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近日,河北保定公交車多條線路停運的新聞,登上熱搜。
有河北保定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咨詢,保定停運的公交線路是否還有望恢復?如果恢復要等到什么時候?該網友表示,現在韓莊街唯一的18路公交車一直停運,出行沒公交車可坐。
保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下稱“保定公交”)回復稱,自2020年初疫情發生以來,公交客運量驟降,公交運營收入不足正常經營的30%,經營資金異常緊張,以目前經營現狀,暫無力恢復包括18路在內的臨時停運線路。保定公交還特別提到,首批購置的純電動公交車動力電池已超出質保期限,存在安全隱患,被迫全部退出營運,公交運力安排受到了嚴重影響。
一個常住人口超900萬的城市,出現多條公交線路無力運營的局面,不免令人唏噓。特別是保定公交談到的純電動公交車電池已超出質保期限的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
有知情人士透露,保定公交線路停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此前購置的幾百輛黃海客車生產的新能源純電動公交不能用了,“有的已經報廢處理,有的還停在北二環場站等地方。此外,有些宇通純電動公交車也臨近或已超出質保期,目前仍在使用”。
去年,保定公交曾發文表示,因電車燃料電池、燃氣車超使用年限等問題,近900臺公交車輛已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被迫全部退出營運,公交運力安排受到了嚴重影響。前述知情人士也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因為環保需求,使用造價和維護成本較高新能源公交車,確實打亂了公交企業原有的經營節奏。”

保定7路公交車(純電動)。
除了新能源公交車高企的購買和維護成本,客流下降,收入減少,也是公交停運不可忽視的原因。2022年11月,保定公交曾發文稱,受疫情反復影響,市公交公司經營舉步維艱。為了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公司于11月15日起對7路、26路、36路、38路、53路、105路、108路、207路等8條線路采取臨時停運措施。彼時,保定公交表示,由于公交客流持續下滑,客運收入斷崖式下降,成本居高不下,經營資金幾度斷檔,只能采取融資、拖欠費用等方式勉強維持,且融資資金已所剩無幾。
值得注意的是,保定公交的困境并非個例。2023年2月初,河南商丘公交因運營資金不足發布停運通知。此后經當地協調,恢復運營。2022年8月,河南鄲城縣公交發布停運通知,因駕駛員工資連續數月無法發放,鄲城公交決定全部停運。相關負責人此后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經當地協調,公交已經恢復運營,但公司依然慘淡經營。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認為,城市公交客流下降的問題由來已久,在城市小汽車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單從需求側提高服務,來吸引人們去坐公交,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公交企業的收入來自運營票款,加上相關輔助經營產業和政府的補助。政府的資金支持體現在車輛和購買若干人群的公交服務上,譬如老年人免費乘車,不是老年人不掏錢,而是城市在付費。”楊新苗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在楊新苗看來,作為綠色的交通模式,公交系統是需要大力推廣的。但各大城市,還應該給公交系統更多扶持的政策,幫助其在供給側恢復客流。
“比如在小汽車不能通達的地方,設置公交通道。在小汽車的單行線上,有公交的雙向運營服務。目前北京市交通部門已經提出,打通公交通道上的斷點,讓公交的網絡大于小汽車網絡。此外,某南方旅游城市,也將酒店的大門留給了公交首末站,后門才是開小汽車用戶的入口。類似城市設施,可以為公交企業穩定一部分客流。”楊新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