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個“中國航天日”。從嫦娥奔月、敦煌飛天的浪漫幻想,到新中國成立后逐星探月的強烈愿望,到如今“祝融”逐火,“天問”探秘,中國人“問天”的腳步從未止歇。火星影像圖上,一連串熟悉的地名格外引人注目:西柏坡、天柱山、鄭集……為火星表面打上了“中國印記”,也拉近了我們與航天探索的距離。在過去的一年里,“問天”轉向,“夢天”啟航,中國空間站建設全面收官;“神十三”返家,“神十四”“神十五”接棒,載人航天取得新突破;“夸父”逐日,“嫦娥”探月,為天體研究再添新證;“長征”系列連續102次發射成功,再創一箭22星新紀錄,運載火箭這趟“快車”更加牢靠……
近年來,諸多看似“高大上”的航天技術正悄然民用化,部分研究成果被端上餐桌,入主衣櫥,造福千家萬戶。“航西瓜”“航甜瓜”等“航天出品”成為鄉村振興的新選擇,宇航服的抗菌抗靜電材料已部分用于服裝制作,智能護目鏡里也藏著“天問一號”的感光芯片專利……
素材解讀
中國航天人飽含熱情與堅守,兼備浪漫夢想與求真務實。航天技術看似遙遠,卻關乎國家發展和個人幸福。而探索精神不斷推動著創新進步,也改變著我們理解世界的角度,培育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科學情結。
適用話題
求真務實、探索創新、突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