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超,楊麗,查丹鳳,錢晨歡
(1.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 200127;2.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寧波醫院,浙江 寧波 315327)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及在醫學管理領域的日益滲透,智慧醫療近年來得到長足發展。我國自2010年陸續出臺了各項鼓勵智慧醫院建設的相關政策,《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也特別強調了發展智慧醫療。在此背景和契機下,我院針對以往檢驗標本人工轉運耗時長(平均大于47 min)、轉運途中有安全隱患、影響檢驗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等問題,在智慧醫院建設布局中增設了智慧化軌道物流傳輸系統(德國Swisslog)。該系統共設有58個站點、120輛軌道小車(包括潔車70輛、污車50輛),覆蓋了住院部各病區、檢驗科、藥房、急診、供應室等科室,具備全院廣泛使用的基礎。現就我院引入智慧化軌道物流后開展的相關管理及取得的效果進行分享,以期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1.1 制訂轉運流程結合智慧化軌道物流系統工作原理與醫院標本轉運要求,制訂標準化臨床標本轉運流程(詳見圖1)。護士接收到標本采集醫囑后,在電腦中打印出檢驗條碼,并進行標本采集;采集完成后進行調車,同步進行標本信息掃碼,掃碼后電腦即顯示采集完成;待軌道小車到達后,密閉裝車并發車,護士在電腦中點擊標本信息發送。設備信息后臺可以實時監控標本轉運過程。小車到達檢驗科后,接收人員打開箱子核實標本狀況并掃碼接收,一旦發現標本有潑灑等情況,即刻聯系相關科室進行反饋。即從標本發送科室調車,到系統自動發車,再到檢驗科室取出物品,為完成一次輸送任務[1-2]。同時,為確保標本核收標準統一,檢驗接收窗口專門設置標本接收崗位,每天固定人員接收檢驗標本。

圖1 基于智慧化軌道物流的標準化標本轉運流程
1.2 培訓相關人員護理部聯合檢驗科、后勤部對涉及標本轉運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軌道污車轉運標本相關制度、軌道污車使用、檢驗標本采集相關知識、標本轉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具體培訓采用二級培訓方式,護理部先集中對管理人員(護士長)、質控員、感控員進行培訓;再由科室護士長實踐操作示范,對各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做到標準執行同質化。
1.3 優化轉運細節
1.3.1 規定各站點使用時間及送檢車停留時間考慮到病房及體檢中心的不同標本送檢需求及避讓原則,設定病房標本轉運系統使用時間為7∶30-10∶59以及12∶00-15∶59;體檢中心標本量大,且集中在9∶30之前可完成標本采集,因此統一于8∶00-9∶30每半小時發送1次物流車,以避免檢驗窗口污車及標本積壓。要求各科室將小車在站點的停留時間嚴格控制在10 min以內,防止出現滯留(即小車在使用站點停留時間≥15 min)。
1.3.2 確保運輸安全①設置車門自動鎖。軌道小車有超高的密閉性,離開站點后車門將自動鎖緊,且運輸過程中無法打開,到達站點后車門可自動解鎖,以保證運輸途中物品不會丟失。②控制運送重量。根據檢驗接收端反饋,標本量過大時,容易在運送過程中發生平衡籃側翻現象。針對此,護理部聯合后勤部門進行了小車運載平衡試驗。經實踐測試(以尿管為例),規定軌道小車污車的平衡籃一次運送試管數量應控制在60根以內,最多不得超過80根。
1.3.3 落實醫院感染防控要求①合理分流清潔與污染標本。軌道小車物流系統運輸的物品涉及藥品和檢驗標本。其中,藥品屬于潔凈物品,而檢驗標本屬于污染物。為了滿足醫院感染控制要求,前期對軌道小車的裝載物品進行了分類,將潔車標記為藍標小車,污車標記為黃標小車。同時,對中央控制軟件進行了優化設置,在軟件中設置了潔凈區域和污染區域,規定不同類別的小車只能在各自的工作區域運行,以確保潔車與污車分區運行。②設計制作標本運送固定架。因中段尿標本送檢要求獨立分隔,以避免接觸污染。故特別定制標本運送固定架(示意圖詳見圖2),以保證標本有序固定放置。

圖2 智慧化軌道物流標本運送固定架示意圖
1.4 制訂應急事件處理原則①故障處理原則。實際使用過程中,軌道小車物流傳輸系統如遇故障,會發出停運通知。針對緊急類故障,相關臨床科室人員需立即聯系維保人員,以及時從車箱內取出標本并送到檢驗科;非緊急類故障,則由臨床科室根據維修時間確定配送方式。②特殊事件處理流程。在智慧化軌道物流轉運期間,不斷針對發現的問題尋找根本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分享改進經驗,以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同時形成標準化標本轉運特殊事件處理流程,詳見圖3。
1.5 優化信息系統①實現標本追蹤查詢。在醫院信息系統中建立標本追蹤查詢模塊,用于標本狀態查詢。同時,啟用軌道小車物流系統查詢功能,便于后臺查詢標本轉運過程中的具體位置信息。利用系統的可追溯性,全方位閉環監控標本的轉運,一旦標本出現數量異常,則可通過系統快速追溯源頭;如果標本出現運送狀態異常,則可通過軌道小車物流系統快速定位標本具體位置。②設置到站提醒。因為軌道站點離檢驗科較遠,起初小車到站后的聲光提示并不能起到有效提醒作用。根據使用反饋,經過與廠家的共同協商,護理部聯合信息科增加了小車到站提醒功能,在每輛小車上加裝了一套無線提醒功能裝置。裝置有效距離可達50 m,并且聲音大小可調節。通過有效提醒,可以防止檢驗科窗口污車堆積。
2.1 評價對象及方法以引入智慧化物流系統及開展標準化標本轉運管理前(2021年9月)我院臨床送檢的10 844件標本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標本轉運模式,即“護士+電話+工勤+轉運箱+電梯+檢驗人員”;以標準化管理實施后(2021年11月)臨床送檢的8 681件標本作為觀察組,采用軌道物流標準化標本轉運管理模式,即“護士+調車+發車+接車核收”。因污車使用時間段為7:30-15:59,故兩組均取該時間段送檢標本進行比較,剔除其他時間段的數據。對照組10 844件送檢標本中包括血液標本8 503件、痰標本821件、尿標本1 331件、糞標本189件;觀察組8 681件送檢標本中包括血液標本6 807件、痰標本619件、尿標本1 103件、糞標本152件。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評價指標①標本轉運時間:即從科室護士使用PDA掃描發送標本(標本發送時間)到檢驗科窗口系統核收標本(標本接受時間)所用的時間。②人力節省時間:按照8 h工作制度,每節省8 h計為1個人力。③標本轉運差錯率及潑灑率:標本轉運錯誤事件由各科室定期統計上報,錯誤事件包括標本發錯科室、標本漏發、標本遺失等。標本轉運差錯率=(轉運錯誤標本數/該組標本總數)×100%。標本潑灑數量由檢驗科接收人員接收標本時查驗統計,一旦發現潑灑及時聯系相關科室重新采集。標本潑灑率=(發生潑灑的標本數/該組標本總數)×100%。
2.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采樣卡方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兩組標本轉運時間比較結果顯示,對照組送檢的10 844個標本平均轉運時間為(47.26±35.55)min;觀察組送檢的8 681個標本平均轉運時間為(31.36±14.82) min。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6,P<0.01)。
3.2 兩組標本轉運人力比較根據前期調研結果,按照我院人工運送每次平均時間47 min測算,如每天運送40次標本,采用智慧化軌道運輸較傳統人工轉運可節省時間31.3 h[即(40×47)/60]。即按照每天工作8 h制,相當于3.9人,除去固定窗口1位工勤人員,則可節省2.9個人力。因此,基于智慧化軌道物流的標準化臨床標本轉運管理可有效提高工勤的工作效率,減少檢驗科的非直接檢驗時間和減少護理人員的非直接護理時間,隨著污車使用頻次的增加,人力節省效果更明顯。污車的使用情況也由原先的閑置狀態達到目前80%的使用率。
3.3 兩組標本轉運差錯率與潑灑率比較使用智慧化軌道物流系統后,標本轉運差錯率及潑灑率均較對照組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標本轉運差錯率與潑灑率比較[n(%)]
4.1 醫院引入智慧化標本轉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檢驗標本對患者的疾病診斷及病情預測具有重要意義。檢驗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是反映醫院業務水平的重要指標[3]。傳統的標本轉運模式,是由專門的工勤人員承擔物流傳遞工作,而相關人員流動性大、工作能力參差不齊等,導致轉運過程中易出現各種差錯[4]。隨著信息化物流與醫院管理的發展,智慧化軌道物流轉運標本成為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成為智慧醫院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軌道物流是國內醫院建設物流輸送系統采購的主流裝備,可實現智慧物流傳輸[5]、降低血標本溶血率等[6],實現檢驗標本的批量、安全傳輸[7]。同時,在標準化轉運過程中,智慧化物流可實時監控轉運過程,進行系統轉運追溯,防止因軌道故障造成的數據偏差。
4.2 基于智慧化軌道物流的標準化臨床標本轉運管理的效果
4.2.1 有助于縮短標本轉運時間、提高轉運工作效率我院自啟用智慧化軌道物流傳輸系統以來,標本轉運工作效率明顯提高。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較對照組平均單次標本轉運時間減少約15.9 min,每日節省人力2.9人。可見,智慧化軌道車運輸優勢明顯。人工運輸由于受人力調配、電梯運行情況、等待和集中運輸等環節的限制[8],效率相對較低。而軌道運輸限制因素較少,且可實現同一時刻多站點同時傳輸,并能根據臨床需要隨時傳送,無需等待。與人工運輸相比,智慧化軌道運輸省去了等電梯、交接核對物品、返程等環節所耗費的時間[9],運輸優勢明顯,能有效解決傳統模式下樣本運送延時等問題[10]。同時,智慧化物流傳輸系統可以減少運送所需的工勤人員、節省醫護人員的非直接工作時間,從而降低醫院的管理成本。
4.2.2 可有效降低標本轉運差錯率及潑灑率、提高運輸安全結果顯示,使用智慧化物流轉運系統后,我院標本轉運差錯率由9月份的0.16%降到11月的0.01%(P<0.05)。一方面,人工運輸受運送人員素質等影響,由于部分工勤人員相關醫學知識缺乏、與醫務人員溝通不到位、主觀意識不強等,標本交接運輸過程中易造成遺漏、差錯。而智慧化軌道物流系統中的無線射頻智能控制器及安全鎖等設計,有效確保了轉運安全及實時監控。另一方面,人工運輸中間環節較多,運送人員的疏忽、運送過程中人為顛簸碰撞等,均可導致標本潑灑。而智慧化軌道小車傳輸系統中間環節少,運送平穩安全,潑灑率極低。且我院根據實際情況,在智慧化軌道物流傳輸系統中配備了專門的防碰撞裝置、海綿墊、平衡旋轉架、標本固定裝置等,以確保標本轉運過程不因振蕩等發生移位和翻轉,進一步提高了轉運安全。
基于智慧化軌道物流系統的標準化標本轉運管理,可有效減少標本轉運時間、降低差錯率及潑灑率、提升標本轉運質量。雖不同醫療機構因存在不同的客觀情況,智慧化軌道物流的安裝及使用對醫院建筑布局也有一定要求,但相關轉運管理流程及信息化改進措施具有一定借鑒意義。后續我院也將進一步擴大軌道物流轉運標本的范圍、延長轉運時間,并擴大樣本量、細化管理內容等,以進一步推進標本轉運質量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