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璐
這是一首歡快的歌。在如梭的時光中,年年月月,唱著我們群文人的歌。你看那田間地頭,看那村里院落,在陣陣鑼鼓聲中,我們群文人和群眾一道開啟新年的喜樂,我們共同禮贊生命謳歌時代,我們的聲音在山間穿梭,為遼闊的云朵播撒來年的希望,在田間流淌成歡樂的溪流,澆灌著豐收的喜悅。陜南的民歌民舞洋溢著歡快的笑顏,勉縣的對鼓、韓城的行鼓,發出震耳的喜悅,合陽的血社火震懾著世間的邪惡,安塞的腰鼓在黃土高坡上飛揚著歡樂的塵埃……數不清的民間瑰寶啊,都是我們群文人創作的源泉!
這是一首溫暖的歌。我們的家,誕生于1956年那個春日,溫暖了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那古城墻下啊,每一道磚墻上都刻著我們斑駁的歷史,斜照的陽光里映著動人的故事,在三秦大地上,讓文化的種子生根發芽。一代又一代的群文人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在火紅的歲月中沸騰熱愛,在過往的時光里銘刻情懷。在又一個春天里,我們迎來“免費開放”的壯美時代,猶如春雷,猶如甘霖,更如化雨的春風滋潤三秦大地——我們的開放,不僅是形式和陣地的開放,更是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多層面輻射性的開放!
這是一首動人的歌。記得剛剛成立的時候,前輩們第一件事就是下鄉調查——乍暖還寒,他們就那樣擠在一輛敞篷的大卡車上,開往在去陜南泥濘的路上,風像刀子般刻在臉上,手腳凍得麻木渾身冰冷,內心卻懷著對未來的憧憬而無比火熱……那是怎樣的一代群文人啊!跋山涉水只為和一首詩歌相遇,翻山越嶺只為親眼看看那一方傳奇,我們的昨天是靠著雙腿建立的緊密聯系,和基層成了最親密的戰友。我們的今天是靠著如初的熱忱和基層成了最知心的同路人。我們動人的故事還在歲月里吟唱著……
這是一首美麗的歌。我們在臺前載歌載舞,在幕后勤奮苦干。我們在筆墨之間抒發萬千胸臆,也在方寸之中潑墨揮毫造就最美的夢。我們堅守初心辦好群眾刊物,搭建平臺進行文化的交流和展示。我們解構經典也重塑形象,創作精品為人民而閃耀登場,以一方舞臺盡情抒懷,用萬千文字大放異彩。我們在厚重而豐富的非遺資源里深耕和傳承,在廣袤的民間文化中東奔西走尋覓寶藏。我們在奔忙中孕育著希望的種子,不斷呵護和培育著文化新苗,我們也在新的維度上不斷追求對文化的執著對藝術的進取,只為讓群文奏響為一首最美的歌!
這是一首磅礴的歌。憶往昔把所有美好印刻,看今朝群文人還在征途。當時代的號角吹響,我們立于潮頭乘風破浪,我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當抗疫的戰鼓敲起,我們奔赴一線一馬當先,我們以歌以文書寫堅定凝聚的信念。當文化的火種點燃,我們樹立精品打造品牌,我們站在厚重的歷史上向未來眺望!六十多年的耕耘求索進取,風雨兼程的攜手并進,換來的是這一曲最磅礴的歌!
這是群文人寫給群文人的歌,寫不完我們的熱愛,也說不盡我們的憧憬,更道不完我們的情誼;這是我永遠都寫不完的一首歌,日日夜夜回蕩在生命永恒的長河,為我們,為你們,高聲地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