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思梅 舒建鋒 胡單晶 王武
摘 要 為篩選出豐產性、適應性和抗逆性好且適合在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種植的水稻品種,于2022年選取21個水稻品種進行篩選試驗。結果表明:參試的21個水稻品種均能安全成熟,其中泰優808、錦城優808、三優2號、M兩優152及隆兩優1308共5個水稻品種的667 m2產量在740 kg以上,泰優808產量最高,667 m2產量達794.45 kg,比川優7021(對照)增產14.35%;泰優808、錦城優808、三優2號、M兩優152、隆兩優1308、野香優豐占、泰優390、旌優312、川優7021(CK)、J香優168、貴紅1號、內6優6368、和兩優晶絲及香兩優貴福占水稻品種在千粒重、結實率和產量等方面具有較大品種優勢,適宜在安龍縣試驗區及與試驗區生態條件類似的地區示范推廣;泰優808和錦城優808可作為安龍縣主要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三優2號建議在安龍縣高海拔區進一步示范推廣。
關鍵詞 水稻;新品種;性狀;產量;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9.013
安龍縣位于貴州省西南部、珠江上游南盤江北岸,水稻是當地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8 200 hm2左右。為充分挖掘水稻單產潛力,發揮良種的增產作用,加快安龍縣優質水稻推廣步伐,滿足農戶對優質水稻品種的需求,2022年在安龍縣招堤街道開展了水稻新品種篩選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安龍縣招堤街道海莊村某農戶的責任田,海拔為1 347 m,年均降水量為1 200 mm,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5.2 ℃,大泥田,前茬作物為油菜,田塊面積為1 600 m2。土壤肥力中上等、質地疏松、排灌方便。
1.2 ?供試材料
供試水稻:參試品種21個,分別為野香優豐占、野香優紅占、野香優糖絲、馨優399、野香優959、旌優312、野香優冰絲、貴紅1號、隆兩優1308、和兩優晶絲、香兩優619、J香優168、M兩優152、內6優6368、錦城優808、筑香19、香兩優貴福占、泰優808、三優2號、泰優390及川優7021(對照),種子均由貴州省農作物技術推廣總站提供。
供試肥料:復合肥[m(N)∶m(P2O5)∶m(K2O)=15∶15∶15]、氯化鉀(KCl含量不低于60%)、穩定性氮肥(N含量不低于45%)。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21個處理,即1個品種為1個處理。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共63個小區,小區面積為16.8 m2。不同品種間隔為40 cm,區間走道為50 cm。每667 m2栽植1.11萬穴,種植行距為30 cm,穴距為20 cm,每穴栽2株,小區周邊設置保護行。
1.4 ?試驗管理
采用無紡布缽苗育秧,于4月10日進行浸種處理,4月11日統一播種,播種前使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0.136%赤·吲乙·蕓薹可濕性粉劑拌種。5月26日移栽,每667 m2施復合肥50 kg+鉀肥8 kg作底肥,6月3日施1包除草劑,并施入尿素6 kg作第1次追肥,7月8日每667 m2施尿素4 kg、氯化鉀15 kg作穗肥;按安龍縣植保站安排,統一飛防3次以防治病蟲害,其他栽培管理措施與當地常規栽培相同[1]。9月20日成熟期進行理論測產,9月30日進行實割測產。
1.5 ?調查項目與方法
試驗期間記載各品種生育期,成熟時各小區采用五點取樣法取樣10株進行考種,調查株高、穗長、有效穗數、穗實粒數、結實率及千粒重等經濟性狀[2];各小區分別測產,數據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進行顯著性檢驗,比較各品種之間的產量差異[3-6]。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從表1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中三優2號的生育期最短,為162 d,內6優6368的生育期最長,為172 d,其余品種生育期在165~171 d。各品種均能安全成熟。
2.2 ?產量構成因子
21個參試品種主要經濟性狀見表2,其中有效穗數、實粒數、千粒重是水稻產量的主要構成因子。
2.2.1 ?有效穗數
各參試品種中,每667 m2有效穗數在20萬穗以上的品種有野香優糖絲、和兩優晶絲、香兩優貴福占及泰優390,其中:泰優390的有效穗數達23.45萬穗,居第1位;有效穗數最少的是川優7021,僅為14.67萬穗。
2.2.2 ?穗實粒數
各參試品種中,每穗實粒數在160粒以上的品種有野香優豐占、旌優312、錦城優808、泰優808及三優2號,其中:三優2號每穗實粒數最多,為228.0粒;香兩優貴福占每穗實粒數最低,僅為110.9粒。
2.2.3 ?千粒重
參試品種中,千粒重在30 g以上的品種有J香優168、內6優6368和香兩優貴福占,其中J香優168千粒重最高(31.3 g),三優2號千粒重最低(21.2 g)。
2.3 ?經濟性狀
參試品種中,野香優冰絲株高最高(120.4 cm),香兩優619株高最矮(93.9 cm),其余品種在95.1~116.5 cm。馨優399的穗長最長,為25.9 cm,
三優2號的穗長最短,僅為17.3 cm。
2.4 ?產量分析
由表3可知,泰優808、錦城優808、三優2號、M兩優152、隆兩優1308、野香優豐占、泰優390及旌優312每667 m2產量均比川優7021(對照)高,其中泰優808最高,667 m2產量達794.45 kg,比川優7021(對照)增產14.35%;剩余12個品種667 m2產量比川優7021(對照)產量低,其中野香優紅占產量最低,667 m2產量僅為560.89 kg,比對照減產19.27%。
新復極差測驗分析表明,在5%水平上,泰優808產量最高,與錦城優808、三優2號、M兩優152、隆兩優1308、野香優豐占、泰優390及旌優312無顯著差異,與剩余參試品種差異顯著;在1%水平上,泰優808與筑香19、香兩優619、野香優959、野香優冰絲、野香優糖絲及野香優紅占差異極顯著。經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測驗(見表4),各參試品種重復間差異不顯著(F=1.27<F0.05=3.23),處理間差異極顯著(F=5.48>F0.01=2.37),表明試驗的田間布置合理,試驗差異來源于品種間。
3 ?小結
通過對21個參試優質水稻品種在生育期、經濟性狀和產量等方面的調查及統計,結果表明,在每
667 m2栽培1.11萬穴和相同施肥管理條件下,泰優808、錦城優808、三優2號、M兩優152及隆兩優1308產量較高,667 m2產量均在740 kg以上;三優2號的生育期最短,為162 d,內6優6368的生育期較其他品種晚5~7 d,其他品種基本一致。通過田間實際測產,泰優808產量最高,667 m2產量達到794.45 kg,比川優7021(對照)增產14.35%;其次為錦城優808,667 m2產量為769.61 kg,較川優7021(對照)增產10.78%;排名第3位為三優2號,667 m2產量為767.40 kg,比川優7021(對照)增產10.46%;野香優紅占產量最低,667 m2產量僅為560.89 kg,比川優7021(對照)減產19.27%。
表3中參試的前14個品種在千粒重、結實率和產量等方面具有較高品種優勢,除馨優399、筑香19、香兩優619、野香優959、野香優冰絲、野香優糖絲及野香優紅占等還需在安龍縣進一步試驗、示范外,其余14個品種均適宜在與安龍縣試驗區生態條件類似的地區示范推廣。從產量和綜合表現來看,泰優808和錦城優808穗大粒多,結實率較高,豐產性較高,適應性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建議在生產上擴大試驗,研究配套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將其作為安龍縣主要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其余品種可作為搭配品種進行種植;三優2號比川優7021(對照)每667 m2增產72.67 kg,增產較為顯著,但其生育期短,建議在安龍縣高海拔區進一步示范推廣。
參考文獻:
[1] 繆星鳳,李定超,鄧偉,等.安龍縣優質稻新品種對比試驗[J].農技服務,2017,34(5):27-28.
[2] 胡朝鳳,成榮芳,付榮華.黔北地區高產優質雜交水稻品種篩選[J].種子,2014,33(4):104-106.
[3] 蓋鈞鎰.試驗統計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4] 馬信飛,張太俊,趙吉春,等.十七個水稻品種比較試驗[J].農村實用技術,2021(1):65-67.
[5] 周曉芳.水稻品種比較試驗方差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6(2):52-53.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