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日的蘇州,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奮進激昂。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性新興技術,日益成為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生產力提升的重要驅動力,并迅速滲透制造、交通、醫療、教育、金融等眾多領域,成為行業降本增效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作為國內公認的人工智能四大展會之一,6月25日至27日,第五屆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以下簡稱“全球智博會”)如約而至,在蘇州為全國乃至全球呈現了一場AI盛宴。
本屆全球智博會以“萬物賦蘇,智匯圓融”為主題,院士專家、領軍智囊、頂尖企業匯聚金雞湖畔,為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突破、產業化創新應用、科技產品研發落地、經濟深度融合等方面提供新的啟發與思路,奏響一場人工智能發展的“狂想曲”。
AI之光閃耀蘇城
為期三天的全球智博會聚焦行業熱點問題,舉辦了1場高規格開幕式暨主論壇,設置了6大品牌展區,線上線下參與人次超5000萬,在金雞湖畔掀起了一股強勁的“AI風暴”。
開幕式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年度報告(2022-2023)》《中國城市人工智能發展指數報告(2022-2023)》兩大年度產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蘇州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六位,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一方陣。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前沿創新獎——祖沖之獎也在開幕式中啟動申報,面向全球挖掘和獎勵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應用創新的杰出成果。
主辦方介紹,本屆全球智博會堅持頂格謀劃、匠心辦會,聚焦工業視覺、工業軟件、智能網聯、生物計算、算力網絡、元宇宙等熱門領域,齊聚2000多家行業專業機構,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集中亮相,為大家奉上一場干貨滿滿、精彩紛呈的科技盛宴。
活動現場舉辦了16場主題論壇,多位中外院士、技術精英、商業先鋒共聚“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論壇”“智能網聯可持續發展之‘路論壇”“2023企業跨境投資與并購論壇”“IT&BT融合創新應用論壇”等論壇,分享了各自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真知灼見,其觀點之新、參與者之眾、學術價值之高,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矚目。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蘇州工業園區重點關注的工業視覺產業,“CIVC2023第一屆中國工業視覺大會”首次登陸全球智博會,會議內容尤為亮眼,大會以高峰論壇與展覽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包含1場開幕式、4場大會報告、3場大會論壇、4場平行分論壇以及20多家工業視覺領域龍頭和創新企業參展,以研促產,增強研產深度交流與合作,全方位打造工業“新視野”。本次大會聚集了50余位院士和行業專家深度分析工業視覺產業發展問題,來自工業視覺全產業鏈的近千位嘉賓參會聽會。
“智能+”,蘇州始終沖當先鋒!
人工智能產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爆發期。將目光聚焦蘇州,自2021年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以來,蘇州高度重視國內外龍頭企業招引,積極強化本土新生力量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勁頭十足。特別是作為蘇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的蘇州工業園區,其在2022年產業規模就超800億元,并連續多年保持30%左右增幅,今年1月至5月實現產值424.5億元。
作為國內首個明確提出聚焦人工智能產業并制定系統產業規劃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截至目前園區已有166個市級及以上研發、工程、技術中心,擁有各級領軍人才超900人,以頂尖人才團隊帶動的各級各類人工智能創新人才總量超3萬人,并集聚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約1500家,其中,上市企業16家、各類獨角獸(含培育)企業54家、各類瞪羚企業187家。可以說,園區正逐漸成長為長三角區域人工智能產業的新引擎。
重大項目是引領產業發展的主抓手、強引擎。在本屆大會的開幕式中,20家企業簽約落戶蘇州工業園區,項目總投資超10億元,涉及工業軟件、人工智能芯片、高精度傳感器、高端半導體設備、機器人等領域。同時,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全球智博會閉幕,通過參展、參賽和論壇等環節,超100個項目與園區探討落地事宜。
其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領銜的鵬城實驗室,聯合各方力量集中攻關,將依托“鵬城云腦”及“中國算力網”構建超大規模國產化算力底座,用公開渠道的數據,打造“鵬城·腦海”國產化AI通用大模型。該模型基于鵬城實驗室的算力,匯各方智慧成海,實現“算力—數據—算法”全鏈條的自主可控、安全可信、開源開放。
“蘇州是制造業大市,有近乎完整的工業門類、齊全的產業鏈和茁壯成長的現代服務業,未來將為AI技術的深度應用提供廣闊的場景和舞臺。”SUNVIP全球AI賦能研發中心便是此次落地園區的20個項目之一,其董事長白強介紹,SUNVIP是一家致力于將日本產品推向海外市場,特別是在中國大陸進行跨境電商的公司,“人工智能會為許多產業發展帶來全新變革,跨境電商便是其中之一。此次SUNVIP設立AI賦能研發中心,就是想通過AI為電商帶來新的場景,變革消費者習慣,讓線上買買買變得更高效、省心。”
在談及為何選擇落戶蘇州時,白強直言,除了擁有較為完備的產業生態外,這里的現代化與國際化,以及優良的營商環境都是吸引SUNVIP來蘇州落地的重要原因。“我們希望在細分賽道上為蘇州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注入活力,與城市攜手成長。”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高含金量項目的逐漸落地,園區的人工智能產業將蓄勢勃發,為發展架上智能化的“助推器”。
專家論道:
大會首日主論壇中,多位中外院士、技術精英、商業先鋒等知名專家在主題報告環節進行了精彩的演講,分享了他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真知灼見。
戴瓊海(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
他在主題演講《元成像:從顯微成像到天文觀測》中表示,元成像可實現高緯光信號的離散超精細探測,并介紹了其從顯微神經元到大規模天體觀測跨尺度研究中,如何突破現有瓶頸,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從微觀到宏觀、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飛躍發展的新成果與新發現。
凌曉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蘇州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
在名為《AMA:Ask me anything on AI》的主題演講中,他采取了新穎的問答方式,并表示理工科可能在未來就業中存在更多優勢;服務型機器人發展任重道遠,或可結合工業機器人的成熟技術,發展現階段可惠及社會的服務應用;中小創業公司可采取開源模型以及本地數據訓練的方式,開發更高效低成本的垂直應用;行業優秀人才的培養更應注重創新性。
劉鑫(華為昇騰計算業務副總裁)
他以昇騰計算業務為核心,向大家介紹了昇騰AI全棧基礎軟硬件平臺,以及其在建設智能計算中心、大模型解決方案、布局算力網絡等智能產業發展現狀,并期望以昇騰AI產業的豐富生態,塑造開源開放的陣地,惠及更多企業,達成共贏。
郭潤平(微軟中國客戶成功事業部總經理)
他在主題演講《人工智能副駕駛時代》中提到微軟構建了全球top的computer,來幫助Open AI更好更快的去構建半通用的人工智能,從而為企業客戶提供服務。他還介紹了新的Azure AI Studio,可創造和培訓自己的模型,創建提示工作流等任務,讓開發者構建自己的AI“副駕駛”。
劉聰(科大訊飛副總裁、研究院院長)
他認為認知大模型“智能涌現”有望讓機器真正掌握和運用人類語言和知識,開啟機器自然語言交互式學習的“類人”新范式。同時,他還在論壇上介紹了搭載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在教育、醫療、辦公、機器人等方面帶來的行業價值提升,未來還將構建全新的產業生態,賦能更多開發者打造更具價值的AI應用。在智能機器人、虛擬人與AIGC等方面,賦能姑蘇數字生態。
俞凱(思必馳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他認為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的新時代。語言大模型,對話式的語言大模型是整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進一步突破的核心。而專業化的語言大模型,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落地發展的核心。
各位專家的精彩演講,不僅拓展了AI的應用場景,更描繪了一個個產業的智慧未來。為蘇州,乃至全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新的視角,更豐富的路徑和更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