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昕晨
摘 要: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對現代物流行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當前,我國物流行業和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其中包括物流市場的準入制度和物流行業的其他環節,其中,我國在準入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法律體系不健全、整體效力層級較低、監管不力、缺乏對從業人員的考核評定以及人才儲備不足等。通過整理分析,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思路和解決方法,以期能讓我國物流行業更加蓬勃發展。
關鍵詞:物流行業;市場準入;法律制度;交通運輸
中圖分類號:F512.0;D922.29文獻標志碼: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0.022
Abstract: In May 2022,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putting forward new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s between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logistics market access system and other parts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problems in China's access system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unsound legal system, the low level of overall effectiveness, weak supervision, lack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actitioners and insufficient talent reserves. Through coll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solutions in order to make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more prosperous.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market access; legal system; transport
0 ? ?引 ? ?言
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現代物流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經過“十三五”規劃的發展,我國物流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同時也更加凸顯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結構性失衡、物流降本增效、物流短板等。現代物流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又是國家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和社會分工的細化,物流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現代物流已經不再滿足于倉儲運輸,而是結合倉儲、運輸、裝運、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一系列服務的綜合性業務。發達國家的物流業發展較早,法律制度也比較完備,而我國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逐漸意識到物流行業的重要性,即便至今,物流行業的法律制度也依舊不完備。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沒有法律制度的規范和調整,市場就會呈現無序狀態,結果必然導致發展緩慢。《規劃》中指出了我國現階段物流行業存在的不足,究其原因是我國物流行業在源頭,即準入規則的制定沒有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導致后續發展產生了諸多問題。
1 ? ?物流市場準入的概念及意義
市場準入顧名思義就是國家制定的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對企業個人或其他主體想要進入某個市場或領域必須遵循的規則或制度。市場準入是制度化的一種體現,其主要載體表現為法律制度,即在規范市場準入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適性、特定性、強制性的法律規范。市場準入制度是國家對市場的第一道干預,也是最基礎的干預之一,是國家干預經濟的重要手段。
物流市場準入是指企業、個人或其他個體想要進入物流領域,自身需要具備的資質或資格。簡單來說,就是必須滿足哪些條件才可以進入物流行業。通常企業想要進入物流市場需要滿足實質和程序兩方面條件,實質條件是企業必須滿足法人的成立條件,程序條件是指企業需完成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流程和手續,獲得相應資格后方可經營物流產業。物流市場準入制度是指國家立法機關或國家授權的行政機關,根據《立法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通過立法的形式,對相關企業進入物流市場應具備的條件作出的規定,包括物流企業設立的條件、方式、程序等[1]。
物流市場準入制度主要涉及法學和經濟學兩大學科,因此,只有在考慮法學和經濟學的基礎上,結合現行的法律環境和經濟狀況以及理論知識結合實際現狀,才能準確無誤地把握物流市場準入制度。經濟發展的動力離不開規范化、系統化、制度化的法律,因此,構建良性的物流市場準入制度很有必要。首先,良好的市場準入制度有助于物流企業轉型升級。法律能夠為物流企業提供規范指引,也能調節物流企業之間以及與監管部門的關系,從而增強物流企業的競爭力和質量。其次,科學合理高效的物流市場準入制度,將物流企業規范在合理的制度框架內,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風險,從而保護物流企業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再次,政府借助物流市場準入制度可以對市場進行及時的宏觀調控,也能對物流市場實施科學管理和監督。最后,改善民生,緩解就業壓力。物流市場準入制度為現代物流的綜合性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不僅極大地拓寬了物流行業的范圍,也帶動了眾多新興領域的發展。通過準入制度,投機者看到了商機和未來,從而緩解了就業壓力。
2 ? ?物流市場準入制度存在的問題
2.1 ? ?物流立法滯后,未建立危險品物流準入制度
目前,我國對物流市場準入制度的法律規定主要集中在傳統海陸空運輸領域,在新興領域的立法幾乎空白,而現代物流不僅涉及配送、運輸、倉儲,更多的是結合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無人操控等技術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市場流程,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有效的綜合性服務。與技術的更新迭代相比,我國物流行業立法則稍顯遲緩,沒有很好地促進物流行業的轉型發展。物流市場準入制度作為把控物流市場的第一道關卡,法律法規對企業入場的資質審查等方面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定,嚴重影響了我國物流市場的轉型和提升,其中,對于危險品的物流準入制度更是從未涉及。我國當下針對危險物品運輸的法律規定有:《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督管理規定(2022修正)》《港口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19修正)》《船舶運載危險貨物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等,這些法規主要是從運輸條件、安全管理、監督檢查等方面對危險物品運輸作出規定,但都沒有對從事貨物運輸的物流企業提出任何要求。沒有入門門檻的限制,導致某些物流企業為了謀取豐厚的利益而從事危險貨物的運輸,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2.2 ? ?法律體系混亂,缺乏統一性
目前,我國針對物流市場準入制度的專門立法鳳毛麟角,為數不多的存在于《民用航空法》《公路法》等運輸領域,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也沒有形成整體聯動的法律體系。國務院于2022年頒布了《“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但其只屬于行政法規,而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因此其法律效力依舊偏低[2]。從內容上看,該《規劃》也沒有對物流市場準入規則作出具體規定。現有的準入規則大多是以“辦法”“條例”等形式公布,不同部委之間缺乏有效及時的溝通,從而導致各種“條例”“辦法”之間相互沖突,規定各不相同,混亂現象屢見不鮮,嚴重缺乏統一性。物流行業從業者不僅難以查詢到有價值的信息,還極易用錯規定,從而浪費時間和精力。現代物流不僅僅局限在傳統運輸領域,儲存、運輸、裝卸、包裝、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是現代物流的七大環節,由于每個環節的發展狀況、完善程度不同,所以市場準入的標準也各不相同,但就目前的法律法規來看,其規定雜亂且無序[3]。
2.3 ? ?監管缺位,法律約束不足
物流行業涉及面非常廣泛,僅傳統運輸環節就涉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郵政管理部門、民用航空部門等多個部門,更不必說現代物流的其他環節。就鐵路運輸而言,國家鐵路部門將執行權下放給各省市鐵路部門,各省市再對自身的執行權進行下放,在層層下放的過程中,執行標準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打折”現象。同時,我國鐵路領域是壟斷領域,鐵路部門作為被監督主體的同時又是監督主體,雙重身份下勢必會滋生監管不力現象。同時,當各部門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沖突時,可能會出現政府部門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選擇不顧國家利益的情況[4]。此外,運輸環節只是現代物流七大環節之一,不同環節對應的市場準入標準各不相同,這也增加了監管難度,導致監管可操作性處在較低水平。例如我國內河航運采用“審批制”的監管模式,而海運則采用“登記制”,兩種不同的登記方式帶來了完全不同的發展趨勢,相比“登記制”的簡單便捷,“審批制”則更加復雜繁瑣,所消耗的時間、人力也更多,這嚴重阻礙了內河航運的高速發展。
2.4 ? ?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偏低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是生產力的創造者,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查閱我國現有法律發現,關于物流從業人員的法律較少,主要涉及傳統運輸行業,例如《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2022修正)》《危險貨物水路運輸從業人員考核和從業資格管理規定(2021修正)》等,滯后的人員準入規定顯然不能滿足現代物流市場的發展。
3 ? ?物流市場準入制度的規制路徑
我國物流市場準入制度當前存在的問題,不利于建設更加現代化的物流行業。因此,構建一個科學完備的物流市場準入法律制度對于實現“十四五”規劃中對現代物流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標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1 ? ?完善物流市場法律制度
目前,我國處理物流法律關系時大多援引《民法典》中合同編的內容,這種做法在理論界一直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物流法律關系隸屬于民法,因此援引《民法典》并無不妥;也有學者認為物流法律關系應劃分到商事法律關系中,所以應該參考商法;另有學者認為物流法律關系有不同于民商法的調整對象,其中雖有與民法、商法重疊的部分,但也有超越它們范圍的部分,應單獨立法。本文贊同第三種主張,因為物流行業具有極強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它是由各個獨立的環節相互配合而成的完整產業鏈。
我國物流市場的立法模式可以參考《民法典》,在總則部分規定物流法律的基本原則、市場準入規定等,可以將現有的傳統運輸領域法律以及物流其他環節分為不同編列入分則中。
針對危險物品物流企業準入,可以通過技術、資本、政策、監管等手段來提高其門檻,調整危險物品物流產業結構,對不同危險物品物流企業進行分類管理、分類檢查。管理和監管方式應通過立法加以規定。在立法中,對于危險貨物一定要將安全性放在首位,注重效率是其次。
3.2 ? ?統一物流市場準入法律體系,提高立法層次
物流市場環節眾多,各環節又可具體分為諸多模塊、環節,各模塊之間發展參差不齊,給實踐操作帶來了嚴重的不便。因此,我國應該加快對物流倉儲、配送、包裝、信息處理等環節的立法,并且單行法必須建立在基本法的基礎之上,基本法解決物流行業普遍的問題,單行法解決具體領域的特別問題,在執行過程中要加強單行法與基本法的協同。
立法模式一般可以分為分散立法和統一立法兩種。目前我國物流市場立法采用的是分散立法模式,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可以利用已經制定好的法律法規,從而規避重新立法帶來的不可預估的風險。但分散立法的壞處也顯而易見,就是法律之間缺乏統一性和連貫性。因此,現階段,我國應完善單行法的建設并逐漸采用統一立法模式。
通過查閱得知,我國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頒布的與物流法律法規相關的文件多達上萬部,其中大多數由地方部委規定,但這些規定的效力層級低下。對于物流市場,應主要由國家或國務院作出規定,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立法質量和權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止法出多門,不僅有利于杜絕地方保護現象,對于更好地統籌協調物流市場也有助益。
3.3 ? ?完善物流市場準入監管
為提高物流行業的競爭力,需對監管方式進行革新。應從對物流行業簡單的監管,發展到從經濟、社會效益、技術革新等方面進行全面監督。應建立相應的監督規范體系,以確保物流行業效率的整體提升。首先,在監管機構的設置上,可在具有監管職責的各部門基礎上設立一個國家物流委員會進行統籌管理,以便更好地從整體上把握監管工作。其次,在監管權責的劃分上,要明確各部門的權利和責任,利用政府監管來彌補市場自我調節的缺陷。從實際出發,劃分中央與地方、各分管部門的職責,改變“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現象。最后,所有的監管不應該都交給政府,物流行業協會、組織也要起到重要的監管作用。行業協會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它的優勢不言自明,在物流企業業務經營資質認證和定期跟蹤檢查、物流技術標準的制定以及物流從業人員的資質認可等方面,物流行業協會既能為政府制定和完善相應的規則提供合理化建議,又能有效監督政府的準入規制程序。
3.4 ? ?加強物流人才隊伍建設
當前,物流從業人員總是給人以非專業化、低端化的印象。但通過對國外發達國家物流業的發展研究發現,物流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其實很高,要求其具備一定程度的物流知識水平和實際經驗。我國雖然設有物流師職業資格證書,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物流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技能性程度都達不到理想要求。因此,我國必須多層次、多方面地發展物流教育和培訓,利用好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優勢。此外,還需統一制定物流從業人員的資格認定機制,明確認定主體、認定條件、流程和評價體系,并定期對從業人員的資格進行審查和重新評定。另外,物流行業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還要大力推進“校企合作”,讓學生能夠將學校里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到實踐操作中,從而實現雙贏。
4 ? ?結 ? ?論
現代物流的作用不僅對內要更好地連接生產和消費,支撐起國內大循環,對外也要妥善應對各種國際變化,保障國際經貿合作。同時,建設現代化的產業體系也對現代物流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行業想要全面革新,就要在物流市場準入規定上進行改革。本文對我國物流市場準入現存的規定進行了整體把握,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歸納匯總,從而總結出其存在法律不健全、規定效力層級過低、監管不力和人才匱乏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從國家層面、制度層面、機構設立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議。只有準入制度不斷完善,物流市場才會更加適應我國的發展現狀和發展需求,才能更快更優地完成“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 裴璐.物流業市場準入制度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4.
[2] 高泉.論我國物流市場準入法律制度的完善[J].中國流通經濟,2011,25(3):109-113.
[3] 馮艷,郭莉.我國物流市場準入法律制度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物流技術,2015,34(9):67-69,74.
[4] 劉伯超.我國物流市場準入法律制度研究[J].物流技術,2014,33(21):5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