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愛軍
長期投資也存在風險,不能保證收益率。因此,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的投資決策。
實現“財務獨立,提前退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通過長期投資,才能實現這一目標。長期投資是指在較長的時間范圍內對某個標的投入一定的資金,以期望獲得更高的收益。
如何進行長期投資?首先需要確立投資目標并分散投資,然后需堅持長期投資策略,同時,要定期對投資行為進行評估和調整。
明確投資目標
在進行長期投資之前,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的投資目標。通過前面的文章,我們已經知道了該如何設定目標,也有了明確的投資計劃,這為我們的長期投資奠定了基礎。
設定投資目標是理財的重要一步,其意義與作用在于明確我們所追求的財務目標,讓我們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投資規劃,避免盲目投資或被市場波動所影響。通過設定投資目標,我們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財務需求,還能夠制定出合理的投資策略和進行更有效的資產配置,實現預期的財務目標。同時,反復審視投資目標,也有助于我們及時調整自己的資產組合,避免因未能達成預期目標而對財務狀況造成過大的傷害。
為了實現“財務獨立,提前退休”,我們已經明確了投資的目標,也知道了實現目標的具體時間,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手頭現有的資產以及未來的結余,制定詳細的投資計劃,使我們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實現提早退休的夢想。
堅持分散投資
分散投資是指將投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投資產品中,以降低整體投資風險。分散投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因為不同的投資品種或企業會受到不同的市場因素影響,如果全部投資在同一品種上,一旦判斷失誤可能會導致投資全部損失,而分散投資可以降低這種風險。
此外,分散投資也可以提高整體投資的收益率,因為投資在多個領域,可以獲得不同的收益,并且如果其中某些領域表現不佳,其他領域或企業的表現可以彌補虧損,從而獲取整體投資的最佳收益。
投資者可以將資金分散投資在不同類型的資產中,例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等。此外,投資者還可以將投資分散在不同行業或不同地區的資產中,這同樣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持續進行投資
長期投資需要做到持續投資,即通過定期定額的投資來平穩地增加投資資產。持續投資可以幫助投資者利用時間的力量,以較低的成本獲取更多的資產。
在持續投資的前提下,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容易獲得理想的收益。比如,投資年均收益率為6%左右的高息股,并在分紅后重復投資,大約需要12年時間就可以實現資產翻倍。長期堅持該策略,在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用30年時間就可以讓資產增長到最初投資額的5.74倍。
長期投資的前提是需要做到長期持有,即不因為短期波動而頻繁買賣。在投資市場中,波動是很常見的,但從長期來看,股票、基金等資產通常都會獲得比較可觀的收益率。以基金為例,長期持有獲得正收益的概率很高。據通聯數據Datayes統計,選取2013年1月至12月成立的基金為考察對象,在317只處于存續狀態的基金中,截至今年5月上旬,共有313只基金收益率為正,占比高達99%。其中,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基金共有32只,華商優勢行業靈活配置混合、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和建信創新中國混合等3只基金年化收益率在20%以上。
由此可見,在投資中,投資者需堅定長期持有理念,以實現資產長期穩健增值的目標。可以長期持有的品種包括優質的藍籌股、穩健的債券、分紅較高的基金等,此外,還有一些未來發展潛力較大的行業也值得長期投資,如新能源、醫療健康、科技等。在選擇適合自己的長期投資品種時,投資者需要考慮自身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相關市場走勢等因素。
定期評估和調整
盡管長期投資需要長期持有,但也需要定期評估和調整。需要關注市場情況和資產表現,并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適當的調整。
定期評估和調整對投資成功與否非常重要。定期評估能夠幫助你了解當前的投資狀態,確定其是否還符合理財目標和計劃。如果發現問題,并且修正不利的投資方向,能降低虧損風險,同時也能增加收益。調整則是指隨時調整投資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和個人理財目標的變化,達到最優化的投資效果。定期評估和調整能夠保持理財的健康與穩定,避免不必要的虧損和風險。
那么,如何定期對你的投資進行評估和調整呢?以下是一些簡單的操作步驟:
首先,定期查看自己的投資組合和持倉,了解當前的市場情況以及行業趨勢;
其次,檢查目前的投資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不符,則需要進行調整;
第三,如果有股票、基金或債券的投資,需查看其收益率和風險水平,如有變化需要重新考慮持有或賣出。
最后,對于長期持有的投資,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略微調整資產配置來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總之,長期投資需要明確投資目標、分散投資、持續投資、長期持有以及定期評估和調整。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投資也存在風險,不能保證收益率。因此,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