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龍口述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關工委劉振科整理

“五老”崔守金與中學時期的潘明龍
我叫潘明龍,2022 年大學畢業后,在新疆從事對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的汽車配件出口工作。回首過往,和關工委爺爺的故事是我最美的回憶。
1998 年冬,我出生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新發鄉長發村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母親患有先天性腦癱,父親患有小兒麻痹癥,干不了重活。那時,我要每天徒步十幾公里上下學。我一邊學習,一邊幫助父母料理家務。因為距離家遠,后來我只能在學校住宿。偶然一次,老師詢問起我的家庭,在我一一說明之后。老師摸了摸我的頭說:“孩子,沒事,老師幫你。”在老師的幫助下,我認識了兩位改變我命運的老人,他們就是旗關工委已故的林景章爺爺、教育關工委的毛洪泉爺爺。在了解我的家庭狀況后,兩位老人為我聯系了一位益海農業科技公司的愛心伯伯,資助我從一年級一直到高中畢業。兩位老人滿臉笑容地對我說:“孩子,以后你只管好好學習,不要有任何壓力,有爺爺呢。”那時我才有勇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放下了心理負擔。
林景章、毛洪泉兩位爺爺不僅在學習上對我提供幫助,在生活上更是關愛有加。最令我感動的是,在他們身體狀況不佳時,還想著將我交給了關工委的崔守金爺爺。他更是對我的關愛無微不至,經常到我家里,為我解決各種困難。在各位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我讀到了高中。然而,天有不測風云,本就身體孱弱的父親因病去世了,我感覺我的天塌了下來。這個時候,是崔爺爺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孩子,別怕,有爺爺呢。你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不能讓你的父親失望,遇到任何困難,爺爺都幫你。”
2010 年春節前夕,旗關工委崔守金爺爺和教育關工委的毛洪泉爺爺騎自行車來我家慰問。崔爺爺進到屋里看到四處透亮,掀開鍋蓋鍋里凍了一個大冰坨子。這年可咋過?崔爺爺回去后就去民政局為我家要了兩床被褥。兩位爺爺第三天又來到我家,他們自己掏腰包為我家買來了豬肉、小笨雞和必備的生活用品,這是我過的最快樂的一個春節。自此,我發奮讀書,只想用好成績回報幫我的人。2011 年,我13 歲,被中央文明辦評選為美德少年,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盛典,同年10 月又被共青團中央、國家教育部、全國少工委授予全國優秀少先隊員榮譽稱號。在我獲得榮譽、拿到獎學金、成為共產黨員的時候,崔爺爺比任何人都開心。他的心里總是裝著我,即使我已經進入大學,遠在長春,能靠兼職為自己賺取學費了。但崔爺爺總是為我尋得各種幫助,只為了能夠讓我更安心地學習。
回首過往的十幾年,我沐浴著關工陽光,才得以健康成長。現在,崔爺爺依舊奔波在各個學校和各個家庭之間,背影早已佝僂,依然用他的奉獻來改變很多人的命運。如果有機會,我也會做起公益事業,將這份愛永遠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