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4月22日,“五岳歸來——第七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啟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浙江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浙江畫院聯合承辦。
第七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以“五岳歸來”為學術主題,共展出24位特邀藝術家與15位青年藝術家的228幅作品。展覽帶領觀者奔赴廣闊天地的大好河山,深入中國畫史的核心現場,體認自然造化的神變無窮與天光云影,也為當代中國畫的藝術創作與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中國文聯副主席許江,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副主席、秘書長馬鋒輝,浙江省人大常委、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錢曉芳,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平,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處領導趙曉剛、張賽飛,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黨委委員兼組織統戰部部長徐國強等出席開幕式。許江、馬鋒輝、高世名及本屆雙年展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院長張捷,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學院副院長丘挺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由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偉剛主持。許江、馬鋒輝、錢曉芳、金一斌、高世名,老藝術家代表卓鶴君、尉曉榕,畫家代表徐龍森共同為展覽啟幕。
山水以形媚道,以象應天,于歲月遙永間探造化之幽秘,是中國人獨有世界觀的藝術。許江在致辭中說道,今次杭州中國畫雙年展以“五岳歸來”為題,彰顯繪畫者與山河游覽的關系。杭州中國畫雙年展已歷七屆,前六屆聚焦中國繪畫的形制,切入寫意、長卷、冊頁、中堂、屏風、雅集等原生的觀賞生態,來審視中國繪畫當下的創生之道。“五岳歸來”看似跳出了形制的框架,其背后強調寫生,強調生命的洗禮,這種審視的根源方法卻依然相同。無論是浩然興懷還是飄渺虛靈,繪者置身于山水之中,無限的孤獨,又無限的豐沛。那山、那水與人都退至共同的深處,那里浸潤著一切生長者的根。
杭州·中國畫雙年展,是國內率先推出的國際化中國畫單項展。13年來,通過中國美術家協會與浙江省各級部門的鼎力支持和聯合打造,目前已成為當今中國畫壇規格高、影響大、傳播廣的知名文化品牌。
馬鋒輝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展覽作品所展現出的“執古之道,與古攜新”的藝術品質,彰顯了當代中國山水畫藝術家以傳承中國藝術精神為己任的文化理想和社會擔當。參展藝術家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通過現代的審美意識、創新的藝術觀念,大膽探索中國山水畫的圖式語言、技法意境,不斷挖掘和豐富中國畫的時代內涵與精神意韻,成績突出,成果豐碩,令人矚目。
歲月山河,萬物生長,山岳的崇高、神圣、鮮活是丹青造化者與天地相往還的源頭活水,觀物與體象不相為礙,于是乎有了丘壑內營、落墨寫心的筆底乾坤。千年畫史中,無數先賢在綠水青山之間領略天地造化的媸與妍,于聚散浮沉之際感悟人間萬象的常與變,成就了一個無限豐富的山水世界。或崇岳之上,峻拔壯闊,巍峨雄強;或疏林遠岫,溪流縱橫,平淡沖和;或山河歲月,人間煙火,蹉跎履痕。或丘壑幽暝,層巒疊嶂,沉厚深邃;或山鳴谷應,花草肆意,生機盎然。我們在俯仰之間認知藝術本源、在日積月累中形成心目俱會、在風雪雨晴中體驗生命活力,會天地與本我,融創造與心象,于行道、體道、悟道中求真、求本、求心,從而建構獨立之藝術精神。
高世名認為,本屆雙年展以“五岳歸來”為主題,不只是針對山水畫,而是指向一種中國人獨有的世界經驗。山水成為中國人心靈的一種觀照,一種永不窮盡的源泉。他說:“在此我們邀約全國畫界39位同道,以三山五岳為道場,投身神州大地上的名山大川,師法造化,格物致知,沉浸式地觀照大自然的萬事萬物,全身心地參悟山水世界的無情說法。我們所關注的,不止于中國畫的觀照之法,也是中國畫的成象之道。”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州。”在本屆雙年展的策展人張捷看來,天理往返而歸乎心源的中國山水精神,具有包容世界萬物的智慧與品格。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山水是因人而異的風景,是世界觀的山水,更是求道者的山水。如果說天地萬物是情感生發的本源、是山水人文的生命關懷、是自我精神的無限超越,那么“五岳歸來——第七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就是天道精神和宇宙情懷的心靈回歸。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強調借山水以返觀內照,人與自然在相望相化中塑成生命的整體。”丘挺認為,在消費主義、功利主義的滔滔裹挾之下,天然具備“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的山水精神,正是安頓自由心性的向上之路,具有不可替代的當代意義。而此次參加雙年展藝術家的作品,既有對中國畫題材外延的拓展,也有對流變不居的造化的體認;有在材料和繪畫語言上的開掘,也有對水墨形式的前沿探索,展現出水墨領域異彩紛呈的樣式,參展藝術家各自以其沉潛創獲,向中國畫的詩性精神致敬。
當天下午,30余位學者、參展藝術家還圍繞“五岳行跡·筆墨縱橫”議題,分“崇岳之上”“山鳴谷應”“山河歲月”為板塊進行討論。研討會由王平、張捷、茹峰主持。
自2011年首屆展覽啟動以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始終秉持“回眸世紀發展之路,創新國畫學術話語,重建當代文化聯系,再造東方藝術高峰”的學術宗旨和獨特的展示方式,力圖打造當代中國畫創作型的創新平臺、研究型的學術平臺、文化型的展示平臺和全民型的美育平臺。從第一屆“意之大者”、第二屆“長卷視界”、第三屆“輯頁掇英”、第四屆“正大氣象”、第五屆“和風屏山”到第六屆“雅集興答”,歷經長卷、冊頁、中堂、屏風到雅集。杭州·中國畫雙年展囊括了國內外中國畫壇老中青256位畫家的共同參與,書畫名家、新生力量和精品力作齊聚一堂,幾代人的翰墨丹青鑄就了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新篇章。
展覽期間,展覽還將通過面向專業人群的主題學術研討會,面向杭城中小學生的“身邊的藝術課堂”等方式,在建構中國文化軟實力與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事業中貢獻藝術力量。據悉,展覽將持續至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