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近期,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舉辦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村超”),火熱程度超過中超,沖上熱搜榜。
“村超”在黃金時段開賽,自發觀賽群眾數量超過5萬。更有甚者驅車1000余公里,只為一睹“村超”真容,其中也不乏外國球迷“捧場”,影響力不可小覷,群眾支持率、認可度可見一斑。以鄉村級地域范圍來看,“村超”“村BA”此等規模賽事不可謂不火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誠然,沒有對鄉村文化的高度自信與自覺,也不可能有鄉村的繁榮與發展。讓鄉村文化在新時代展現無窮魅力與風采,必定能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豐厚精神文化滋養和浸潤。“村超”“村BA”等現象級鄉村文化之所以能迅速火出圈,是諸多因素綜合使然的結果,集中反映了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升級。從某種意義來講,也折射出人民群眾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以及自內心深處流淌出的拳拳鄉土情和深深故土戀。
時下,在一些地方“卷起褲腳下田,放下褲腿上場”成了人們生活的新常態,也是對“村超”“村BA”文化活動的生動形象寫照。看似一場簡簡單單的體育賽事活動,發揮的作用卻不容忽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活動,實實在在為鄉村匯聚了人氣、注入了活力、提升了影響力,一定程度上在破除民間陋習、營造和諧鄉風、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積攢了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各級政府宜善借東風,因地制宜搞好結合轉化。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鼓勵社會資本、名人鄉賢參與地域鄉村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鄉村自發性、本源性文化發展提供更多機會。注重提升文化輸出“附加值”,充分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智慧,讓本土名優土特產搭上文化的“快車”,在文化土壤中生長出更多“金果果”,造福一方百姓,助力鄉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