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新動能助力,有望從供需兩端帶動經濟活力。在需求端,面向醫療、制造、建筑、商貿物流、養老、應急、農業等領域重點需求加快應用場景搭建;在供給端,立足產業鏈協作提升機器人產業的對內集聚和對外輻射作用。我們認為,其有望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拓寬相關應用的深度與廣度,加速機器人產業內細分領域的突破發展,引領機器人產業與企業行業的整合對接。從短期來看,《方案》的印發或能在經濟增長恢復階段引領增長新動能更好地釋放,提升市場預期,穩定經濟增長目標;從長期來看,推進國內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是參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一環,是必須把握的產業變革機遇,對于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實現“自主可控”的產業迭代有望起到積極作用。
海通證券:我們認為加速發展的AI大模型,有望賦能人形機器人,使其逐步實現具身智能。同時,《行動方案》提出面向醫療、制造、建筑、商貿物流、養老、應急、農業等領域重點需求,實施百種應用場景示范工程,開展一批“機器人+”應用示范,加快形成標志性場景、標志性服務、標志性模式和標志性業態。我們認為此次《行動方案》的印發亦有望擴大人形機器人潛在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打開機器人行業發展空間。
國信證券:《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的量化發展目標,針對人形機器人要以小批量生產和應用為目標,完成百臺(套)級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的小批量制造并在3~4個典型應用場景開展示范應用;《方案》提出要聚焦發展機器人“1+4”產品體系(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帶動醫療健康、協作、特種、物流四類優勢機器人),涵蓋了從整機、關鍵零部件到應用場景落地的各環節,系2023年以來涉及人形機器人相關政策中首個從全產業鏈全方位支持人形機器人加快發展的政策文件。我們認為,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正在引領新一輪人工智能浪潮,AI大模型的突破將極大加速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落地進程,當前政府政策持續加大支持力度,有望進一步推動人形機器人的發展。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進展迅速,AI賦能推動解決痛點問題,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有望加速,維持人形機器人行業“超配”評級,當前人形機器人處于從0到1的階段,綜合考慮價值占比、市場卡位及確定性,建議重點關注充分受益產業發展趨勢和政策支持的減速器、伺服電機、絲杠、傳感器及伺服系統等環節。
36%
乘聯會初步統計,6月1~30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89.6萬輛,同比下降2%,環比增長9%。今年以來累計零售952.8萬輛,同比增長3%;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3.8萬輛,同比增長19%,環比增長1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305.9萬輛,同比增長36%。
50.5
7月3日公布的6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報50.5,較5月小幅下降0.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
12.5%
國資委最新數據顯示,1~5月,中央企業完成投資1.7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房地產)完成1萬億元,同比增長20.4%,主要投向包括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產業鏈供應鏈強鏈補鏈重點環節。
79.8%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1~5月,汽車整車出口193.3萬輛,同比增長79.8%;整車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2倍。
71.4%
財政部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共銷售彩票500.21億元,同比增加172.55億元,增長52.7%。其中,福利彩票機構銷售163.87億元,同比增加32.45億元,增長24.7%;體育彩票機構銷售336.34億元,同比增加140.10億元,增長71.4%。
10.2%
商務部數據顯示,1至5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0.2%,較一季度8.7%的增速進一步加快1.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