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少數民族影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多重邏輯

2023-07-14 06:33:16姚賤茍石周波
民族學刊 2023年2期

姚賤茍 石周波

[摘要]少數民族影視是生產、培育、傳播并塑造各個民族共同心理的重要載體,也是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有機要素,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陣地之一。本文主要從少數民族影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系視角進行分析得出:少數民族影視生產、發展、傳播、創新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路徑,并在理論與實踐邏輯兩個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具體來說,理論上主要表現為少數民族影視生產、發展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本質邏輯上的緊密相連與結構邏輯上的相輔相成;實踐上主要表現其傳播、創新在功能邏輯上的相得益彰與選擇邏輯上的殊途同歸。正確認識少數民族影視生產、發展、傳播、創新層面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多重邏輯,才能促進少數民族影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協調發展。

[關鍵詞]少數民族影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少數民族文化

中圖分類號:C9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391(2023)02-0008-08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邊疆民族地區公共服務均等化中的政府責任研究”(16XZZ006)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姚賤茍,江西吉安人,廣西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研究;石周波,廣西桂林人,廣西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研究。廣西 桂林 541009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1],2021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提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2],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我國民族工作的重要內容。學界已做了許多研究,成果豐碩,歸結起來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定義與內涵來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各民族在歷史實踐中形成與發展的、理性與感性相統一的社會意識[3],是政治、經濟、文化和利益方面互相交融形成的認同感[4],核心內涵在于“五個認同”[5]。二是從鑄牢路徑來看,劉吉昌與金炳鎬(2017)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構建民族間共有的精神家園 [6];劉會柏(2021)認為將發揚中華民族文化與發揚各少數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相結合是一種可行的路徑[7];石琳(2021)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環節是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8]。

綜合看來,既有文獻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定義和內涵大多達成共識,對于鑄牢路徑的研究也在廣泛進行中,但應當指出的是鑄牢路徑存在多元化、多樣性的特征,相對而言當前的研究仍然十分不足,而少數民族影視既包含少數民族文化、精神和思維,具有強大的傳播作用,又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載體。有鑒于此,本文從少數民族影視的內容與功能出發,分析少數民族影視承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及功能作用,并提出發展少數民族影視的策略,豐富和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路徑的研究,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一、本質邏輯:少數民族影視生產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緊密相連

少數民族影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表現形式。影視即電影和電視,其內容涉及文學、戲劇、音樂和美術等多元藝術的綜合表達。從客觀存在形態上看,影視生產的是“有聲有畫的活動影像”[9],以圖像和聲音技術承載著帶有特殊意義和作用的內容進行表達的藝術品。少數民族影視即關于少數民族的電影與電視,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影視,少數民族影視既屬于藝術,又屬于少數民族的文化[10],所以少數民族影視的生產必然受少數民族特殊文化的浸染,飽含著少數民族的特殊文化與歷史,同時作為視聽工具,可以展現少數民族特有的風土人情,傳遞少數民族的政治、歷史、文化和精神,引起觀眾情感、思維和心理的波動。從內涵與實現路徑觀察,少數民族影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密切的聯系:一是兩者都是民族意識的集合體。少數民族影視承載與凝聚著少數民族的特有文化與精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各個民族的團結互助和民族一體的情感與意識的結晶,兩者都是民族間文化與精神的集合體。從兩者的內涵來看,少數民族影視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契合性,可以說少數民族影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象化載體;二是少數民族影視的作用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牢路徑相通。少數民族影視具有極強的意識導向功能,可以以視覺和聽覺直接影響人們的感官,以影視思想和內涵觸及人們的內心,構建觀眾間的共同意識,進而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結構邏輯:少數民族影視發展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輔相成

從影視的組成部分來看,少數民族影視發展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中表現為顯現層和隱性層兩個方面,即由直接感知的畫面、聲音等視聽元素的顯現層和間接感知的政治、歷史、文化及精神等內涵的隱性層。具體來說,可以從兩個維度、八個方面來闡釋少數民族影視發展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聯系。

(一)顯現層維度:直接感知的影視畫面和聲音

1.場景交叉

畫面是影視的最小表意單元,是一個空間概念,是表現含有一定信息內容的具體、生動的直觀影像[11]。在少數民族影視中,畫面呈現著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場景、生產活動和生存環境,形成少數民族具有獨特美感的影視造型,不僅展現少數民族的獨特民族風格,而且可以連接不同民族之間的生存環境,使民族間生活場景交叉。例如,影視作品《庫爾班大叔上北京》交叉了新疆的民族地區風貌和北京的城市風貌,聯接兩種地區的特征,表達出不同地區的少數民族在新中國環境下的發展一致性;《父母的城市生活》展現少數民族個體現代城市的風貌遭遇,交匯民族地區與城市的風貌特征,表達了各個民族間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

2.文字交互

文字是人類用具有意義的符號表達信息的方式和工具,也是文明傳承的基本要素和物質載體。對于少數民族而言,文字凝結與蘊含著一個少數民族的文化與歷史,是少數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國有56個民族,意味著中華民族文字種類多樣化,隨著各民族之間交融的程度愈發加深,文字交互成為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種重要方式。文字是影視中基本元素,少數民族影視以字幕或圖像呈現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字與符號,為民族與民族之間的文字交互提供場所。譬如,新疆、西藏和延邊等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電視臺所播放的影視劇都會根據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影視進行調整,將原影視的語言和字幕修改為少數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利于民族間文字交流;再如,《行走西藏》《西藏的西藏》《布達拉宮》《布達拉宮的寶藏》等紀錄片,呈現了藏族地區的風土人貌和藏族的文字符號,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字文化的傳遞與交流空間。

3.語言交流

語言是人的現實意識,既顯現了客觀物質世界,也表達了人的精神世界[12]。少數民族語言是構成民族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少數民族的獨特性最重要的特征,其運用代表著民族獨特的文化與精神傳承。作為人類進行溝通的方式,各民族間進行交融必然需要語言互相接觸,才能聚合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影視中,語言是影視的必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的語言更是成為民族影視的最具特色的影視元素,其呈現與傳播在潛意識中推動民族間的語言交流,進而加深民族間的語言認同。例如,《真愛》全篇以維吾爾語作為電影主要語言,詮釋不同民族個體間語言的交融發展;《滾拉拉的槍》以苗語作為主要語言,傳遞了苗族的語言內容和文化;《額吉》《額吉的奶茶》等影視中以蒙古語和普通話作為對白語言,促使少數民族語言和國家通用語言之間的聯系與相互嵌入。

4.音樂交映

音樂是傳遞影視思想的紐帶,可以烘托影視的情感氛圍、升華影視內涵,是影視當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少數民族音樂主要取材于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造就了具有民族性特征的音樂形態和表達方式 [13]。在少數民族影視中,民族音樂對民族文化、情感和特征的展現具有錦上添花的作用,其運用加強了民族文化與情感的傳播,推動著各民族間的交融。例如,《五朵金花》(白)、《劉三姐》(壯)、《綠洲凱歌》(維)、《嘎達梅林》(蒙)、《蘆笙戀歌》(侗)等影視既傳遞少數民族的音樂,呈現少數民族音樂的內容與內涵,展現出音樂的不分民族、不分群體的心靈共鳴、情感遷移,還相連了音樂背后的歷史文化。

(二)隱性層維度:間接感知的影視思想與內涵

1.政治互通

政治是影視最重要的內容,它既影響影視的核心內涵的形成,又是構建影視內涵的部分之一。作為影視的種類之一,少數民族影視也貫穿著政治內容與思想,加上少數民族的獨特性,賦予少數民族影視蘊含的政治內容的特殊性,并在表現過程中凸顯多民族間的政治互通。例如,電影《冰山上的來客》講述了漢族與維吾爾族中國共產黨黨員共同抗擊反動派的故事,展現了維吾爾族群眾熱愛黨、熱愛祖國、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成為團結兩個民族的影視佳話;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以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為背景,講述了土家族和苗族脫貧致富的故事,表達了作為中華民族成員,共同追求小康的愿望。

2.歷史互聯

人是一種社會的、歷史的、文化的存在,歷史觀深深地制約著我們整個的影視創作[14]。少數民族影視的創作離不開少數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觀,深受少數民族歷史背景的影響與啟發,并且影視創造始終置于社會生活中,受當代歷史背景的引導,所以少數民族影視作品形成之初就凝結著少數民族與人類社會的歷史和文化觀。電影《東歸英雄傳》中對藏、蒙的歷史發展進程作出準確的描述,使影片帶有厚重的歷史感,表達出少數民族歷史是中國發展史的重要部分;電影《嘎達梅林》、電視劇《木府風云》《舞樂傳奇》等影視也以少數民族特定時期歷史為題材,促使少數民族歷史有跡可循,完成少數民族與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銜接。

3.文化互交

少數民族文化在少數民族影視當中舉足輕重,一方面它影響著少數民族影視中的畫面、語言與文字的運用,是影視視覺內容的來源,另一方面成為影視內涵的一部分,組成少數民族影視的影視文化。但構成少數民族影視的文化內容的不僅僅只有少數民族文化,社會大眾文化也是其中之一,所以民族影視能夠成為聚合各民族間的生活和文化的介質。例如,電影《烏魯木齊的天空》聚焦烏魯木齊多民族聚集地區,將漢族、維吾爾族、回族等民族的文化融合其中,描繪民族文化交融、民族團結的和諧畫卷;電影《岡仁波齊》《阿拉姜色》聚焦藏族朝圣的民族文化,并在其中融入家庭、親情等元素,將民族特有文化和人類民俗文化巧妙結合;紀錄片《中國少數民族》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中國地區眾多少數民族的地區風貌、人文思想,實現多種民族文化的整合。

4.精神互動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意象化內容。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少數民族影視不僅蘊藏著鮮明的民族精神,同時承擔著民族精神的構建與傳輸的責任,并在構建與傳輸過程中達成各民族的精神互通。例如,電影《紅河谷》《悲情布魯克》,電視劇《茶馬古道》等講述藏族、蒙古族、白族、回族、彝族等各民族抗擊侵略者的悲壯故事,表達了少數民族的善良、勇敢的民族優點,又展現了各族人民共同的不畏強敵、勇于抗爭的精神;電影《黑駿馬》《香巴拉的信使》《碧羅雪山》和《阿凡提》系列電視劇、電影、動畫等展現了少數民族勤勞勇敢、智慧善良、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挖掘了少數民族群眾美好的一面,彰顯各少數民族群眾共同追求美好向往的中華民族精神。

三、功能邏輯:少數民族影視傳播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得益彰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鑄牢包含著各民族認同的共同心理,其鑄牢路徑在于對這種社會共同心理的培育、傳播、加深與鞏固。少數民族影視既是一種傳播載體,又屬于少數民族文化的范疇,擁有一般影視的傳播功能和聚合民族文化與精神的特殊功能,對于培育、傳播、加深和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一)拉近時空功能

影視是時空的藝術,通過融會貫通時間與空間構建影視中的影像,傳輸影視內涵與思想。而人的想象讓自然與社會中的事物以一種新的形態進入人腦,形成影像世界,人在這種關于影像世界的采集與整理中,經過大腦的加工而形成了完全屬于自己的精神時空[15],有利于強化人的精神世界、形成共同的認知領域。所以,少數民族影視是以“時空”兩個維度傳遞少數民族文化,拉近民族間的時空距離,強化內在與外在的認同。從時間維度看,少數民族影視可以打破時間的局限,將少數民族過去的發展歷程和現狀構建為藝術化影視影像,傳達少數民族生活的美好與真理并長久流傳,同時創立虛擬與真實的連接線,把各個民族之間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時間進行統一整合,弱化因時間差而造成民族間的割裂感,放大與強化各個民族間歷史與文化的一體性;從空間維度看,民族影視用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技法將民族現實或歷史考察的生活場景組成影視當中的虛擬空間,構建具有象征意義的影像系統,建立虛擬與現實相存的空間聯系,沖破空間的藩籬,在傳遞影像的過程中拉近歷史與當下、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空間距離,促使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視聽效果,達成視界融合的心理狀態,使觀眾在感知、情感和思想方面獲得強烈的參與感、代入感、認同感。

(二)文化傳遞功能

少數民族影視是少數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蘊含著少數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同時作為傳媒工具,需要以媒體形式承擔文化的傳播責任,有必要對自身的“文化”內容進行合理且有效的傳播。因而,少數民族影視勢必傳遞自身所承載的少數民族文化,包括時代價值觀、婚喪文化、歷史文化、宗教文化、藝術文化和民俗文化[16],以加強民族與民族間的文化認同。從時代價值觀看,少數民族影視始終結合時代背景,謳歌少數民族跟隨時代主題進行的勞動實踐,傳播少數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民族團結;從婚喪文化看,民族影視通過傳遞少數民族特有的婚喪活動,構建少數民族獨特的文化形態,凸顯民族的特殊元素,加強民族間特殊文化的互相認識;從歷史文化看,民族影視通過截取特定的歷史,形成有關歷史的影視主題線索,傳達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連接民族間的歷史;從宗教文化看,民族影視通過呈現少數民族宗教的圖騰符號和儀式活動等外在內容,挖掘少數民族宗教文化內涵,增強少數民族宗教與民族自身特性的關聯,促進民族間宗教文化的互相領略、尊重;從藝術文化看,民族影視通過人物服飾、舞蹈和音樂等元素呈現少數民族的藝術,傳遞少數民族的藝術文化,使各民族的藝術交融;從民俗文化看,民族影視依托少數民族的節日、飲食等特色生產活動,反映少數民族物質化的生產文化,勾勒出民族的美好生活景象,傳達民族間民俗生活的共性。文化認同是筑牢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礎[17]。少數民族影視可以傳遞少數民族文化,發揮文化傳遞功能,推進民族文化認同,促使民族文化家園的形成,進而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深與牢固。

(三)思想教育功能

影視具有教育和娛樂的雙重功能,它在給人們帶來審美娛樂的同時,也將影視中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內涵進行擴散,讓觀者在無意識中接受影片的價值觀,進而實現影視的教化功能[18]。同樣的,少數民族影視不僅具有娛樂的功能,也具有引導受眾思想觀念的教育功能,并且由于自身的獨特性使其有著獨特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第一,少數民族影視始終照應著社會的意識形態,承載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內容,其傳播增強了少數民族和普通群眾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認同感,提升民族間的團結、家國思想;第二,少數民族影視體現著少數民族對國家和自身民族追求美好發展前景的愿望,表現了少數民族追求自強不息、發憤圖強的崇高信念,引導各民族樹立共同目標取向,構建或鞏固民族間的共同理想;第三,少數民族影視可以傳遞少數民族的倫理道德內涵,有利于各民族間互相領略各民族的倫理道德內涵,增強各民族間倫理道德觀念的相互尊重,利于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設;第四,少數民族影視通過傳遞少數民族的智慧、勇敢、勤勞、真誠和樂觀等美德,促使各民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民族間共同的人本思想和責任意識,促使各個民族形成積極、樂觀、上進、不斷奮斗的態度。尤其是憑借少數民族影視這個途徑加強宣傳和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想信念、倫理道德和綜合素質等思想內容,并使它們在各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與宗教等生活之中生根落地,實現少數民族影視既能展現各少數民族生活的真、善、美,更能塑造各個民族人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塑造民族集體心理功能

在我國,民族集體心理就是中華民族的共有心理,是中華各個民族間認知、情緒、情感和價值取向等心理活動的集合體,且形成該集合體的影響因素、方法和路徑是多種多樣的。少數民族影視作為少數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和傳播媒介之一,可通過藝術化方法傳遞少數民族時代情緒、民族心理和社會情感,影響觀眾的感官、記憶、想象和思維,塑造民族集體心理。一方面,少數民族影視凝聚少數民族的政治、歷史、文化和精神,其產生是少數民族所擁有的民族內涵與科學技術的集合,本質上是少數民族歷史精神和文化精髓的再造和顯現,在傳播過程中凸顯少數民族的民族性,一邊促使少數民族個體認同自身的民族,增加身份的歸屬感,將個體融入集體中,增添自身民族的凝聚力,另一邊推動觀眾對不同民族的政治、歷史、文化和精神的互相認知,共同構建民族間的集體記憶,增加各民族觀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意識、歸屬意識,增強中華民族的整體性和凝聚性;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影視通過視聽藝術將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民風內容等外貌和民族氣質、精神等內涵以符號形式呈現給觀眾,營造民族相互交融的環境氛圍,從視覺和聽覺感染觀眾的情感和思維,強化少數民族個體對自身民族認同,以及少數民族對中華民族的集體認同。

四、選擇邏輯:少數民族影視創新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殊途同歸

少數民族影視創新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相互影響的,少數民族影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著少數民族影視的發展。因而,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語境下,需要政府加強政治和經濟支持,少數民族與民族地區厚植歷史文化,開拓民俗文學,創新生產傳播,以推動少數民族影視發展。

(一)加強政治領導及經濟支持

少數民族影視創新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重要意義,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民族工作范疇,政府應當對少數民族影視發展給予政治引導和經濟幫助。首先,加強黨的領導,協調有關部門分工,提升黨對少數民族影視發展的引領作用,把握少數民族影視制作與傳播的意識形態,明確少數民族影視的發展方向;其次,政治引領方面,精準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貫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路線,把創新發展少數民族影視放置在鑄牢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提高中央與地方宣傳部、廣播電視局等管理部門對民族影視關注度;再次,加快政策和項目的實施與出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指導方針進一步貫徹與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關于促進云南影視發展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健全與完善支持民族影視發展的各項相關政策,并持續開展“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工程”之類的文化項目,進一步推出具有先導性和發展前景的優秀項目,推動少數民族影視積極發展。在經濟支持方面,政府應深化民族影視和市場的合作,完善市場合作機制,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競爭機制 [19],重視企業和社會力量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中的作用,引導積極參與少數民族影視的發展過程,增加少數民族影視發展資金來源,同時通過企業兼并重組等資本運作培育新型企業,并根據不同民族地區的歷史文化、地區特點和有效資源等內容打造具有地區特色的影視文化產業,創新少數民族影視文化產業模式,打牢少數民族影視創新發展的地基;此外,政府還必須擴大政府投入文化建設的資金,調整給予少數民族影視發展的資金比重,加大政府投入少數民族影視產業建設的資金規模,為少數民族影視創新提供更多的經濟幫助。

(二)厚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

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是少數民族影視的畫面、文字、語言、音樂和思想等內容的來源,若要發展少數民族影視,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行動方針,探尋與傳承歷史文化,并結合新的歷史時期構建新的內容,不斷厚植自身民族的歷史文化,為少數民族影視的創新發展打造基底和提供素材。第一,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應持續繼承歷史文化。從民族地區觀察,應設置以少數民族歷史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戰略目標,加強與培育研究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所、博物館等專業性機構,推動其深入挖掘與探尋尚未發跡的少數民族歷史與文化,同時注重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學校和社區教育,在學習和容納其他文化的基礎上,加強對該地區文化的守護和傳承[20],以提供豐富且完整的歷史文化內容;從少數民族自身觀察,需強化語言和文字的使用,注重家庭教育,加強家庭歷史和文化的接替與傳承,從小家的歷史文化傳承輻射至整個民族、國家的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以小家助力中華民族這個“大家”的共同體意識的深化。第二,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需推動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創新發展。首先,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應堅持科學與實事求是的態度,正確地看待少數民族歷史文化遺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取其優秀內容,凝練其精華;其次,加強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文化的結合,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引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發展,生產出極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時代價值的歷史文化內容,賦予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新氣象;最后,正確整合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和外來文化,加強雙方的溝通與交流,吸取外來文化的優秀成分,同時保留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質和個性[21],形成具有創新意義的歷史文化內容,促使少數民族歷史文化保持民族性、先進性和生命力。通過不斷傳承與創新發展少數民族歷史文化,少數民族影視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創新發展力量,繼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不竭的動力。

(三)開拓少數民族民俗文學

影視劇本是影視的根基與魂魄,是形成影視作品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構建影視作品框架、表達影視思想的核心因素,而少數民族影視的劇本往往來源于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學,少數民族民俗文學成為影響少數民族影視發展、進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同體意識的又一要素,發展少數民族民俗文學凸顯必要性。對于政府而言,應當創造發展民族文學有利條件。首先應當樹立時代觀念,精準定位少數民族民俗文學的社會作用和時代意義,明確民俗文學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己任的發展目標,塑造少數民族民俗文學在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扮演的新角色;其次,建立或完善發展少數民族文學的制度、機制和政策措施,開發發展民俗文學的地方項目,提高創作少數民族民俗文學的獎勵,提升文學創作者創作的積極性;最后,整合與利用政府與社會保護文化遺產的資源與力量,多路徑、多方式發掘少數民族歷史與故事,尋找少數民族尚未開放的民族文化資源,為民俗文學創作提供素材,更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新的著力點。對文學創作者個人而言,應當深入少數民族生活中,回歸少數民族傳統,切身體驗和感受少數民族的本真,結合時代背景,深入探討少數民族文化的時代意涵,重塑和構建少數民族文化與精神的精髓,并在文學作品創作中,積極吸取優秀的創作經驗和技巧,以提升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的可讀性[22],創造盛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新容器,利于民族間共同情感與意識的凝聚。

(四)創新少數民族影視生產傳播

影視生產是決定一部影視好壞的關鍵,影視傳播決定一部影視傳播范圍的大小以及觀眾的觀影意愿,兩者結合則決定了一部影視能否傳達影視思想和內涵,是否被廣大觀眾所接納,是否有效發揮影視的社會傳播作用。少數民族影視具有極強的民族性、特殊性,注定了其受眾較少、市場關注度較低,因而創新少數民族影視的生產與傳播十分重要。對于政府來說,應培育了解并深度結合新時代中國社會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影視導演人才。從全國范圍看,全國各地區應當加強導演人才的教育與培訓,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指導思想,引導導演人才的人生追求與重大問題互相共振,激發探索欲望[23],賦予他們新時代的人文思想、多元化的文化視野和藝術經驗,提升導演的技術水平,使之成為優質人才資源,以發揮優秀人才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中的帶領作用。對于影視創造者來說,需加強新技術的使用,將5G、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運用至少數民族影視制作過程,促進科學技術與少數民族影視作品的結合,改進少數民族影視的制作水平,提升少數民族影視作品的畫面色彩與特效、影像聲音和影視文字的美感,為帶來新的活力,開辟嶄新的領域[24],發揮技術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效能。對于市場而言,應優化少數民族影視的傳播渠道,深化少數民族影視與各電視臺、影院和網絡影視平臺的合作,建立新的影視市場,同時加強與學習強國、短視頻軟件和縣級融媒體中心等跨媒體平臺的互動,提高宣傳力度,帶動少數民族影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擴大少數民族影視的傳播范圍,從而增加少數民族影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入口的數量與廣度。

五、結論與討論

少數民族影視作為文化載體,是少數民族外在物質和內在精神的集合體,蘊藏著多民族間場景、文字、語言、文字交互和政治、歷史、文化、精神互通的內涵,承載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要素;作為傳播媒介,可以廣泛傳播少數民族的文化與精神,通過發揮拉近時空、文化傳遞、思想教育和塑造民族集體心理的功能,促進多民族間的交流與相融,進而促使多民族間共同體意識的鞏固。從這兩個方面來說,少數民族影視是一種鑄牢中華共同體意識有效工具與路徑。因此,在當前語境下,全國各地政府應當加強政治經濟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厚植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文學創造者開拓少數民族民俗文學,影視創造者創新少數民族影視的生產與傳播,推動少數民族影視的發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波助瀾”。然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具有整體性、多層次性、多樣性的特征,且需要考慮的要素繁多[25],而少數民族影視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系、發展少數民族影視的對策也十分復雜,因而必須要匯集各方力量,對這兩點進行更深入、細致的探討,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更多的思路與借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2]習近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1-8-29(001).

[3]董慧,王曉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內涵、現實挑戰及鑄牢路徑[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1(04):21-30.

[4]王延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J].民族研究,2018(01):1-8+123.

[5]郎維偉,陳瑛,張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五個認同”關系研究[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3):12-21.

[6]劉吉昌,金炳鎬.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38(11):28-33.

[7]劉會柏.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21,22(06):80-88.

[8]石琳.民族地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協同共進路徑[J].民族學刊,2021,12(08):46-53+125.

[9]胡和平,肖麗君.影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3:2.

[10]劉業雄.試論少數民族影視的文化性格[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01):60-66.

[11]史可揚.影視傳播學[M].北京:中國傳播大學出版社,2006:97.

[12]李秀華.語言·文化·民族:民族語言認同與民族共同體的建構[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2):7-12.

[13]陳然.少數民族電影音樂對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的建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38(03):71-75.

[14]孫正聿.影視作品的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J].當代電視,2018(11):6-8.

[15]王悅.電影時空美學的邏輯起點[J].電影文學,2017(15):7-9.

[16]歐彥伶.民族影視作品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承載探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9,40(01):109-112.

[17]木拉提·黑尼亞提.文化認同是筑牢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之基[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9(04):50-57.

[18]黃琳.影視藝術——理論·簡史·流派[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103.

[19]李懷亮,萬興偉.中國影視文化產品“走出去”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11):13-17.

[20]曹能秀,王凌.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和民族文化傳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2):64-68.

[21]李普者.論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6(01):52-56.

[22]陳為兵.論少數民族文學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貴州民族研究,2015,36(06):78-80.

[23]鄭泉水,徐蘆平,白峰杉,張林,王民盛.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范式探索[J].中國科學院院刊,2021,36(05):580-588.

[24]彭吉象.數字技術時代的影視美學(上)[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9(02):10-13+26.

[25]姚賤茍,于恩洋.百年來黨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史邏輯與鑄牢路徑研究[J].民族學刊,2021,12(02):23-30+95.

收稿日期:2022-04-10 責任編輯:葉 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啪啪国产视频| 欧美在线一级片|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日韩第九页|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国产精品第| 成人综合网址|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亚洲视频一区| 国产黄视频网站|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日韩免费成人| 69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伊人中文网|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1美女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毛片| 亚洲视频无码| 中国毛片网|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亚洲三级影院| 亚洲成网站|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无码人中文字幕|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亚洲aaa视频| 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尤物视频网址导航|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9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欧美在线伊人| 青青久久91| 亚洲乱码视频|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91久久夜色精品|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1级黄色毛片|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a| 操操操综合网|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综合亚洲网| 精品视频第一页| 91欧美在线|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毛片一级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国产AV毛片| Jizz国产色系免费|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