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影,劉茂祥
(1.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90;2.黑龍江省水文水資源中心,哈爾濱 150036)
依據《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SL677-2014)規定混凝土工程在自然低溫條件下施工,應采取保溫防風、防凍、防干等綜合措施,盡量創造正溫的養護環境,使混凝土得以凝結硬化,滿足設計強度,確保工程質量。
根據施工結構物所處地理位置和條件的不同,所選擇的方法不同,為杜絕早期混凝土受凍害影響工程質量,筆者對工程建設混凝土拌制期和養護期低溫期施工現場實踐總結,目前施工中常用的方法如下:
1)混凝土拌制期:采用原材料保溫苫蓋法、保溫加熱法、熱水法、摻化學防凍劑法、室內拌和等方法。
a)苫蓋法:根據當地氣溫變化情況,提前將粗細骨料用保溫材料苫蓋,減少水分和熱量散失。
b)原材料保溫加熱法:根據粗細骨料用量,盡量縮短拌合設備和料場間的距離,在骨料進場前,在料場地面下預埋暖氣加熱管或鐵板,在混凝土拌合時,提前接通暖氣或鐵板下直接生火等方式,提高骨料溫度。
c)熱水法:提前將拌合用水加熱,使用熱水拌制混凝土。
d)按試驗室出具的摻化學外加劑(早強劑、抗凍、防凍劑等)混凝土配合比,配制混凝土。
e)室內拌和法:有條件的現場,采取將混凝土拌合設備,設置在廠房內或暖棚內
2)混凝土養護期:采用苫蓋法、暖棚法,電極加熱法,電器加熱法,蒸氣加熱法、綜合蓄熱等方法。
a)蓋法:根據氣候條件對板、梁、柱、塊、物,使用塑料膜、土工布(膜)、保溫被、防寒毯等保溫材料進行苫蓋。
b)暖棚法:根據建筑物的大小不同,將建筑物整體或預制板、梁、塊等構件扣在臨時暖棚內,有條件的最好采用棚內棚,注意建筑物邊緣距離棚壁之間最少距離要>20cm。根據具體條件棚內可選擇暖氣加熱、火爐加熱、電加熱、蒸汽加熱等措施進行保溫[1]。
c)電加熱法:包括電極加熱法,電器加熱法,適用于供電資源豐富的區域使用。
d)蒸氣加熱法:將板、梁、柱、塊、物分別用塑料膜、土工膜等保溫材料包裹起來,將蒸汽管插入包裹內進行加熱。
e)綜合蓄熱法:根據施工現場自然條件,采用多種保溫措施綜合蓄熱保溫。
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無論采取那種保溫蓄熱措施方法,均離不開當地自然環境條件和經濟條件限制,使用前要進行多方案論證比較,選定適合當地且經濟可行的方式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應適我國高質量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高新技術建筑材料不斷研發投產,硫鋁酸鹽水泥已推廣應用在混凝土工程低溫季節施工。早強硫鋁酸鹽水泥以3d 抗壓強度表示,劃分為42.5、52.5、62.5 三個強度等級。其初凝時間不得早于25min,終凝時間不得遲于3h,早強硫鋁酸鹽水泥的強度指標,見表1。各齡期強度均不得低于表1 的數值。
早強硫鋁酸鹽水泥適用于下列情況的混凝土低溫期施工:①裝配結構的接頭,孔道灌漿、漿錨節點;②結構截面平均厚度<50cm的鋼筋混凝土梁、柱、板、墻;③用于噴錨支護,固井堵漏等工程。
低溫期施工不宜使用硫鋁酸鹽早強混凝土的情況:①大體積混凝土工程;②建筑裝修或磚砌砂漿工程;③使用溫度經常高于100℃的工程。由于硫鋁酸鹽水泥受溫度的影響大,配制負溫早強混凝土時,必須摻加適量的防凍劑,如亞硝酸鈉、氯鹽等。
裝配式結構接頭的冬期負溫施工,由于混凝土數量少,位置分散,很難利用電熱、蒸氣和暖棚等養護措施,保溫也很困難。非常適合采用硫鋁酸鹽水泥負溫早強混凝土。施工中應注意以下5 點:
1)混凝土(砂漿)的水灰比和用水量在保證施工的條件下應盡可能小,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0.5。
2)負溫早強混凝土摻亞硝酸鈉的量(占水泥重量),可根據施工當天預計最低氣溫及對強度發展的要求參考表2 選用。

表2 亞硝酸鈉摻量參考表
3)混凝土拌合物溫度以15 ~25℃為宜,不應低于+5℃。應先考慮用熱水拌合,視需要還可加熱砂。
4)澆筑前,接頭處舊混凝土和鋼筋表面要清刷干凈,并清除冰雪,當溫度低于-10℃時,須設法預熱。
5)接頭混凝土(砂漿)搗實后,將表面抹平,外露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上面加蓋適當的保溫材料。
哈大高速工程有6 座拼裝化橋梁工程在負溫條件下施工建設,采用硫鋁酸鹽水泥負溫早強混凝土,混凝土設計強度C30,施工期間最低氣溫-25℃。水灰比0.40,亞硝酸鈉摻量3 ~4%,澆筑溫度5 ~10℃。抗壓強度3d 超過20MPa,7d 超過30MPa。2012 年施工,工程質量優良,提前投入使用,至今已安全運行將近10a,工程效益顯著。
對于平均厚度為20 ~50cm 的梁、柱、板、墻或基礎混凝土的預制或現澆施工,采用早強硫鋁酸鹽水泥,僅需用適當的防凍措施,由于水化熱的關系,混凝土有可能在部分或全部時間內處于正溫硬化,因而強度發展很快。施工時須注意以下5 點:
1)亞硝酸鈉摻量根據施工當天預計最低氣溫,混凝土平均厚度及對強度發展要求參見表 3 選用,防凍措施視具體情況決定。

表3 亞硝酸鈉摻量和防凍措施參考表
2)混凝土的澆筑溫度以5 ~15℃為宜,最低不應低于+2℃。
3)硫鋁酸鹽水泥凝結時間較快,配制成負溫早強混凝土,實際的初凝時間約為3~5h,可以滿足施工要求,但是在組織施工時仍要加以注意。
4)混凝土澆筑后進行適當保溫是必要的。利用水化放熱,混凝土可以處在較高的正溫養護。
5)對于混凝土升溫較高的工程,特別要注意拆模后由于溫差而造成裂縫。要求混凝土冷卻到+5℃后強度滿足要求時方可拆模。
低溫季節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口溫度,一般不低于10℃。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溫度應不低于5℃。施工時要按隨澆筑,隨振搗,隨覆蓋保溫的原則連續作業。
控制好混凝土受凍前的臨界強度,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是保證負溫混凝土質量的關鍵。負溫混凝土宜優先選用蓄熱法養護,筆者多年低溫季節混凝土工程低溫施工管理經驗得知,當采用防凍外加劑且防凍劑含有引氣成分時,不宜加熱養護。如工程緊迫,必須加熱時,應通過試驗確定升溫速度及最高溫度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