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郡守選任與中世紀晚期英格蘭的地方治理

2023-07-18 09:51:24劉暢
經濟社會史評論 2023年2期

摘? 要:盎格魯ˉ撒克遜晚期英格蘭各郡已經設有郡守,最初郡守職位往往自發形成。諾曼征服以后,郡守的選任受身份、財產和品行等因素影響,且大多以國王任命為主要方式。隨著封建王權的滲透與地方自治的不斷發展,郡守選任方式逐漸發展為郡民自主選舉。14世紀時,形成了郡守選任的集體任命模式,并伴隨著郡守職位的郡際任命和再任命現象。郡守選任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郡守選任權成為國王、貴族和地方社會等各方博弈的焦點,卻最終由國王主導。郡守選任既是封建王權介入地方社會的國王意志的體現,又是地方社會主體參與治理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選舉 任命 郡守 中世紀 英格蘭 地方治理

據1086年《末日審判書》記載,當時英格蘭約有30個郡(shire),每郡設郡守(sheriff)負責管理王室土地,代表王室行使權力。諾曼時期,郡守職位一般由國王任命,而后伴隨著地方自治的深入發展,更多的地方因素參與進郡守選任的過程中,這一時期出現了選舉郡守、買賣職位、爭奪任命權等現象。到14世紀,郡守選任開始變得復雜化。一方面,14世紀形成了集體任命的郡守選任模式,郡守選任愈發走向制度化和集體化;另一方面,中世紀晚期郡守選任的“郡際”性和“再任命”現象逐漸顯現。郡守職位的選任過程,集中體現了英格蘭地方治理中的權力關系。

關于郡守的選任,學界通常存在兩類觀點。一類是國王主導下的地方自治,包括國王主導郡守的任命;另一類是強調地方社會的主體參與、地方自治的影響力,即郡守職位的自主選舉。郡守的身份與職位變動是關乎封建王權與地方治理的一個關鍵因素。然而,目前學界較少將郡守選任作為理解王權與地方社會關系的視角加以考察。基于此,本文將郡守選任過程視作一個整體,納入中世紀晚期地方治理的發展進程中,具體闡明影響郡守選任的因素、郡守選任的程序及其集體任命模式等,進而分析郡守選任現象背后所透視出的英格蘭地方治理與封建王權之間的關聯與博弈。

一、郡守資格:身份、財產與品行

中世紀有資格擔任郡守的條件主要有三:一是身份,強調郡守應是出自本郡的鄉紳;二是資產,郡守應擁有一定的地產;三是行為品質,郡守必須忠于國王且品行良善。這三個條件相輔相成,彰顯了郡守的鄉紳貴族身份和地位。

郡守的首要身份應是本郡的鄉紳貴族——郡守不僅個人身份隸屬貴族譜系,同時還利用其職位在地方社會建立起家族統治。13世紀,切斯特和索爾茲伯里的伯爵共同控制了8個郡。馬歇爾伯爵(Earl Marshal)也成為擔任郡守職位的成員之一。威廉·德·波尚(Earl William de Beauchamp)伯爵則在伍斯特郡重新建立了其家族統治。在康沃爾公爵領地,國王的長子通常是郡守。蘭開夏郡同樣由歷代蘭開夏伯爵和公爵控制。14世紀,拉特蘭郡先后由埃德蒙(Edmund)、康沃爾伯爵(Earl of Cornwall)、肯特伯爵(Earl of Kent)以及拉特蘭的伯爵愛德華(Edward)等掌管。在威斯特摩蘭,克利福德(Clifford)家族基本控制著郡政,伍斯特郡則由沃里克郡的波尚(Beauchamp)伯爵控制。這表明,貴族群體集體控制著郡守職位,郡守職位表現出家族占有的特征。郡守的身份往往是貴族或王室成員,且職位的獲得需要得到國王的正式批準。據文獻記載,伯爵常常擔任郡守,伯爵夫人有時也占有郡守職位。1215—1217年,尼古拉·德·拉·海耶(Nicholaa de la Haye)夫人被任命為林肯郡郡守。亨利三世統治后期,索爾茲伯里的埃拉·朗斯佩埃(Ela Longespée)作為伯爵夫人,也被授予威爾特郡郡守職位。這顯示了郡守身份的另外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即身份為貴族的女性郡守。另外,主教等教會貴族也可擔任郡守之職。《大憲章》頒布后,第一次出現教廷人員擔任郡守,溫徹斯特主教彼得·德·羅切斯(Peter des Roches)將其郡守職位讓給了索爾茲伯里的主教。總的來看,郡守的貴族身份與一郡的組織形式、地方統治方式不無關系,郡守的貴族屬性源于其職位的產生方式,且表現各異。有資格選任郡守的人員往往是貴族男性,即男爵(baron)、從男爵(baronet)、騎士(knight)、從騎士(esquire)等,其獲得郡守職位須經國王認可,才得以最終確立。

其次,有資格擔任郡守者必須是忠誠于國王的貴族,并持有一定地產。1258年的《牛津條例》(Provisions of Oxford)要求,郡守必須是忠誠的、富有的以及擁有一定土地及其佃戶。他們服務于郡內的封臣,要善待郡內民眾,忠心耿耿、秉公辦事,任期一年,在此期間對民眾負責。這說明郡守任職的條件,不僅有品格要求,還規定郡守必須在本地擁有一定地產,郡守的最終目的是忠于國王、服務貴族。到14世紀,關于郡守職位的任命,越來越強調郡守個人的有產者身份。郡守羅伯特·赫里沃德(Robert Hereward)在劍橋郡、埃塞克斯郡和赫里福德郡都擁有地產,很可能因擁有土地使他有資格在東盎格魯任職。約翰·德·阿克頓爵士(Sir John de Acton)曾是赫里福德郡、什羅普ˉ斯塔福德郡和格洛斯特郡的郡守,他在西米德蘭茲也擁有廣泛的地產。 1379年,奧托·博德魯甘(Otto Bodrugan)成為康沃爾郡郡守,原因與其出自顯赫且富裕的康沃爾家族不無關系。愛德華二世統治期間,貝德福德ˉ白金漢郡進行了一系列郡守職位的任命,任命的郡守包括羅杰·德·泰林厄姆爵士(Sir Roger de Tyringham)、理查德·德·凱夫爵士(Richard de Cave)、英格拉姆·德·貝倫格爵士(Sir Ingeram de Berenger)和菲利普·德·艾爾斯伯里爵士(Sir Philip de Aylesbury)。這些任命的共同之處在于,這些郡守都擁有大量地產。這說明,郡守的任職條件受到財產的制約,憑借財產資格擔任郡守者,其政治活動范圍與其財產的數量和分布密切相關,而財產資格與貴族身份往往互為因果,共同構成了郡守的任職條件。

最后,郡守的任職條件還受道德品行因素的影響。首先,郡守必須承諾忠誠地為國王服務,忠誠是對郡守個人品行評判的首要標準。其次,有資格擔任郡守者,在對待富人和窮人時均要行善,不得因愛、恨、恐懼或貪婪而忽略這一點。之所以對郡守德行加以重視,原因在于郡守在地方社會的弊政行為往往與其個人道德掛鉤。因此,在郡守職位要求的規訓下,擔任者必須具有良好德行,具體體現在郡守在郡中的各項行為規定。在郡守所管轄的郡中,按慣例會送給郡守肉和飲料,且最多只有一天的量。除此之外,郡守不得向郡內進行額外索取。由于郡守的職務原因,在其住宿的地方備有不超過5匹馬,不得在任何土地價值少于40鎊的人家里住宿,也不得在任何每年土地或地租價值少于100馬克的宗教場所住宿;即使在符合規定的郡民家中住宿,一年也不得超過一次,最多不得超過兩次,而且必須經過他們的祈禱和同意,不得把這件事引為先例。郡守不得帶上任何超過12便士的禮物,不能有超過維持郡守職務合理需要的百戶官,以及那些他信任的人。最后,郡守的領地不得移交給任何一個郡、百戶區、丹麥法區(wapentake)以及王國的其他區域。就任儀式也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強化郡守道德責任的情感工具。1258年,貴族改革家要求郡守在宣誓就職時,不得任命超過維持官職合理需要的法務人員,這樣地方就不會因為他們的吃喝而負擔過重。郡守就任時必須宣誓,不得向任何人、宗教機構或城鎮索取羔羊、麥捆、玉米、羊毛或任何可移動的物品、金錢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就像他們過去習慣做的那樣。郡守以罰款名義私自收取款項的行為后來也被起訴。一方面,忠誠、善良的郡內有產者成為最有資格擔任郡守的群體;另一方面,在就任郡守職位后,通過國王令狀、地方習慣等又反過來強化其德行素養。如果說貴族身份和財產等級分別代表了郡守資格的“內性”和“外性”條件的話,那么,道德品行可被視為其“軟性”條件。

二、郡守選舉:地方社會的主體參與

13世紀,英格蘭存在一種特殊的郡守任命方式,即通過選舉任命郡守。1225年,德文郡人向國王繳納200馬克,要求選出一名郡守,從當年的米迦勒節起任職三年。1230年,這種情況再次發生。自由選舉郡守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就選地而言,需要向國王支付一定的款項。其次,被選舉的郡守必須具有當地的土地所有者身份。1221年5月,德文郡向國王亨利三世支付了款項,答應支付500馬克來換取選舉郡守的自由以及其他自由。直到一個世紀以后,法令規定郡守必須是郡內的土地所有者。即便國王賦予了某些郡的自由選舉郡守的權利,但貴族對郡守選舉權的搶占和剝奪依然存在。在百戶區卷檔中,康沃爾郡人聲稱,他們過去常常用約翰國王的特許來選舉郡守,但理查德伯爵(Earl Richard)卻奪走了這個郡的自由選舉權,且他的兒子埃德蒙(Edmund)仍在剝奪他們的權利。13世紀時,郡守任命權的爭奪始終存在,國王將權利授予郡民,貴族卻又從郡民手中剝奪,這是一個權力較量的過程,體現了貴族對郡守任命和地方政治的干預和影響。事實上,郡守職位的選舉是長期斗爭和較量的結果,大約到愛德華三世時期郡守職位的自由選舉權才獲得了短暫的承認。

14世紀,郡守選舉的程序部分延續了早期郡守任命時的相關規定,并有一些發展。1300年,國王授權每個郡的郡民都有選舉郡守的權利。為了使規定生效,國王在這年向刑案檢察官(coroner)和各郡的全體居民發出通知,明確規定,如果他們愿意,他們可以選出一個最了解和執行郡守職務的人。在米迦勒節舉行的議會中,通過了對郡守任期的進一步規定。規定每次選舉都要指定郡守,也就是在男爵會議的指示下進行郡守選舉。在米迦勒節的第二天,他們要把他帶到財政署和財政大臣面前,讓被選出來的人按慣例宣誓并做與職務有關的事。這與倫敦長期使用的慣例是一致的,即郡選出的郡守,由一個合法而謹慎的人來擔任,同時他要帶著封印有郡內6位較為謹慎和正直的騎士印章的授權書。郡守選舉的過程:首先,郡守選舉的權利由國王授予郡民;其次,郡守由郡民提名且需得到郡內有聲望的騎士的授權,接著獲得提名的郡守交由財政署,由財政大臣進行復查和確認;最后,由國王選定郡守,選定的郡守向國王宣誓效忠;至此完成了選舉的全部過程。此時,郡守的選舉被放在郡法庭會議上進行。在薩默賽特郡,新郡守沃爾特·德·羅丹耶爵士(Sir Walter de Rodeneye)是由刑案檢察官、騎士和其他人在郡法庭的全體會議上選出的。與13世紀不同的是,郡守選舉越來越靠近地方,地方性大于國家性。如果說13世紀的郡守是在財政署和國王面前被選出的,而到了14世紀,新郡守的選舉在郡法庭會議上就可以完成。此外,14世紀郡守選舉的地方性還體現在國王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要遵守《牛津條例》中關于選舉當地合格的候選人的規定。但仍需注意的是,無論13世紀還是14世紀,郡守選舉的結果均要得到國王的最終確認。

郡守選舉權是一種特權,目的是防止任命的郡守濫用職權,并確保合適的人擔任這一職務。在13世紀50年代之前,郡守豁免是很罕見的。1215年之后,地方團體通過向國王購買特權以及擴大《大憲章》賦予的權利來捍衛自己的利益。在1252到1258年間,大約400人購買了這一特權,這通常是一種普通的特權,通常作為一般授予的一部分,授予特權持有人免于在巡回法庭和陪審團中為重審和陪審服務,以及免于出任所有地方官職。由于在財政署繳納債務時可以獲得優惠條件,一些人樂于接受郡守職位。1264年,甚至可能出現了關于郡守職位的競價。同時,郡守職位具有世襲的傳統,而郡守世襲往往以大貴族的家族占有為主要表現形式。1298年,托馬斯伯爵繼承其父親的職位后,他再次擔任了郡守。而國王也將郡守世襲視為鞏固權力的手段。在威斯特摩蘭,世襲郡守職位自1203年以來,一直由約翰的追隨者之一與其后代羅伯特·德·維邦(Robert de Vipont)所控制,且國王將該郡贈與羅伯特及其繼承人。隨著伯爵逐漸退出郡的統治,郡守世襲制才慢慢減弱。

郡守選舉一方面有利于消解郡守世襲制的危害,在公開和較為公正的程序下進行民選;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基層社會主體參與地方政治的可能,其間夾雜著地方主體間的權力博弈。唯一已知的選舉實例是在什羅普ˉ斯塔福德郡,時任郡守成為當地兩個派系之間爭端的棋子。然而,通過選舉而非直接任命郡守,是否可以真正實現地方社會的自治權仍是值得懷疑的。雖然高斯基認為,郡法庭中刑案檢察官(coroner)和郡騎士(knights of shire)的選舉,使郡法庭成為選舉郡守的可能場所。但海倫·卡姆(Helen Cam)提出,即將離任的郡守只是指定了他的繼任者,實際上相當于“另一種形式的王室提名”。這恰恰揭示了郡守選舉的實質,即少量的權力下放和轉移,但特權本身并沒有易主,依舊由國王掌控。從前文論及的選舉程序可見一斑,憑借國王賦予的選舉權利選舉出的只是郡守的“提名者”,并非最終的郡守,最終的郡守人選依舊由國王選定,以致在實際情況中,國王對于郡守選舉在某種意義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簡言之,郡守選舉主要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對個別郡守的選擇是由當地的實際需要驅動的,因此地方性因素顯得十分重要。總體上講,郡守職位的選舉結果是少數紳士競爭的產物,因此候選紳士的軍事經驗和社會聲望會直接影響郡守職位的選舉。另一方面,國家政治在選舉郡守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即郡守選舉的結果最終由國王決定,因此國王是主導郡守職位選舉的決定性因素。國王往往會根據國家政治的走向和自身利益的取舍,從郡守名單中選定最終的郡守人選,因此即便待選的郡守如何有經驗以及具有多高的名望,在郡守選舉的程序中依然受制于某些主觀因素,這在當時很難改變。正是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郡守選舉常常出現不確定性。例如,在實施郡守選舉的一些地方,國王關于郡守任命的提議遭到了冷漠或公開敵視的回應。北安普頓郡、斯塔福德郡和沃里克ˉ萊斯特郡甚至獲得了選舉豁免權。然而即便是在那些有權選舉郡守的郡,這種特權也很快被廢除。這表明郡守選舉的干預因素始終存在,包括伯爵、國王、甚至前任郡守等,都會影響選舉過程,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公正的程序規則、合理的法律保障以及有效的監督機制,共同作用于地方治理。

三、郡守任命:“國王在場”與王權介入

事實上,在郡守選舉之外,中世紀晚期英格蘭的郡守職位更多是通過任命授予的。郡守任命有著一套官方制定的程序和規則。首先,郡守職位的任命要在議會的見證下進行;其次,新任郡守要在見證下接受由國王簽發的委任狀;最后,郡守必須在郡法庭成員的見證下宣讀委任狀,并向國王宣誓效忠。至此,一整套任命的程序方告完成。根據《鄧斯特布爾編年史》(Annals of Dunstable)的規定,郡守必須接受一項用英語書寫并加蓋國璽的委任狀,在郡法庭要讀幾遍,以便提請所有人注意它的規定。這種反復宣讀委任狀的規定,是提醒新任郡守規范自身行為,以示警醒。1258年的一項王室法令也規定了郡守任命的程序。1258年11月18日,王室法令要求財政大臣們指定一些騎士來接受由國王議會提供的郡守職位,并在他們宣誓后將職位交給他們。這里至少可以說明三點:第一,郡守職位由國王主導的議會提供;第二,可供選擇的郡守身份為騎士;第三,郡守職位的授予和獲得需要向國王宣誓,以得到國王的許可和確認方最終生效。

然而,郡守的任命權并不總是由國王控制的,有時出現貴族或民眾與國王爭奪郡守任命權的較量。1262年,國王主導了郡守任命,且由國王任命的郡守可以一直保留該職位。兩年多后發生的劉易斯之戰,情況出現改變。1264年6月,西蒙·德·蒙特福特(Simon de Montfort)在劉易斯打敗了國王,此后王室的任命權被剝奪。國王和貴族對郡守任命權的爭奪,由當時二者的實力對比所決定。然而,一旦二者實力對比發生逆轉,郡守的任命權也立刻轉移。1265年春天,國王和貴族們的斗爭重新開始,亨利三世似乎在一些有利于其利益的地區任命了一些郡守。直到次年8月的伊夫舍姆(Evesham)之戰,國王扭轉了局面,結束了男爵統治,亨利立即開始調出原有的郡守,安設自己選擇的郡守。從此之后,國王對郡守的任命權就沒有任何限制了。國王把倫敦城控制在自己手中,因為倫敦城原本依附于蒙特福特。當市長和市民按慣例在米迦勒節到財政署遞交新選出的郡守名單時,提名的郡守沒有被接納。同時規定,需要倫敦市繳納2萬馬克的款項才能重新獲得郡守的選舉權。到1266年5月1日,國王才再次承認倫敦市選舉郡守的權利。

此外,在貴族家族之間爭奪郡守任命權時,國王有時還起到仲裁作用。1290年,羅伯特的大女兒伊莎貝拉(Isabella),不同意其妹妹伊多娜(Idonea)對任命副郡守執行職務的意見。國王隨后臨時接管了這個職務,并任命了一個現任者,直到雙方就副郡守任職者達成一致。這體現出國王對郡守任命權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國王不但自身參與郡守任命權的博弈,有時還扮演貴族間權力爭奪的調停者,甚至通過武力干預郡守的正常任命,或直接任命郡守。這雖是國王強大統治力的體現,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正常有序的郡守任命程序,對地方自治的發展有一定的干預和阻礙作用。

13世紀,英國各郡的郡守仍然由國王任命和撤換,任命和罷免郡守依然是王室的特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王的直接任命越來越少。由于郡守職位的財政職能愈發重要,使得該職位越來越多地由財政大臣所控制。 事實上,由財政署指定的人擔任郡守被認為是強制性的。即使如此,郡守任命的實際權力依舊掌握在國王手中。亨利三世就曾不止一次地阻止財政署接受由倫敦公民根據特權選舉出的郡守,甚至要求蒙特福特男爵會議以國王的名義任命郡守。1303年11月,愛德華一世頒布令狀解除了一位郡守的職務,理由是其沒有按照命令帶著馬和武器跟隨國王進入蘇格蘭。愛德華一世有時也命令男爵們在國王的授意下將一個郡交給某個特定的人。這似乎又回到了國王想任命誰就任命誰的狀態。事實上,此時郡守任命的模式還未形成定制,郡守任命出現反復性是任命模式的探索和發展,其中政治因素占主導地位。

郡守的任命方式從單獨的國王任命,到法官、司庫、財政大臣以及男爵集體任命(collective appointment),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諾曼征服后,封建制在英格蘭得以確立。自威廉一世開始,經過亨利一世和亨利二世的發展,國王對地方郡政進行了三次較為有力的郡制改革。一方面,諾曼王朝初期延續了盎格魯ˉ撒克遜時期的地方傳統,保留了大量盎格魯ˉ撒克遜系郡守,并通過封賜土地加以安撫和重視;另一方面,通過委任諾曼系郡守,賦予郡守各項職能,將郡守塑造為國王在地方社會的“代理人”。隨著封建王權的深入發展,郡守成為國王加強地方控制的有效工具。郡守選任方式的轉變,與郡守在地方社會所履行的各項職能密切相關。首先,主持召開郡法庭,這是郡守最為重要的行政司法職能。郡守行政司法職能的執行通常以王室令狀為依據,通過郡法庭會議的審理和判決,進而實現對地方社會的統治和管理。其次,由于郡守的國王“代理人”身份,其財政職能愈發重要。郡守的財政職責之一即負責王室的財政收入,包括征收王室法庭的罰金、盾牌錢和王領的收入等。除行政司法和財政職能外,郡守還在軍事、社會生活等事項上發揮了重要作用。13世紀,財政關系成為郡守與王室政府各項關系中最為緊密的互動。中世紀晚期,正是伴隨著郡守行政司法和財政職能的擴大,郡守職位的選任受到大法官、財政大臣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逐漸形成了一種集體任命形式。

由于對郡守財政職能的強調,事實上,在郡守職位的集體任命中,王室財政部門發揮了突出作用。原因在于,集體任命中的郡守職位一般由財政署指定人員擔任。1295年,一項財政署發出的令狀,將一郡授予羅伯特·德·沃德頓(Robert de Woddeton)。然而,職位中突出的財政職責也給郡守本人帶來額外負擔。例如,如果郡守在任時去世,那么郡守的遺產將被納入財政署的保管之下。這使得有些人開始尋求國王授予的特權,即財政大臣、大法官、男爵等任命集體不應違背這些人的意愿而強制任命其為郡守。因此,亨利三世時期形成了一種相對普遍的豁免形式,即被任命為郡守者可能會指定一名副郡守來代行其職能。當然,當一個郡守把他的郡移交給另一個人時,需要得到國王的同意。在亨利三世統治的早年間,存在一個郡由一個人代替另一個人進行管理的情況。這里大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郡守下設的副郡守代行郡守職能,另一種是郡守職位的實際更替。

到了14世紀初,郡守的任命形式發生了一些變化,即郡守通常是由財政署在自己的授權下委任的。由于財政大臣可能濫用職權,1311年又開始了一種新的任命方式。當年的法令規定:從今以后,郡守應由一個團體集體任命,包括大法官、司庫和“議會中出席的其他成員”,如果大法官不在,則由司庫、身份出自財政大臣和法官的男爵成員集體任命。自此,郡守職位的任命模式逐漸制度化。1389年,《威斯敏斯特編年史》(Westminster Chronicle)指明了郡守任命的集體責任(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即郡守由大法官、司庫、掌璽大臣和財政大臣任命和控制形成一種慣例。這意味著14世紀郡守任命形成定制,并朝著集體任命的道路發展。但要注意的是,國王對郡守任命的影響力并沒有隨著對郡守任命的集體責任而消失。事實證明,理查德二世在1389年對郡守選舉實施干預以及后來繼續干預,至少證明國王在任命郡守過程中依然有發言權。

集體形式下的郡守任命具有兩點特征。首先,在王室控制下,郡守職位任命過程的臨時變更,加上現有行政單元的變動,以及由國王授予的世襲郡守的出現,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導致了地方社會郡政治理的復雜性。1344年,沃里克ˉ萊斯特郡被終身授予沃里克郡的托馬斯伯爵。什羅普ˉ斯塔福德郡于1345年被分割,理由是為國王愛德華三世提供便利,借以獎勵國王的兩名支持者。1377年,該郡短暫地重新統一,次年又被分割。1381年,魯日蒙的約翰·萊爾(John Lisle of Rougemont)也被終身授予劍橋ˉ亨廷頓郡,但最終只保留了一年多時間。埃塞克斯ˉ赫里福德郡也在1398—1399年間分裂。此外,在沒收財產時,世襲財產和郡守職位可能會再次回歸到國王手中。13世紀20年代,蘭開斯特伯爵托馬斯(Thomas)、羅杰·克利福德(Roger Clifford)和肯特郡伯爵埃德蒙(Edmund)三人就因犯叛國罪,財產被沒收。一方面,地方行政單元的分裂與重組,影響了郡守任命的一般程序規定;另一方面,這一時期的世襲郡守職位意味著國王成為郡守集體任命中的權力核心。

其次,郡守職位的任命與大貴族的庇護密切相關。這一點可以從郡守職位更替看出線索。1371年后,國王控制的郡守職位任命改為年度輪換制,索爾認為這一年是“郡守職位史上的轉折點”。郡守職位的這種轉變與當時的政治背景相關。由于一系列的軍事挫敗,反教權主義思想加劇,進而導致政府人員的大規模更替。這一時期,羅伯特·索普(Robert Thorpe)取代威廉·威卡姆(William Wykham)成為財政大臣,王室司庫托馬斯·布蘭廷漢姆(Thomas Brantingham)被解雇,取而代之的是理查德·斯科羅普(Richard Scrope),而掌璽大臣尼古拉斯·卡魯(Nicholas Carewe)接替了彼得·雷西(Peter Lacy)。所有這些大臣都是世俗人員,且他們與岡特的約翰(John of Gaunt)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他幾項任命也表明,蘭開斯特公爵是權力重新分配的主要受益者。而蘭開斯特家族的勢力不僅作用于王室機構,一定程度上也成為郡守職位實施年度更替的催化劑。這是一種頗具用意的政策轉變,旨在安撫那些曾經有助于區域大貴族強化統治的政治團體。這意味著,郡守職位成為區域大貴族授予其庇護團體的“政治禮物”。中世紀晚期,隨著封建制的進一步發展,區域性大貴族勢力坐大,他們往往依靠扈從制和庇護制控制著王國職位的任命。這是這一時期的一個新現象,同時也反映了郡守職位的任命模式發生了明顯變化。

在郡守任命的不斷發展中,郡守職位任命呈現出新的特征,即“郡際任命”(inter-county appointment),指郡守不固定在所治單一郡地,而是流動在幾個郡之間進行郡政管理。前文提到,14世紀郡守職位的任命漸漸形成定制,隨著郡守更替率的問題以及郡守精英群體萎縮的現實情況,郡際任命成為這一時期郡守任命的新特征。郡際流動持續了整個14世紀,這是行政管理和土地所有權之間互動關系的結果。事實上,郡際任命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國王的財政需要——依托郡守的財政職能,國王通過郡守職位的跨郡任命,使郡守在郡際活動中幫助國王管理王室田產,以便更好地為國王提供物品、稅收、罰金等財政服務。據統計,14世紀大約有236次郡際任命被分配給了87人。例如,約翰·德·紐伯勒(John de Newborough)先后在威爾特郡和格洛斯特郡擔任了幾年的郡守。羅伯特·德·貝魯斯(Robert de Bayouse)也在1306年從劍橋ˉ亨廷頓郡轉到沃里克ˉ萊斯特郡任職。郡際任命與郡守的地產分布狀況有關,而郡守的跨郡地產又源于與國王的關系。前文提及的理查德·德·凱夫,其在白金漢郡所擁有的地產正是通過為王室服務建立起來的,在與蘭開斯特的沖突中,凱夫與王室同樣關系密切。而貝倫格雖然曾經擔任過貝德福德ˉ白金漢郡的郡守職位,但他與貝德福德郡或白金漢郡的關系都不太密切,而是在其他地方擁有大量財產。

最后,中世紀晚期英格蘭的郡守職位還出現了“再任命”(reappointment)的情況,即以往擔任過郡守職位的人再次被任命為郡守,而非首次出任的新郡守。郡守職位的再任命問題是由郡守的更替所帶來的。為了解決郡守的權力濫用問題,法律規定每年撤換郡守,同時縮短郡守任期。1258年,國王簽發關于郡守的令狀,命令所有的郡守或百戶官不得在其轄區內連續任職一年以上,以使得錯誤行為得到必要的糾正。國王通過官方政令對郡守世襲制進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強國王的地方統治權,但隨即帶來了一個后果,即郡守職位的更替率始終很高。為了地方統治的有序進行,中世紀晚期郡守職位普遍出現“再任命”現象。由于早先的政令規定,郡守的任期不得超過一年,這使得各郡每年更替郡守,因此地方社會需要更多的郡守作為補充。這種情況在1377年變得十分嚴重,因為當時郡守被禁止在離任三年內重新當選,這導致了1370年以后郡守預備精英規模的迅速擴大,以及郡守職位連任率低下。這是郡守更替所帶來的直接的行政后果。另一方面,在格洛斯特郡,政府通過從一小群有經驗的候選人中選擇郡守的辦法,來解決郡守職位年度更替的問題。這些候選人中,往往包括以往擔任過郡守職位的人,因而郡守職位的再次任命現象十分普遍。同時,由于王室開始依賴少數被任命者,郡守職位的精英群體急劇萎縮。國王將郡守職位漸漸交給一批固定的人手中,這也解釋了郡守職位的再任命率很高的原因,體現了地方政府少數精英群體統治的實質。卡彭特即認為,地方政府在執行國王法律方面幾乎是獨立的,這意味著治安法官和郡守的主要行政職能被授予了巨大的政治權力。

結? ?語

郡守作為中世紀英格蘭長期存在于地方社會的行政官員,其職位的選任問題集中體現了王權統治與地方治理之間的權力關系。中世紀英格蘭郡守選任問題可分為選和任兩個層面,包括誰來選郡守、選誰為郡守、誰有權任命郡守、任命誰為郡守等一系列問題。郡守的選任條件受到身份、財產和道德品行等因素的影響,擔任郡守者通常具有貴族身份,持有一定地產并忠誠于國王。此外,郡守選任具有一定的程序規則,國王任命和自主選舉往往是郡守職位選任的主要方式。直到14世紀,最終形成了以集體任命為特征的郡守選任的制度化。

郡守選任問題反映了中世紀晚期英格蘭地方治理的具體情況。首先,從選任郡守的身份來看,鄉紳郡守體現了中世紀晚期英格蘭地方社會的郡共同體(county community)屬性。鄉紳通過擔任郡守,推動了郡內民眾對于地方事務的主體參與,這些鄉紳“在地方自治和公共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某些方面能夠比中央政府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地民眾的需求”。克里斯·吉文ˉ威爾遜認為,在中世紀晚期的英格蘭,參與政府管理是貴族的職責之一,而履行這些職責恰恰證明了其自身的貴族屬性。其次,郡守職位選舉體現了中世紀英格蘭地方治理的發展趨勢,即自我選舉、自我治理的地方自治模式。地方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一部分,融合了地方社會主體參與郡政治理的進程,顯示出中世紀英格蘭的治理傳統和治理特色。然而,郡守選舉中所顯現的地方自治痕跡更多是一種時代的烙印,由傳統和習慣鑄就。事實上,郡守職位的選舉是一種國王允許下的自主選舉,且為一定范圍和條件下的自主選舉,并始終受到國王的干預,選舉結果也必須得到國王的認可。最后,郡守選任是一場充斥著各方權力博弈的爭奪和較量,其中郡守任命權是關鍵。一方面,國王通過干預郡守選任,將王權滲透進地方社會,從而控制和加強王國統一治理;另一方面,地方社會以選舉郡守的形式積極參與郡政治理,行使主體權利,形成了以郡守為核心、發揮地方自治效能的郡共同體。在這一過程中,郡守逐漸擁有了“國王代理人”和“地方代表者”的雙重身份。在郡守職位的選任層面,郡守的雙重身份看似矛盾,實則并未將郡守撕裂,而是在國王與地方社會的博弈和妥協中達到了動態平衡。總的來說,這種王權下的選任、封建內的自治、動態中的平衡,體現了中世紀晚期英格蘭的地方治理特征,對轉型時期乃至近代英格蘭地方治理的發展進程具有深遠影響。

本文作者劉暢,浙大城市學院浙江歷史研究中心講師。杭州? 310015

(責任編輯? ?韓維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AV熟女乱|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亚洲午夜18|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a级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91|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欧美黄色a| 国产天天射|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天堂成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综合视频|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久久|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久久a毛片| 女人18毛片久久|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九九九九热精品视频|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1区2区|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片911| 欧美日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 国产欧美在线| 9啪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欧美色视频网站| 澳门av无码| 国产精品19p|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尤物视频一区| 在线色国产|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国产福利大秀91|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成人|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91精品网站|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性爱网站| 一级黄色片网|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