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計
1998年,世界首富杰夫·貝佐斯在亞馬遜致股東的信里說:“我們要對抗熵。”
熵是個熱物理概念,來自熱力學第二定律——簡言之,就是熱量只能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
從高溫到低溫的過程,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熵是一個系統的混亂程度的體現,但遺憾的是,熵總是要增加,直到最大。任何一個系統都是從有序到無序,逐漸走向混亂的。我們的世界如此,我們的生命如此,我們的人生也如此。
一杯熱水放在那里,總要變成涼水;我們此時身體健康、肌肉飽滿,但遲早會喪失活力,走向衰老,最終被微生物分解。
所以物理學家薛定諤說:“自然萬物都趨向從有序到無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過不斷抵消其生活中產生的正熵,使自己維持在一個穩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負熵為生。”

世界上的所有系統都符合這個定律,包括我們的人生和家庭。之所以會存在代際間的階層下滑,就是因為我們的財富也好,或者說家族和個人的能量也好,都是在耗散的。所以,“富不過三代”真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認識一位年輕的插畫師,她畫插畫一年有二十幾萬元的收入,業余時間經營自媒體,每年也有幾十萬元的收入。這樣的人怎么說都是同齡人中的優秀者吧,但在她父母眼里,她并沒有什么成績——她父母的生意一年有將近千萬元的收入,是有可能上市的公司。父母現在年齡大了,亟須有人接班,但是她接不了,完全不懂,父母只能眼看著生意越做越小,卻沒有辦法。
我問過她:“為什么不接班?”她說:“我真搞不定啊,跟下屬的關系、同行的關系,還有經營,一個都不懂。我才不要回去。”
我覺得她說得對,應該人盡其才。
所以我們人生最大的敵人是什么?就是熵增。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對抗熵增。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生命力才會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
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是在緩慢地耗散。開始看起來可能在保持穩定,甚至穩步上升,但是10年、20年之后,就會發現,其實是在穩步下滑。
怎么對抗熵增?必須找到一個外來的“熱源”。就像燒水的系統一樣,我們必須不斷找到燃料,給它供熱。僅有財富是沒用的,人生需要負熵。
對我們的人生而言,必須用成長性思維不斷地學習,攝取新知識,不要想著我賺了多少錢后就可以停下來。
對抗熵增是需要一直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