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峰 陳志飛 許艷華 朱房勇 吳祥冰 侯德強
1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口腔科,無錫 214021;2云南省口腔醫院正畸科,昆明 650106;3無錫市人民醫院口腔科,無錫 214043
骨水平種植體在種植二期手術中,經由傳統切開軟組織形式[1],使種植體平臺在口腔內暴露,進行愈合基臺安放,并開展縫合手術。此術式對所有種植二期手術皆具適用性,操作簡單且直接,但用時長,術中患者會見明顯疼痛,導致其產生諸多不適感[2-4]。近年來,在微創技術發展下,種植手術中數字化導板[5-6]的應用日漸廣泛,尤其是可高溫高壓消毒的手術導板。將一期種植手術中使用過的數字化導板消毒封存后,應用于二期手術中使用匹配的環切鉆切除種植體上覆蓋的牙齦[7-8],手術精準且無較大傷口損傷,二期牙齦愈合速度快。本研究對接受種植二期手術的12例患者采取數字化導板種植技術,效果顯著,患者體驗感良好,報道如下。
1.一般材料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在江南大學附屬醫院需進行種植二期手術的患者24 例。采用隨機均等原則分為數字化導板組(A 組)和常規組(B 組),各12 例,A 組中男5 例,女7 例,平均年齡31.5 歲。B 組中男4 例,女8 例,平均年齡34.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納入標準:種植系統為Zimmer,年齡范圍20~60 歲;X 線表明種植體周圍骨良好結合;非牙周病者;非角化牙齦缺失者;無對治療結果存在影響的系統性疾??;知情且同意。
2.方法
A 組:在種植二期手術時應用一期種植手術使用的數字化導板,采用環鉆切開牙齦,并安放愈合基臺。B 組:在種植二期手術時行傳統牙齦切開,再將愈合基臺置入。
3.評價指標
(1)術前準備完成至手術終止時間,精確至分鐘。(2)術中出血量:借助小號醫用脫脂棉球對術中出血進行吸附,得到棉球術前、術后的重量差,對術中出血量展開評估,根據1 g=1 ml求解。(3)術后疼痛時間:患者術后見疼痛感至無疼痛感的持續時間,單位為小時。(4)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術后疼痛等級):0~10 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5)術后愈合時間:術后當日至牙齦袖口充分愈合時間,單位為天。(6)手術滿意度:患者術后填寫《滿意度調查表》,由不滿意、一般、滿意與很滿意構成。分值區間0~100 分,50 分及以下為不滿意,>50~80 分為一般,>80~90 分為滿意,>90~100分為非常滿意。
4.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軟件SPSS 18.0,以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兩組手術所需時間及術后各指標比較
B 組二期手術用時、術后疼痛時間長于A 組,B 組術中出血量較A 組明顯偏大,A 組術后愈合時間較B 組顯著偏短,A 組術后疼痛等級評分低于B 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種不同種植牙二期手術方法手術所需時間及術后各指標比較(min,± s)
表1 兩種不同種植牙二期手術方法手術所需時間及術后各指標比較(min,± s)
注:A 組在種植二期手術時應用一期種植手術使用的數字化種植導板,采用環鉆切開牙齦,并安放愈合基臺;B 組在種植二期手術時行傳統牙齦切開,再將愈合基臺置入。VAS為視覺模擬量表
組別A組B組t值P值例數12 12二期手術所需時間(min)5.52±2.32 18.15±4.51-8.627<0.001出血量(ml)0.50±0.10 1.34±0.52-5.498<0.001疼痛時間(h)5.51±1.35 19.66±2.55-16.989<0.001術后疼痛等級VAS評分(分)1.02±0.66 8.24±3.41-7.201<0.001術后愈合時間(d)4.41±1.51 10.11±2.45-6.861<0.001
2.手術的滿意度
A 組患者對二期手術很滿意9 例,滿意2 例,一般1 例,不滿意0 例,B 組分別為5 例、3 例、1 例、3 例,A 組患者對二期手術的滿意度高于B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34)。
骨水平埋入的種植體在3~6 個月后要再進行一次手術,通過這次手術去除覆蓋在種植體頂端的骨及軟組織,使種植體平臺暴露于口腔,安放愈合基臺,即為種植二期手術[9-10]。臨床上普遍采用傳統手術切開方法進行二期手術,常因視野等增加手術難度,患者術后出血多、疼痛及愈合時間較長,甚至有種植體周圍炎等問題的出現,所以患者對種植二期手術有一定的恐懼感[11-12]。為了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創傷,也有在種植二期手術中采用環鉆來代替傳統手術切口,但因未找準種植體位置而使切口擴大[13-14]。
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一期種植手術中使用過的數字化種植導板,因在一期手術前已進行過試戴,具有戴用簡單方便等優點[15-16]。二期手術中配合3.5~5.5 mm 的環鉆,定位準確,使用簡單,創面也小。在本研究中,與傳統手術方法相比,采用數字化導板種植進行二期手術術中出血量小,甚至無明顯出血點,手術用時、術后疼痛時間、術后愈合時間皆明顯減少,VAS評分較傳統手術組偏低(均P<0.05)。
本研究同時基于一期種植手術后的CT 與原患者口內數據擬合后,專門進行用于二期手術的數字化種植導板的制作[17-20],能夠獲得良好的組織形態,同時因避免了翻瓣手術,術后疼痛與腫脹有所減輕,對種植體邊緣骨吸收進行抑制,具有降低組織機械創傷、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抑制局部感染、減弱菌血癥發生風險、促進愈合、使術后腫脹與疼痛減輕、麻藥用量下降等優點[21]。A 組術后未應用抗生素,而術后愈合時間較B組偏短。
本研究從不同的角度證實了數字化導板在種植二期手術中與傳統手術方法相比的優勢,希望能為臨床提供一種更為微創的二期手術方法。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高宇峰:撰寫和修改論文;許艷華:研究設計及各項工作的指導;朱房勇:研究的實施和指導;吳祥冰、陳志飛:數據采集;侯德強:統計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