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
主持人:新能源中的新技術走勢更強,你怎么看?
袁月:之前說過新技術一直是制造業中永恒的主題,近期新能源中走勢領先的也是這類,如復合銅箔、銅電鍍、鈣鈦礦、異質結、M3P電池等,而不是所謂內卷嚴重或者同質化嚴重的環節。短期資金也在這類方向中挖掘,說明資金認可其中的邏輯,后續還會重點跟蹤主要行業的新技術。
如對異質結降本增效是跟蹤的重點。降本上看,0BB(無主柵)技術是關鍵,核心是減少耗銀量。0BB技術取消電池片主柵,組件環節用焊帶導出電流,能夠降低銀耗、提升功率、提高良率。在光伏電池的三種技術路線中,目前HJT銀漿成本最高、降銀漿訴求最為迫切。在無主柵作用下HJT電池正反面均可使用銀包銅漿料,可以與TOPCon漿料成本基本打平。
增效的關鍵先看電鍍銅,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銅電鍍有一定進展,良率、脫柵、銅氧化問題基本解決,整線效率問題得到改善。銅電鍍技術是采用金屬銅完全代替銀漿作為柵線電極,具備低成本、高效率等優勢。6月初某公司的0BB+銀包銅降銀量產首線跑通,月中又有公司的GW級銅電鍍設備發貨,接下來看相關進展,這是異質結今年開啟量產關鍵。
再比如鈣鈦礦,近期,經全球權威機構TUV-SUD的嚴格檢測認證,極電光能在0.72m?鈣鈦礦量產組件上創造了17.18%的全面積效率,也是第三方機構檢測的商用尺寸鈣鈦礦組件全面積效率首次突破17%。如果接下來鈣鈦礦商業化的進展想更快,不僅要在效率上繼續提升,還需要做到高穩定性。此外,鈣鈦礦與異質結疊層也是值得重點跟蹤的。
主持人:從走勢上看有什么變化嗎?
袁月:之前說過,絕大多數新能源品種左側底已經出現,目前少部分品種也完成了右側底的確認,但注意大市值短期彈性不會很大。通常左右側都完成的,基本上從技術可以確認要開始走上漲周期,只是要明白這種上漲力度要結合市場情緒看,且要找調整后不破位的機會。并不是說技術上確認了就要開始走主升加速,因為也要看板塊,這是要結合市場情緒看,只是說這類走勢更領先板塊,后續也會有更多個股完成右側底的確認,那樣新能源整體走勢還會更強。短期要注意蹺蹺板效應,短期有連板、漲停或者有趨勢的資金更強,其中相對小市值游資主導,在新技術領域較多,短期彈性相對大的。
主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報會陸續披露,有哪些因素需要注意?
袁月:進入7月份開始有資金會重視中報業績,15日之前會有預告披露,要注意中報預告只有滬深主板符合凈利潤為負、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實現扭虧為盈三個條件之一的需要披露,不是所有,到8月份尤其是下旬正式報告會密集披露。總之,好的會是加分項,差的會是減分項,區別是看所處位置,相對低位有加分項短期反彈力度會好一些(如新能源),相反,高位沒業績的壓力還會更大(如AI)。
具體看,炒作最猛的光模塊業績只能說一般,畢竟訂單還沒有完全釋放,其中有800G的會相對好一些,如果整體環比是改善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股價這個位置不存在業績超預期帶來的催化,更多是看業績有沒有釋放的趨勢,越往后資金對此的預期越強烈,僅限于有訂單的。中報對TMT整體沒業績并不意外,只是別差得太離譜即可。
相對應的是,光伏、儲能的主要細分中報業績會不錯,這點在一季報已經得到驗證,但要注意市場對此也是有預期的,關鍵是看二季度環比改善情況,目前從跟蹤看,主要的大儲、光伏材料等方向,環比增速相對正常,短期會是加分項,能否表現得更強要看市場資金特點,但中期趨勢比較明確。
主持人:最后說說盤面,短期走勢會扭轉嗎?
袁月:盤面短期還會維持震蕩走勢,總成交額萬億之下不要追高,盤面只能是蹺蹺板,科技線(AI、半導體)與消費、新能源相互影響,短期誰都不具備成為主線的可能,還需博弈一段時間,分清節奏,不要漲了三四天再去追,其中有龍頭帶動的細分力度和整體性要更強,相對小市值資金龍頭彈性更大,利用調整把握短差機會,縮量調整不破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