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跳類”專題部分欄目選題計劃
征稿背景:為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22年版)》]《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對課程內容的指導意見,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運動技能形成規律,著力發展核心素養,《中國學校體育》雜志擬定圍繞“跳”為撰稿主題,結合體育課堂教學實際中跳的技術動作,從理論層面,闡述解決“跳”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問題;從教師專業成長層面,提升教師認識和教授跳的能力;從教學實踐層面,探討解決跳的技術動作的經驗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勤練”中掌握跳的技術動作和提升跳的運動能力;從訓練競賽層面,探索有關跳的有效訓練方法,切實促進體教融合;從場地與器材層面,呈現圍繞跳的教學用具進行設計展示。
主題釋義:本期投稿關于“跳”的范圍,可以是封閉式的田徑項目中的跳,如,運用身體自身的能力或器材,通過一定的運動形式,使身體騰躍盡可能達到一定高度或遠度;也可以是開放式運動項目中,在改變運動條件后,出現的組合技術,很多項目中都含有跳躍的動作,如,籃球中的單/雙腳起跳搶籃板,羽毛球中的起跳扣殺球,排球中的跳發球等,還可以是發展跳的能力的練習方法、跳的大單元設計以及跳的運動損傷及預防等,歡迎大家圍繞“跳”的眾多方面積極撰稿。
(一)教學研究
撰稿主題:“教學研究”欄目主要圍繞體育教育教學中“跳”的相關問題,從理論層面闡述跳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問題。結合具體學段,呈現學年、學期或單元有關跳的大單元教學計劃的制訂依據和策略,包括學習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方面,設計中要引導學生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復雜情境中的問題,注重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著重發展體能、運用技能和提升運動認知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撰稿提綱:
1.請談談您對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真實情境的理解,并結合所教學段,談一談在跳的教學中,如何在復雜情境中巧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
2.結合教學實踐,闡述“跳”的核心技術,以項目內或跨項目或跨學科融合為主題,從注重發展學生運動能力、發展學生素養的角度,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進行活動任務群的設計,呈現制訂“跳”的大單元教學計劃的依據、策略和設計意圖?
3.在設計“跳”的大單元教學計劃時,如何設計可操作的、量化的評價內容,并將其與學業質量緊密融合,真正實現評價的激勵和發展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全面發展,并談一談有哪些具體的策略或注意事項。
(二)教師教研
撰稿主題:“教師教研”欄目圍繞“跳”類項目(項目組合)體育與課堂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高知識、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合理運用,在各級教師培訓、教研活動方案的制訂中,圍繞“跳”類項目知識、技能的結構化內容、項目內或跨項目或跨學科的融合;打造內容動態、組織多樣、氣氛熱烈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師單元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駕馭等能力,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
撰稿提綱:
1.請談談您所在的區域(考研組、教研團隊等)在制訂教師培訓方案(跳類教學主題教研活動方案)中,是如何組織學習、剖析與落實《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關于“跳”的內容要求、教學提示和學業要求等的,請以案例的形式呈現。
2.您所在的研究團隊主要圍繞哪些方面或通過哪些手段策略提升教師研究“跳”類知識與技能結構,以及提高“跳”類教授能力的?請談一談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3.您所參與的關于跳的教研或培訓中,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形式和內容?請談一談您教研或培訓的體會與收獲。
(三)教學實踐
撰稿主題:“教學實踐”欄目主要針對具體教學內容,以學生跳的能力發展為中心,探討從課程設計到課程教學實踐各個環節中的優秀教學經驗和具體操作方法,主要呈現提升各學段學生的移動性技能——跳的方法。
撰稿提綱:
1.遵循各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在封閉式田徑運動項目中,以案例的形式呈現跳的高度和遠度相關運動技能教學、練習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等。
2.在開放式運動項目中,如何處理跳與專項技術之間的融合,如何在改變運動條件后,發展學生跳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專項運動技能中運用已有的跳的能力,發展專項運動能力,如,籃球中的跳+投、排球中的跳+發球,請談談具體的操作方法和實施策略。
3.結合“教會、勤練、常賽”理念,如何做好封閉式田徑運動項目與開放式運動項目中跳的內容跨項目或跨學科的融合,突出教會、勤練、常賽,提高跳類動作在日常生活、比賽等相關活動中的組合練習與運用,結合案例談談您對跳類動作跨項目的知識與技能結構化設計與實施策略。
(四)訓練競賽
撰稿主題:“訓練競賽”欄目主要結合學生運動員的特點,引入先進的訓練理論及特色的訓練方法,為探索體教融合和競賽訓練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本期將圍繞跳的先進訓練理論和特色訓練方法為主題展開。
撰稿提綱:
1.請結合隊員的身體機能、爆發力、靈敏度等身體素質,設計針對提升學生運動員跳的能力的訓練方法,重點提升學生運動員在比賽中發揮跳的能力和運動成績。
2.如何在校園體育俱樂部、社團、課外訓練中開展各種跳的比賽,為學生搭建運動技能展示的平臺。建議從訓練內容、訓練計劃、賽事籌備、周期預算等方面撰稿。
3.面對“常賽”的要求,請談一談校內外圍繞跳所開展的“常賽”的具體舉措,包括比賽的形式、方法、規模、賽事組織主體、參與主體,以及目的意義。
(五)裝備與器材
撰稿主題:“裝備與器材”欄目針對《中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和《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中規定器材,在跳的教學中,器材的自制與使用、器材的多功能開發,廢舊資源再利用等方面,結合以下提綱撰寫。
征稿提綱:
1.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運用在跳的課堂教學中的典型經驗及做法。如果運用了自制器材,請詳細說明器材的制作材料、步驟、原理及使用方法。
2.在跳的教學中,如何深度融合信息化技術進行器材的改良與完善、維修與維護、自制教學器材的典型實例,來稿中請配圖說明。
(六)幼兒教育
跳是幼兒的基本動作技能之一,在幼兒生長發育階段起著關鍵作用,幼兒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跳躍活動,可以增強腿部的肌肉力量,發展彈跳能力、爆發力以及身體的靈敏性和協調能力。《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著重強調了要充分認識生活和游戲對幼兒成長的教育價值,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成人不應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等先進教育理念。結合學前兒童的身心、生理特點以及實踐案例,呈現關于幼兒學、練、賽“跳”的內容設置與游戲策略與方法。
(七)一線話題
撰稿建議:圍繞大課間體育活動跳的系列、校內跳的競賽系列、“一校一品”的跳躍類活動進行撰稿,體現出特色校園跳的系列競賽,展現出跳的體育文化特色,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八)撰稿要求
1.題目與字數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字數控制在2000~4000字。
2.投稿途徑:通過《中國學校體育》投稿采編系統投稿,網址:http://zgxt.chinajournal.net.cn。
說明:點擊網址進入編輯部主頁,左上角封面圖下“在線辦公系統”版塊點擊“投稿采編系統”進入投稿系統先注冊,再登錄、投稿。
3.截稿時間:2023年4月20日12:00,投稿標題請務必注明“跳類專題”字樣,避免稿件被遺漏。
4.編輯部咨詢電話:010-66093705。
二、“團隊研修成果”專題選題計劃
(一)征稿背景
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十五”計劃》指出:“培養和造就名師,充分發揮其典型示范和輻射作用,推廣其研究成果及成功經驗,帶動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2010年,教育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干、‘雙師型教師、學術帶頭人和校長,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2018年1月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印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這是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對培養和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期盼。
近年來,各級教研機構面對學校體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和課程改革帶來的新挑戰,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開展了培訓、研討、展示、比賽等活動,培養了一批批體育名師。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各地教育教研部門不斷創新教研機制、形式和路徑,鼓勵體育名師發揮“傳幫帶”作用,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同時激發體育教師團隊協作、主動且多維度研究的積極性。基于此,名師工作室等教研團隊的建立就顯得尤為重要。全國各地市在革新教研形式的背景下,相繼建立了以名師、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為主持人形式的“名師工作室”(“體育教師成長共同體”“骨干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項目研訓”團隊)等教研團隊,承擔了培養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等工作,其在促進體育教師專項技能、教學能力、教研水平等方面的專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學校體育》雜志2022年第9期和2023年第1期分別呈現了以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的“‘卓越計劃——市級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松江區中小學體育學科教師專業發展骨干共同體”經驗分享成果。本刊結合全國各級各類教研團隊建設及開展情況陸續進行專題組稿,以呈現團隊教研的價值與作用。歡迎全國各級各類教研團隊積極組稿、投稿,以挖掘教研團隊可借鑒的教研背景、教研形式、教研方法及教研成果,呈現典型案例,為全國各級各類教研團隊提供參考。
(二)征稿主題
團隊研修成果分享。
(三)注意事項
1.請參考《中國學校體育》雜志2022年第9期第50~58頁和2023年第1期第24~35頁專題文章。
2.本專題不設固定截稿時間,經過修改達到刊發要求即可在當月刊期刊登。
3.本專題為特殊專題,有意向組稿的團隊在組稿前請提前聯系編輯部,聯系電話:010-66093705;聯系人:種青。
三、“體育大單元教學”專題選題計劃
(一)征稿背景
早在20世紀90年代,體育大單元教學就已進入中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而今,在“學、練、賽、評”和“體育課程一體化”背景下,體育大單元教學再次被提及。雖然體育大單元教學并不是一個新的理念,但缺乏案例參考。因此,如何理解、設計體育大單元教學,如何將體育大單元落實在教學中,以及落實的路徑、方法等問題,仍是體育教師目前面對的難點或困惑。基于此,本刊從2021年第10期開始陸續特邀學校體育教育專家,省(直轄市)、區級體育教研員,從理論及實踐的角度,針對體育大單元教學的概念、意義、理念、內容、規模、方法、類型、體系構建等進行專題稿件刊發,以期為讀者呈現設計體育大單元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思考。此外,為呈現體育大單元教學的整體面貌,除大單元教學的完整設計思路外,也呈現多個完整大單元教學內容及部分課例,部分文章附課例、考評視頻等,以期讓一線體育教師對體育大單元教學設計、理念及案例有更深入的認識,為體育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進一步推動體育大單元教學的深入研究,創新實踐操作方法。本刊仍將繼續不定期呈現完整的體育大單元教學內容、部分課例及視頻,以展示各地落實體育大單元教學的成果,歡迎各地教研員、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組織體育教師研討、研究,并撰寫此類文章。
(二)征稿主題
體育大單元教學理論、設計與實施。
(三)撰稿要求
1.整體方向:義務教育階段符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高中階段符合《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要求;內容與形式可參考《中國學校體育》2021年第10期至2022年第12期“教學研究”或“專題報道”欄目相關文章。
2.圖片要求:內文配圖請先壓縮并放于文內,如能選用,編輯部會聯系作者再次提供清晰圖片。
3.投稿途徑:通過《中國學校體育》投稿采編系統投稿,網址:http://zgxt.chinajournal.net.cn。
說明:點擊網址進入編輯部主頁,左上角封面圖下“在線辦公系統”版塊點擊“投稿采編系統”進入投稿系統先注冊,再登錄、投稿。
4.截稿時間:本專題不設固定截稿時間,經過修改達到刊發要求即可刊登。
5.其他要求:投稿欄目請選擇“教學研究”;投稿標題請務必注明“大單元教學”字樣,避免轉入其他欄目拉長審稿時間。
6.咨詢電話:010-6609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