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縣麗
引 言
“鄉村振興,文化是根本。”2022年秋,為深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扎實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供給工作,挖掘農村人才,振興農村文化,讓廣大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實現城鄉文化互通共享、人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蒲城縣文化館不斷加強內部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拓展工作思路,精心策劃方案,多舉措開展“文化點亮鄉村”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煥發鄉村文化新生機與活力,助力鄉村振興,達到讓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目的,切實增強群眾文化生活獲得感、幸福感、愉悅感。
主要做法
(一)演藝活動挑大梁
2022年10月下旬起,蒲城縣文化館積極與鎮政府部門溝通協商,陸續在全縣各鎮辦開展20場“文化點亮鄉村”助力鄉村振興文化惠民巡演活動。活動從8月份開始籌備策劃,挖掘各方面本土人才,創編節目,緊鑼密鼓,到10月份,十幾個節目巡演付出了許多心血。小品《比孝順搶婆婆》,情景劇《鄉村振興心歡喜》《逛新城》,詩朗誦《大美蒲城》,歌曲《蒲城我可愛的家鄉》《十無益》等,所有宣傳地域文化的節目從創編到出演都是本土文藝人才和館內職工,觀眾看后贊不絕口,效果非常好。其中11月16日在罕井鎮中山村蘋果產業園區的一場演出,采用線下演出結合線上直錄播的方式進行,觀看群眾達50多萬人,這種關注度連我們自己都感到震驚。活動報道信息被《人民日報》及渭南青年網、中國網、群眾新聞網刊登和轉載。20多場巡演,觀眾無數,好評如潮。“這節目演得好,切合咱蒲城農村”,“小品《比孝順搶婆婆》我愛看,反映咱農村新孝道”。情景劇《鄉村振興心歡喜》經典臺詞“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這下好了,振興咱新農村,藍圖鋪開了,振興有望了”表達蒲城廣大農民對鄉村振興的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多年,蒲城變化我深有感觸,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貧困人口生活有了保障,村里有了集體產業,增收有了渠道,村容村貌越來越美,不外出也和城里人一樣,要啥有啥……”巡演表演者李四民發自內心的話讓人感慨良多。
(二)紙藝培訓來點亮
2022年11月份起,我館先后走進社區、文化分館、機關單位開展衍紙手工培訓,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厚植愛國愛黨情懷,倡導文明新風,切實滿足基層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下基層培訓,兵分三路,衍紙、戲曲、舞蹈同時開展,群眾參與廣,受眾多。由剛開始的我們主動聯絡分館,到后來各文化分館、機關單位團建活動主動邀請我們去培訓,活動效果顯著。
衍紙,又稱卷紙,紙藝的一種,這種紙紙質稍硬,顏色鮮艷,不易褪色。可以用來制作生動形象的藝術作品。我館充分挖掘館內資源,由業務副館長帶領全體業務干部學習衍紙制作,快速掌握衍紙工藝基本技能的卷、捏、粘等要領。大家群策群力,團結協作,積極投入到公益培訓實踐指導工作中。培訓材料均由館內提供,所到分館群眾熱情高,趣味濃。眼見一條條小紙條在自己的巧手下變成藝術品,手捧制作,滿滿的成就感、幸福感、愉悅感。“既可以裝扮居室,又可以提高審美,陶冶性情,這樣的活動以后歡迎多搞,有空了做出來還能增加點收入。”一位學員藏不住喜悅地說。
(三)傳統戲曲做后盾
戲曲文化是大多數老年人的偏愛,現在農村最不缺少的就是老年人,加強戲曲培訓傳承是我們的傳統內容。培訓邀請我縣戲曲、器樂頗具影響力的兩位老師,現場對學員唱腔、形體、演奏進行指導點評,大家相互交流,揚長補短,共同提高。短暫的交流學習并不能滿足愛好者對藝術的渴望,分別時紛紛關注了我館的公眾號,索求老師的微信號,方便以后線上交流學習。
(四)舞蹈藝術開盛花
舞蹈培訓我們也做了多年,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培訓的重點是舞蹈團隊。聘請的老師是國家級廣場舞、健身操教練,老年大學民族舞高級教師王芳老師。重點向我縣有影響力的幾個團隊進行指導、拔高,有利于大家以后多創編舞蹈精品。
(五)文藝分隊添趣味
2022年12月下旬開始,我館組織文化文藝小分隊在街頭、廣場、公園、社區等地開展宣傳二十大精神文藝互動演出,采取演出和現場有獎問答的方式深入宣講二十大精神,激勵群眾積極參與活動,了解二十大會議精神,趣味濃郁,效果頗好,至今已演出近10場,活動仍在繼續進行。
(六)企業文化做補充
蒲城縣工業園區企業較多,文化宣傳活動也不能落下。我館分別進中化藍天、科順防水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藝術培訓,傳承民族地域文化,給職工繁重的工作增添些藝術情趣。
社會效益
自2022年10月以來,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蒲城縣文化館堅持以文化活動為主線,組織文藝演出活動近40場,始終秉持農民為主體、熱在鄉村、樂在群眾的基本原則,充分挖掘本土文藝人才,讓群眾自己創編、自己演、演自己,增強地域文化自信,發揮文化培根鑄魂、凝心聚力作用,激發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文化活力,深化我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得到群眾鼎力支持,受到廣泛好評,是我館以后開展活動的動力和精神支柱。
蒲城縣文化總館、文化分館以及各部門互相合作,線上線下同步廣泛開展多樣化的活動,積極扛起文化振興的旗幟,發揮引領作用,為鄉村文化注入活力。幾場演出、幾次培訓帶來的效果和收益雖有限,但能通過活動播撒文化火種,強化農村文化人才的責任和擔當,點燃農村文化隊伍振興的積極性,號召大家發揮優勢,創作出更多出色的文藝作品,推動文化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大格局的形成。
(蒲城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