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
二級市場浮現“夏日經濟“投資邏輯,交運、觀影同步迎來旺季,有望提振各自賽道景氣度。
隨著暑期來臨,國內交通運輸、觀影迎來旺季。部分航司/機場近期發布了前瞻,預計航班量、客運量將有提升。同時從票價來看,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暑期國內機票均價將保持高位,板塊盈利彈性有望提升。此外,今年以來各檔期驗證了票房的恢復趨勢,而今年暑期檔影片數量、類型及質量儲備都較好,預計影視板塊有望延續景氣上行。
近期交運板塊迎來久違上漲,特別是航空公司集體走強。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6月22日至24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共發送旅客1.41億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22.8%,比2022年同期增長89.1%。其中,民航發送旅客534萬人次,日均發送178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3.0%,在低基數上同比2022年增長287.0%。
7月民航即將迎來暑運旺季。部分航司和機場近期發布了前瞻。根據上海機場預測,今年暑運期間(7月1日~8月31日),浦東、虹橋兩大機場預計航班量13萬架次,日均航班起降2060架次,環比增長5%;客流量2000萬人次,日均客流量32萬人次,環比增長17%。根據航班管家預測,2023年民航暑運整體計劃提供運力同比2019年提升3.4%。
航司方面,東航今年暑運計劃投入飛機達780余架,旺季高峰期間計劃每日班次量達到2990余班次,其中,上海始發日均航班量將達到916班次。東航計劃執行加班航班500余班,計劃投入的客運座公里已恢復到2019年暑運水平的102%。春秋航空今年暑運期間將計劃執行航班超過3萬個,預計承運旅客約500萬人次,兩項數據均同比2019年增長超兩成。
從票價來看,預計暑期國內機票均價將保持高位。根據同程旅行數據預測,由于出行需求旺盛,今年暑期(7月1日至9月1日)機票平均價格較2022年同期上漲約32%,較2019年同期上漲約5%。
年初市場對出行鏈條的復蘇給予了較高的預期,此前客座率水平與疫情前還有一定差距,導致板塊經歷了一定的調整,但隨著暑運來臨,2020~2022年國內飛機引進速度減緩,未來供給增速或將低于需求增速,同時票價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盈利彈性有望提升。
交運其他子板塊中,上半年鐵路客運修復情況良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春運40天全國鐵路客運量為2019年同期的86%,4月、5月鐵路客運量恢復到2019年的108%/106%,預計7~8月鐵路客運量將再上臺階。
物流快遞則是短期競爭加劇。6月28日,菜鳥集團宣布推出自營的品質快遞業務菜鳥速遞,由服務天貓超市的配送業務升級為全國快遞網絡,主打半日達、當次日達、送貨上門和夜間攬收等服務。
目前來看,品質快遞市場的競爭或加強,但也會強化落后產能出清。2023年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8%。疫情后網購增長態勢延續,直播帶貨等新興經濟模式或將推動物流快遞整體發展。
今年電影市場的恢復也受到關注。春節檔取得開門紅,但此后淡季3、4月不及預期,5月起受益重點檔期、爆款影片上映,呈現明顯恢復態勢。特別是端午假期,消費復蘇的情況相對穩健。
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3年端午檔電影票房為9.09億元,取得了影史端午檔票房第二的成績,觀影人次為2249萬人,國產影片票房占比為80.08%。消費信心逐漸增強,新片密集上映成為電影市場恢復的重要原因。在渠道側,根據拓普數據,端午檔全國在運營影院共1.15萬家、影廳共6.98萬個,為歷年端午檔的最高值,相比2022年端午檔分別增長了14.18%、18.20%,相比2019年端午檔的增幅分別為11.15%、15.31%。
從整體暑期檔來看,優質影片的供給較多。截至7月3日,已有106部影片定檔暑期檔,超過2022年暑期檔上映數量。從影片熱度看,定檔的106部影片中,貓眼APP上想看人數超10萬的已達21部,超過30萬的有8部影片。
電影票房方面,截至7月3日,暑期檔票房達52億元,與去年同期23億相比增長126%,與2019年同期45億相比增長18%。此前的重點檔期驗證了票房的恢復能力,預計今年暑期檔有望保持此前大檔期復蘇趨勢。

數據來源:Wind
今年5月,財政部、國家電影局聯合發布《關于階段性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政策的公告》,為支持電影行業發展,自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免征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資助城市影院放映國產影片、城市影院更新改造等,主要對縣及縣以上城市電影院進行征收,要求辦理工商注冊登記的經營性電影放映單位,按其電影票房收入的5%繳納專項資金。
2020年也曾暫免征收專項資金,當時全國影院疫情期間暫停營業,行業受損嚴重,免征資金有利于推動影院經營壓力的緩解。本次免征舉措則是在疫后修復進程中,覆蓋五一檔、暑期檔及國慶檔等多個重點檔期,有助于加快影視行業經營業績的改善。
此外,影視行業也是AI落地較快的領域之一。生成式AI技術能夠快速、低成本創作內容,現階段已經開始逐步替代人工,幫助影視制作公司降本增效。例如可以將劇本提供給AI,生成所有圖像以及動畫,海外已有動畫短片的絕大部分場景是由AI繪制的。
國內影視龍頭已經紛紛開始探索AIGC技術在影視行業的應用。例如有公司成立了AIGC應用研究院、嘗試在影視劇制作過程中使用最新的AI技術、推出虛擬藝人等。在影視行業困境反轉的大環境下,疊加AI應用創新,板塊投資機會凸顯。
(文中基金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