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鹽城工學院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合作研究揭示了近江牡蠣幼體發育對微塑料和海水酸化雙重脅迫的響應、厚殼貽貝能量代謝對微塑料和海水酸化雙重脅迫的響應以及厚殼貽貝能量代謝對微塑料和低鹽雙重脅迫的響應。相關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Aquaculture以及EnvironmentalPollution上。
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海水貝類受到數種環境因子威脅。近年來,微塑料污染對水產養殖生物的影響廣受關注,在近岸海水貝類養殖區普遍存在顆粒小于5 mm的微塑料污染物。
該研究揭示了貝類對微塑料和海水酸化的生理應答領機制,主要發現有:近江牡蠣幼體短期暴露在微塑料環境中,畸形率提高而未產生應激反應;厚殼貽貝生長凈能受到微塑料和鹽度的交互影響,但海水酸化和微塑料對厚殼貽貝的生長凈能無交互影響;海水貝類對微塑料具有主動過濾能力,其實際攝入量與環境濃度無明顯相關關系。
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為進一步研究微塑料污染物對貝類的影響奠定了夯實基礎。
(來源:東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