、更有效,也讓下屆參展人數更多、作品質量更好。
各地方畫院也紛紛結合自己的特色,對開發特色展覽品牌進行對外交流?!按罅ν苿游幕涣鳎_發特色展覽品牌”是天津畫院近來的工作重點方向之一。據天津畫院院長范揚介紹,目前,“向人民匯報”天津畫院美術作品迎春展,已成為文化為民、文化惠民的有力品牌。天津畫院首倡的“中國夢·翰墨緣”五畫院美術作品展,已成為全國畫院跨地域院際學習交流的品牌。
遼寧畫院(遼寧美術館)副院長陳鵬表示遼寧畫院計劃整合全省畫院系統、聯合群文系統、結合遼寧紅色文化資源,開展以“美麗遼寧”為主題的系列寫生創作活動。同時,計劃舉辦遼寧地區畫院系統的院展,為遼寧畫院系統的藝術家們提供交流平臺。
廣西書畫院的對外交流活動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以文化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組織畫家下鄉,開展農民畫培訓活動,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另一方面,邀請外院藝術家辦展。近期廣西書畫院陸續邀請了雷波、楊曉陽、曾來德等多位藝術家來畫院舉辦個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廣西書畫院院長王銳表示:“未來廣西書畫院將繼續加強與中國國家畫院以及各省畫院的互動交流,這對廣西漓江畫派建設、八桂書風建設都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p>
新疆畫院院長張雷震就文化和旅游如何深入融合走向社會、走進基層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度調研和思考。他表示:第一,在文旅融合方面,新疆畫院將結合新疆的特點,邀請全國一線有影響力的畫家,走進新疆風景區采風,與新疆本地青年藝術家一起,通過藝術講好新疆故事。第二,新疆畫院將積極開展“文化潤疆”走基層活動,幫助基層文化工作者、美術教師提高美術專業水平,更好地服務當地文化建設。
創新傳播方式 做好宣傳推廣
宣傳推廣是美術創作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做好新時代的文化傳播,對全國畫院系統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2015年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中國美術報》正式創刊,為中國美術領域打造了一份權威性的國家級專業報紙。據《中國美術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金新介紹,“《中國美術報》有兩個主要功能,一是做好中國美術的學術窗口,二是做強美術傳播的主陣地。為了進一步加強與各畫院之間的聯系,《中國美術報》正組建通訊聯盟,讓畫院的聲音通過我們的融媒體更有效地傳播出去,同時強化相互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希望通過通訊員聯動各地畫院,通過全媒體的輿論宣傳和品牌活動共同推進畫院系統的深耕,助推畫院的發展、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
宣教部門如何整合畫院內的創作、研究、展覽、藏品等資源是各畫院探索的方向。如北京畫院立足于自身的傳播體系,進一步優化傳播模式,打造具有創新性和融合性的北京畫院媒體傳播平臺,建立從傳統媒體、網媒到自媒體平臺的立體的傳播渠道,推出與優秀藝術家、藝術作品、優秀展覽相關的短視頻。針對畫院藝術家的個案研究,北京畫院啟動了“一幅畫的誕生”項目,以視頻的方式對北京畫院畫家的藝術理念、創作思考、教學方式進行系統地記錄和梳理,進而深度解讀畫家們的創作狀態。
對于畫院的宣傳推廣與品牌建設,西安中國畫院院長王犇建議應創新文藝宣傳方式,整合多媒體矩陣資源。近期,西安中國畫院聯合全國畫院、美術機構面向社會開展“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公益美術直播講堂,全網閱讀數量過百萬。今年,西安中國畫院將繼續為做大做強“長安畫派”文化品牌,編撰《西安美術史》,舉辦“黃河新篇·來自長安”美術作品晉京展,促人才出精品,并加強推廣工作。
新時代以來,全國各畫院不僅在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上碩果累累,而且在培養人才、整合美術資源、傳承文化傳統、發展美術創研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全國畫院系統正積極發揮畫院在繁榮美術創作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勇擔歷史使命,努力創作精品力作,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