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謀奇
2003年的春節一過,剛剛邁出技校大門的我,被分配到了古山礦一井實習。先是在一個叫安檢的地方進行了幾天的崗前培訓,培訓結束后我被分到了掘進一隊,到百米井下的掘進迎頭干活。這個隊主要是在煤巖巷道里進行打眼放炮掘進和支護,是為后續采煤做準備。
井口的人事員領著我來到隊里,見到了技術員史工,由他領著我繼續在隊里面學習。幾天的時間,讓我大致明白了啥叫規程、啥叫工作面、啥叫打眼放炮、啥叫延溜子等等。正式下井的前一天,見到了隊領導,杜隊長和劉書記。
“嘖嘖,隊里來了個小年輕,體格還行,好好干吧!”杜隊長拍拍我的肩膀和劉書記說。我和史工去井口支領了工作服、帽斗、靴子、燈帶、更衣箱等下井必備物品,然后把我分配到了小班,見到了年長我幾歲的抱頭組長侯哥,寒暄了幾句,侯哥讓我今后和他一起干活,史工告訴我明天早上七點半準時上班。
第二天一早,我騎著自行車去了掘進一隊學習室,挨著侯哥坐下,參加班前會,心里有點緊張。掘進一隊的學習室,就是四五排長條桌子,坐滿了工人,后面的柜子里放著學習用的筆和本,屋子里一角堆著一些凝固藥卷和零星工具,窗臺上整整齊齊地擺著鋁制的大飯盒,我順手也把飯盒放在了那里。大家都在抽煙,學習室里煙霧騰騰的,很是嗆人。
七點半,班前會由史工開始點名,點名時工人們都喊“來了”。當點到我名的時候,我怯怯地回應:“來了”。頓時全場的眼睛齊刷刷地看向我,我像個未經世事的大姑娘。史工說道:“這是咱們隊新分配的技校生小吳,今后在你們班干活,大家多照顧著。”然后跟班徐隊長開始安排當班工作。
散了班前會,我跟著侯哥去澡堂子換工作服,我穿上工作服,穿著膠靴,戴著帽斗,侯哥帶著我去取自救器、礦燈,然后帶著我去井口排隊等人車。二班下井的人多,候車的人都排到了候車室外的走廊。侯哥讓我不要著急,慢慢等。等過了一輪下井高潮,我倆才坐上了斜井人車,人車每排座位只能坐兩個人。
下井的巷道井口風很大,由于井口暖氣是氣暖,以及工友的工作服上的汗味,井口和候車室的空氣里充滿了異味。在聽到信號工打點發出信號,天輪的絞車司機開動絞車,人車下行,速度也快了起來,車輪和軌道咣當作響,人車越往下,巷道越是被黑暗和干冷緊緊包裹。
大約十幾分鐘后人車放緩速度、停穩,工友們開始下車。我跟著侯哥過了兩道風門,又沿著巷道走起了上山,此刻的巷道里滿是潮濕和煤以及巖石的氣息。我們這個隊的施工地點就在上山處,負責掘進運輸巷道,徐隊長安排六個老工人分兩組去迎頭打眼,其余的有的去開皮帶和溜子,有的去掛網,有的去拿鉆機、錨索等工具,侯哥還有一名班組長、一個放炮員去查看上個班的放炮情況。工友們有序地做著準備,而我卻傻愣愣地站在一旁。
不一會,侯哥回來了,給了我一把鐵鍬,說:“今天的工作就是清理積糞,跟我來吧。”積糞就是皮帶、溜子在運轉過程中撒下來的貨。我學著侯哥鋤貨的樣子,一鍬一鍬地把撒落的積糞鋤到礦車里。
中午的時候開始吃飯,這是我第一次在井下吃飯。看到工友們有的帶著油餅卷著炒雞蛋,有的帶著米飯咸菜、有的帶著油條,整個巷道里充滿飯菜的香氣和大口吃飯的聲音,不知道為啥,我覺得在井下吃的這餐飯特別香。還有兩個稍大的鐵桶,供工人們喝水,大家吃完飯,還在飯盒里裝滿水,再放上一個咸菜疙瘩,說是下午干活渴的時候喝,可以補充體力。
大約在下午三點多,檢尺員開始量進尺,跟班隊長與班組長交代著什么,填寫各種記錄。我們歸置工具,把未裝滿積糞的礦車推到風門處,侯哥告訴我明天繼續裝車。隨后我倆到井底車場等人車,準備升井。
升井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洗完澡出來,我看到了落日的余暉。侯哥提醒我,下井要帶著毛巾,腳上要裹上裹腳布,多帶水,因為井下干活時間長,熱,出汗多。
回到家,吃完飯,母親關切地問我下井怎么樣,滿是擔心……
現在,我們的煤礦早已全部實現了綜采綜掘工藝,正在向智能化礦山、綠色礦山建設有序推進,母親再也不用為我下井擔憂了。礦區家屬都過上和諧、文明、富足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