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璇 雷霆
1957年,一支只有17人的隊伍來到湖北省潛江市熊口鎮,開墾幾萬畝無人敢進的沼澤,熊口農場輝煌的畫卷就此展開。60多年過去,時代變換賦予國營農場新的歷史使命,熊口農場也面臨經營體制落后、產業基礎薄弱、辦社會負擔沉重等新的挑戰。
人無精神不立。農墾精神,是農墾事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近年來,潛江市熊口農場黨委大力弘揚和傳承農墾精神,從中汲取推動農場改革轉型的智慧力量,隊伍精神面貌提振一新,形成聚人心、凝干勁、改作風、重實干、促發展的濃厚氛圍,開創“鑄紅色基因之魂,立農墾精神之根,賦鄉村振興之能”的新局面。
“農墾紅”引領新動能
熊口農場地處江漢平原腹地,1957年11月,來自五湖四海的第一代農墾人肩挑背扛、掄起鎬頭在荒湖野地圍墾出萬畝良田。66年來,一代代熊口農場人在這片土地上揮灑青春和汗水,用血汗鑄就了“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也一次次書寫著歷史的輝煌與現實的新篇章——
1979年,熊口農場被評為“全國農墾先進集體”;第一代農墾人、熊口農場原黨委書記秦銀科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勞動模范”“全國鄉鎮企業家”等稱號,2004年農業部發出“向秦銀科同志學習”的號召;2011年,熊口農場獲評“國家級生態鄉鎮”……
步入新時代,熊口農場作為全國農墾的一面紅旗,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浪潮中突破困境、突出重圍,實現農場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擦亮“農墾紅”,堅定前行路。2021年,別開生面的“弘揚農墾精神,建功新時代”主題活動拉開帷幕,熊口農場各基層黨組織圍繞“老一輩農墾人的精神力量”“農墾精神過時了嗎”等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討論活動,總場機關黨委開展“新時代如何弘揚農墾精神”宣講會。
“農墾精神既是精神的一座豐碑,也是奮進的一盞明燈?!毙芸谵r場黨委書記吳明星表示,在新發展階段,農墾精神對農場改革發展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熊農人踐行的農墾精神也歷久彌新。
一場場討論、一次次宣講……廣大黨員干部和職工在追溯熊農歷史中感悟農墾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增強愛黨愛國愛農場的榮耀感,進一步提振精神狀態,凝聚共識,形成加快發展的強大動能。
“一代又一代熊農人的拼搏與奉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農墾精神是我們新一代熊農人面對一切困難挑戰的力量源泉。”荻湖分場四小隊隊長陳偉表示,要堅定信仰、腳踏實地,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履職擔當。
“農墾和”升騰新氣象
盛夏時節,走進熊口管理區西灣湖分場果園隊,一顆顆金燦燦的黃桃綴滿枝頭,種植戶穿梭在桃園里,忙著采摘、分揀、打包,一派火熱景象。
“現在路暢了、水通了、水果品質提升了,銷路售價都不用愁,生活過得舒心!”種植戶薛利遠種了10畝桃樹、8畝梨樹,預計年收入能達到18萬元。
西灣湖辦事處果園隊農工以種植水果為主業,近年來,果園隊黨支部以“生產隊+基層人民調解員+居民理事會”治理模式為抓手,聚焦農工急難愁盼,建泵站、埋涵管、鋪道路……黨員干部用心用情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為幫助果農進一步打開銷路促增收,果園隊搭上了“電商東風”,線上銷售水果每場交易量達3000余件,累計2萬余公斤,網上交易額20萬余元。
弘揚農墾精神,干部有了精氣神。新一代熊農人立足工作崗位,正以不同方式接續傳承和發揚農墾精神:隊干部余成紅帶頭富、帶領富,帶領群眾養殖肉牛、山羊;女大學生曹亞楠林間散養藏香豬;返鄉企業家向川湖開辦梅花鹿養殖場;華中農業大學畢業的劉金城帶領農戶生態立體種養蝦稻,在家鄉熱土找到自身價值……
真抓實干有激情,科學巧干有招法。為進一步提升基層干部干事創業能力,熊口農場黨委不定期開展“攻堅克難我有招”分享會,以講促學、以學促干。
干部如何解民憂?從民事糾紛處理,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文化活動組織、農產品增值促銷……一線基層干部走上講臺,立足本職講業務,分享自己在實戰中積累的“錦囊妙計”。
“群眾的‘話有人聽、‘事有人管、‘難有人解。農場上下勁兒往一處使,民生急難愁盼落到實處,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工作自然更好開展!”西灣湖果園隊隊長曹祥萬表示,往年土地合同征收款是個大難題,現在說交就交,農戶的配合度明顯提高。
“農墾美”締造新圖景
在熊口農場中心路口,寓意“農墾精神代代傳”的火炬雕塑矗立眼前,在艷陽照耀下熠熠生輝,這是“紅色農墾小鎮”的新地標。
活化的農墾記憶,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精神紐帶,是熊農人一種能自發生成的“家園感”。為擦亮熊農文化,造福農工,熊口農場把建設紅色農墾小鎮作為新時代的“墾荒”之舉,將紅色農墾資源“串聯成珠”,圍繞“紅色、休閑、養生”做文章,蹚出一條“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長達400米的“農墾記憶走廊”情景再現66年崢嶸歲月,重現當年農場建設者勇站排頭、爭扛大旗的壯麗場景;國營老工業留下的老廠房、舊機器,講述著一個個鮮活動人的創業故事;1980年修建的電影院,各項設施保存完好,成了懷舊體驗的網紅打卡點;50年歷史的地雷酒廠秉承傳承與創新,大力發展工業旅游……旅客走進紅色農墾小鎮,在沉浸式體驗場景中感受農墾文化、體悟農墾精神。
隨著紅色農墾小鎮的開門迎客,這里成為人們接受精神洗禮的一片高地,兩萬余人次前來開展支部主題黨日、紅色夏令營、研學拓展等活動。
“立農墾精神之根,全面增強農場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整體實力。”熊口農場黨委書記吳明星介紹,打造紅色農墾小鎮不僅僅是修葺幾座老建筑,而是進一步明確定位,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積極盤活資源,擦亮“農”字底色,熊口農場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和觀光體驗農業,通過果蔬采摘、花海觀賞、生態養鹿場等新農業模式聚人氣、增收入;將國營企業工匠精神植入產品營銷,50年匠心釀好酒、三代人傳承皮蛋技藝、60年育一顆果……農副產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務實高效的作風、日益飆升的人氣,熊口農場正成為一片投資熱土,大唐光伏100MW發電項目、小福生態農業七彩陽光農墾莊園等項目陸續落戶。下一步,熊口農場將進一步發揮生態優勢,盤活資產資源,招引“農字號”企業,深耕“農文旅”融合,高水平打造鄉村振興熊農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