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菁 王紅梅 楊云新
“在這個園區里,單是草莓大棚就占地156畝,有章姬、粉玉、紅顏、鄉野等37個品種,年產量達130萬斤。”這位泥土地里倔強而美麗生長的草莓達人——她就是濟南市第十八屆人大代表、濟南市歷城區馥羽草莓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馥羽。
楊馥羽是農廣校走出的優秀學員代表,2013年參加了山東省農廣校組織的創業培訓,2016年參加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2020年參加了高素質農民培訓,通過培訓掌握了專業知識、拓展了視野。馥羽草莓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各級農廣校均給予了幫扶與支持,可以說,她就是農廣校的一張靚麗名片。
返鄉創業? ?始終不忘“草莓園”
兒時的楊馥羽,見過寒冬臘月里父母因售賣草莓而凍紅的雙手,也經歷過一場大雪壓塌9間大棚,將所有草莓凍成冰疙瘩的困境。從那時起,一顆夢想的種子就深深扎根在她心中,“長大以后一定要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草莓園,讓父母和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2009年,在濟南打拼了三年后,楊馥羽毅然放棄城里知名餐飲企業優厚薪資待遇的工作,回到家鄉從種植草莓開始,決心帶領父老鄉親改善家鄉面貌盡一些力做一些事,努力開創一方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天地。
說干就干,但剛開始也并不容易。楊馥羽創業初期面臨著資金、生產、經營、種植技術等許多難題,但她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承包了50余畝土地,建設了馥羽草莓生態園并成立了馥羽草莓專業合作社,一點一滴學習草莓種植技術,不斷地外出學習先進經驗,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從散戶種銷發展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夏種、秋管、冬收,第一茬草莓趕在元旦前上市了,20余個草莓大棚喜獲豐收。她充分發揮自己的營銷專長,通過組織集中采購、休閑采摘等各種方式,讓草莓園迅速見到效益,當年銷售收入超過100萬元,還被當地政府評為年度草莓采摘誠信戶。
初步嘗試獲得成功,楊馥羽更加堅定了在農業領域大展身手的信心。在發展過程中,她始終堅持擴規模、提質量、增效益齊頭并進,一年一個臺階,向夢想的彼岸前進。如今,馥羽草莓專業合作社已完成流轉土地362畝,建成高標準冬暖大棚283個,吸收社員126戶,指導建設草莓種植大棚1000多個,一個特色精品型的現代都市農業園區初現端倪。
示范引領? ?帶頭生產“致富果”
第一年就獲得了開場滿堂彩,形勢好到草莓不夠賣!這下楊馥羽心里有了底,第二年將草莓大棚擴至24個,還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楊馥羽始終堅持以質取勝。她帶領合作社成員嚴格落實綠色、有機標準化栽培技術,實行統一種植模式、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管理、統一產品檢測、統一包裝標識、統一品牌銷售,實現從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到銷售的全程質量監控;著力生產富有地域特色的安全、營養、優質草莓產品,還統一編碼,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
在她的努力下,合作社與愛立頌、好利來、稻香園、鑫榮懋、京東、OLE等簽訂了長期供應草莓的配送訂單。她還瞄準了網絡商機,通過建立網站、微信、小程序、網店、社區團購等現代網絡手段,及時發布產銷信息,實現了草莓網上銷售,大量的訂單應接不暇。廣大“莓”農們在她的帶領下,也從單純的種植草莓發展為生產草莓,與山東省農科院合作,陸續研發了草莓果酒、凍干草莓、草莓果干、草莓果醬、草莓果汁等產品。
如今,在馥羽草莓專業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下,現在歷城區內的草莓園遍地開花,擁有“馥羽草莓”和“董家草莓”兩個特色農產品商標,銷售收入1000余萬元,輻射帶動11個村600余農戶,人均年收入超過4萬元,楊馥羽被評為濟南市最年輕的巾幗致富帶頭人。可以說,她讓一粒粒草莓實現了效益最大化,真正成了當地的“致富果”。
履職盡責? ?當好人民“代言人”
自當選濟南市第十八屆人大代表以來,楊馥羽先后提交了《關于加強農村婦女技能培訓的建議》《關于加強對失獨家庭關愛的建議》《關于促進歷城草莓產業發展的建議》《關于改善民生問題的建議》等議案;積極參加了濟南市人大歷城團第十四代表小組組織的“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推進互信合作共建金融服務”主題活動,并到濟南融資擔保集團、奧斯福集團等進行參觀考察,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維。
“依靠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是一個新時代創業者應有的擔當!”作為市人大代表的楊馥羽,每年都參加各類扶貧救濟解困的社會公益活動,比如幫助“莓”農們解決實際困難,救助貧困戶、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2022年疫情防控形勢再次嚴峻升級,嚴重影響了廣大“莓”農們的銷售,她主動收購滯銷草莓150萬斤,并帶領團隊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拓寬了銷售渠道,完成了所有草莓的銷售。近三年,她累計捐款、捐資20余萬元,幫扶貧困人員32人次,幫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重拾和堅定了生活的信心。
心懷鄉村? ?堅定走上“振興路”
楊馥羽表示,如何讓“莓”農多種草莓、種好草莓、賣好草莓,如何發揮好人大代表作用,進一步提質增效降本、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助力鄉村振興,將始終是她關注的重點領域。
鄉村要振興,關鍵靠人才。2022年,楊馥羽提交了《關于加強農村婦女技能培訓》建議。她認為將農村婦女的技能培訓納入政府技能培訓范圍、開展多元化特色化職業培訓、加強基層創業服務平臺的建設,對于改善目前農村婦女整體受教育水平偏低、缺少技能培訓機會、教育培訓政策執行力度不夠等有較大的推動作用,進一步提升農村婦女的整體素質。
她是這樣建議的,也是這樣做的。作為農廣校的學員,她依托市、區農廣校的有效資源,主動對接濟南日報、中國直播電商產業大會組委會,爭取開設直播電商專題培訓班,組織歷城區首批20余名女“莓”農們參加培訓,為她們傳授直播電商知識,拓寬銷售渠道。
2023年她又圍繞如何促進歷城草莓產業發展,提出了加強優良品種的選育,建立草莓標準化種植模式,推廣草莓冷凍苗技術、加強保鮮運輸與深加工技術研究,打造草莓產業知名品牌、申報歷城草莓的地理標志,大力推廣農業保險等方面的建議。同時,她自己也在種植管理技術研究,推動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廣泛深入應用上做足了功課、下足了功夫,積極與中科院、北京建宇智造等科研院所和智慧農業推廣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歷城草莓是濟南市十大農業特色產業之一,也是歷城區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作為歷城草莓產業的優秀企業家代表和帶頭人,楊馥羽深感機遇難得、責任重大。接下來,她將深化發展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草莓種植基地,拉長草莓產業鏈,豐富草莓深加工產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泉水草莓”品牌化建設,助力“莓”農致富、共享“莓”好生活,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會標桿任務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1.山東省農廣校濟南市分校;2.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