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婷,朱瑞,黃青梅,吳傅蕾,陳佳琳,袁長蓉
(復旦大學護理學院,上海 200032)
婦科癌癥因發病率呈現年輕化趨勢,成為威脅中青年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中,以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最為常見[1-2]。婦科惡性腫瘤的治療涉及患者個人隱私、性生活史、生活習慣等敏感信息,且可能導致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受損,易引起患者自我效能、自我形象、生育能力、性功能改變等突出問題[3-5]。有研究顯示,約30%~50%的婦科癌癥患者報告有抑郁情緒,且以中青年群體更為突出[6-7],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發生抑郁的風險以及抑郁程度明顯高于老年患者[8]。而長期抑郁狀態將導致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影響其治療依從性,甚至可能導致其出現自殺傾向及行為[8-9]。因此,識別高抑郁風險的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并制訂支持性策略具有重要價值。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因素,通過建立中重度抑郁癥狀風險預測模型并檢驗其效果,以期為早期識別高?;颊呒伴_展相關干預提供參考。
1.1 調查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法,以2021年1-12月收治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婦科腫瘤病房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確診為婦科癌癥,年齡18~60歲,本人知曉病情,無認知功能障礙,能獨立閱讀、填寫問卷,自愿參加研究。排除神志不清或伴有精神障礙者。本研究獲得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B2020-076R),研究開展前均取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并簽署紙質版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基于文獻研究自行編制患者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涉及人口學資料及疾病資料兩部分。人口學資料包括:年齡、民族、宗教信仰、婚姻狀況、子女數量、主要照顧者、家庭居住地、文化程度、工作狀態、醫療付費方式及經濟壓力;疾病資料包括:癌癥診斷、癌癥分期、轉移情況、慢性病情況、并發癥情況及目前的治療方案。
1.2.2 PROMIS抑郁簡表本研究采用來自患者報告結局測量系統的8條目PROMIS抑郁簡表[10]對患者過去7 d內的抑郁癥狀進行評估。該量表采用Likert 5級評分,各條目設有“從不、很少、有時、經常、總是”5個選項,總分需根據PROMIS分數轉換標準將原始分數轉換為基于項目反應理論的標準化T分數,T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抑郁癥狀越嚴重。其中,T分如超過60則提示患者具有中度至重度抑郁癥狀[11-13]。中文版PROMIS抑郁簡表的信效度已在癌癥患者中得到驗證[14]。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10。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s 確切概率法。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模型,并通過向前逐步法確定最終納入預測模型的變量,作為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抑郁的獨立預測因子。通過計算方差膨脹因子以檢驗自變量之間的共線性,根據各變量對應的偏回歸系數構建方程,建立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抑郁的預測模型,并通過ROC曲線下面積評估預測模型的區分能力。相關檢驗中,均以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共納入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328例,平均年齡(45.0±9.2)歲。其中,卵巢癌患者占43.9%,宮頸癌患者占19.5%,子宮內膜癌患者占36.6%。多數患者具有初中以上學歷(68.3%)、無宗教信仰(65.9%)、已婚(80.5%)、有子女(73.2%)、在職(57.3%)、常住于城市(73.2%)、主要照顧者是配偶(57.3%)。大多數患者癌癥分期為Ⅰ期(70.7%)、腫瘤未出現轉移(85.4%)、無慢性病(68.3%)及并發癥(90.2%),且已接受癌癥相關治療(46.3%)。
2.2 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中重度抑郁風險的單因素分析根據PROMIS抑郁簡表的T分閾值,本研究中有208例(63.4%)患者未檢出抑郁或存在輕度抑郁癥狀,120例(36.6%)患者存在中重度抑郁癥狀?;谠摲纸M結果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文化程度、子女數量、主要照顧者、工作狀態、醫療費用支付方式、經濟壓力、疾病種類、癌癥分期、腫瘤轉移、新輔助治療、慢性病及并發癥方面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中青年婦科腫瘤患者抑郁癥狀的單因素分析[n(%)]
2.3 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中重度抑郁癥狀風險模型的構建將單因素分析中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以患者是否出現中重度抑郁癥狀作為因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向前逐步法構建預測模型。變量賦值方法詳見表2?;貧w結果顯示,子女數量、主要照顧者、工作狀態、經濟壓力、癌癥診斷、癌癥分期是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抑郁癥狀的危險因子,見表3。以回歸分析中有意義的指標構建模型,得到Logit(P)=-2.305+2.526(子女數量)+0.796(主要照顧者)+1.559(工作狀態)+2.853(經濟壓力)+1.629(癌癥診斷)+1.852(癌癥分期)。

表2 自變量賦值方式

表3 中青年婦科腫瘤患者抑郁癥狀的logistic回歸分析
2.4 預測模型的驗證采用ROC曲線驗證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中重度抑郁癥狀風險模型的預測效果,詳見圖1。結果顯示,模型的ROC曲線下面積的平均值為0.856(95%CI為0.816~0.897),靈敏度為0.867,特異度為0.808,提示預測模型區分度良好。

圖1 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抑郁風險預測模型的ROC曲線
3.1 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中重度抑郁的發生率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中重度抑郁的發生率較高,與相關研究結果類似。一項不同年齡段婦科腫瘤相關性抑郁差異的分析結果顯示,年齡≤45歲、46~59歲以及≥60歲組患者的抑郁發生率分別為57.1%、43.5%和52.6%[15]。本研究未對患者的臨床特征加以限制,研究對象主要為癌癥分期為Ⅰ期、腫瘤未出現轉移的患者,且多數接受了癌癥相關治療(如手術或新輔助治療),但也顯示出該群體具有相對高的抑郁發生率,提示婦科腫瘤患者中抑郁情緒是常見的情緒問題,需加以重視。另一項以上海市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婦科病房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的調查也顯示,被調查患者群體的抑郁檢出率為21.37%,且良性及惡性腫瘤患者占比相當[16]。中青年女性往往處于人生的關鍵期,在工作、家庭中均承擔著較多責任與壓力,而此階段的疾病打擊更容易使其產生嚴重的負性情緒。
3.2 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中重度抑郁癥狀的危險因素分析
3.2.1 家庭因素:主要照顧者為配偶及有子女的患者抑郁程度更高此次研究結果顯示,主要照顧者為配偶及有子女的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更傾向于報告中重度的抑郁癥狀。婦科腫瘤患者在接受一系列癌癥相關治療后可能出現生殖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甚至導致更年期提前、無法生育等問題[17]。其中,性功能障礙是婦科癌癥治療最常見的影響之一[12]。一項研究[17]顯示,年輕婦科癌癥患者的配偶會較頻繁地向患者抱怨其性欲低下,陰道干澀/萎縮,性高潮障礙和性交困難等問題,這些問題對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造成了負面影響。受傳統文化影響,國內婦科癌癥患者大多不愿主動求助以獲取性問題相關咨詢及治療,這些現象也加重了患者的抑郁情緒[18]。此外,大多數中青年婦科腫瘤患者還需要照護未成年子女,在多重身心壓力下難以維持家庭、社會角色的平衡,進而可能出現負性應對行為,引發抑郁癥狀[19-20]。因此,醫護人員需了解患者及其配偶在性生活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對患者及其配偶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干預。
3.2.2 社會人口學因素:有一定經濟壓力及處于非工作狀態的患者抑郁程度更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經濟壓力和工作狀態可影響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的抑郁癥狀。中青年女性是家庭收入的重要貢獻者,而癌癥診斷及高額醫療費用將給患者帶來強烈的經濟及情感方面的沖擊[20]。Aquil等[21]對因婦科癌癥接受子宮切除術或卵巢切除術患者的抑郁癥狀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具有醫療保障的患者發生抑郁癥狀的概率較低,表明醫療保障制度可有效緩解患者的部分經濟壓力。一項針對宮頸癌患者術后抑郁及焦慮影響因素分析的研究也證實了家庭年收入與患者的抑郁癥狀間存在相關性[20]。此外,Manne等[22]的研究調查了接受治療的婦科癌癥患者抑郁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結果顯示,全職工作的患者發生抑郁的風險較低。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工作狀態有利于轉移患者對于疾病的關注度,改善其抑郁癥狀。另一方面,癌癥診斷導致的失業、工作變動也將加重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23]。因此,若患者疾病狀態允許,應鼓勵患者回到工作崗位以減少抑郁風險,同時降低疾病對其家庭經濟的負面影響。
3.2.3 癌癥因素:疾病較嚴重的患者抑郁程度更高癌癥類型與分期是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出現中重度抑郁癥狀的獨立預測因素。其中,與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相比,卵巢癌患者更易出現抑郁癥狀。卵巢癌因致死率居婦科腫瘤首位,患者往往具有較大的心理負擔,對于未知預后的擔憂使得患者更易出現抑郁癥狀[24]。其中,處于Ⅲ期及Ⅳ期癌癥分期的患者更傾向于報告存在中重度抑郁癥狀,對疾病進展更易產生恐懼[20]。因此,臨床醫護人員可根據上述影響因素早期識別高危患者,并開展心理干預,以增加患者治療及康復的信心。
3.3 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中重度抑郁癥狀風險模型具有較高的實用性較多文獻證明,臨床訪談和醫護人員的判斷在識別抑郁癥狀方面具有明顯局限性,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篩查工具以提高評估的準確性[25-27]。本研究以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基于患者報告結局測量信息系統相關工具建立中重度抑郁癥狀風險的預測模型?;颊邎蟾娼Y果在評估健康狀況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是獲取患者主觀感受信息的最佳途徑,且可顯著改善腫瘤照護中的患者參與度、結果和滿意度[25,27]。本研究以PROMIS抑郁簡表評估患者的抑郁癥狀,以獲得相對準確的抑郁癥狀預測模型。ROC曲線的相關結果顯示,本研究構建的風險預測模型具有理想的區分度。上述結果對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抑郁風險的預防和干預具有一定的啟示,臨床醫護人員可根據上述影響因素識別高危患者并開展針對性的干預,從而促進患者的治療與康復。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歸分析建立了中青年婦科癌癥患者中重度抑郁癥狀的風險模型,篩選出子女數量、主要照顧者、工作狀態、經濟壓力、癌癥診斷、癌癥分期6項危險因素,可為早期識別抑郁高?;颊呒伴_展干預提供參考。但受相關條件限制,本研究僅納入了1所三級甲等醫院的婦科腫瘤患者,后期需擴大樣本量深入探討,以更好地驗證模型預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