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
本報訊 5月13日,由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美術學院、成都市美術館、重慶市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科技藝術聯合教學與創(chuàng)作成果展“無界漂移——跨域連接、方法生長與數字生活”在成都市美術館正式開展。
展覽作為“未來之鏡:科學+藝術”——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美術學院教學實踐項目、2022年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學科建設項目,是四川美術學院與電子科技大學“藝術與科技”跨界合作第三年的成果展現。展覽試圖塑造一種面向未來的科技藝術范兒,一種想象潛能、創(chuàng)造方法與生活鏡像。科學家和藝術家共同思考和想象,建構科技化的“詩意棲居”。
繼第一屆“破壁”、第二屆“超驗植入”之后,隨著科技與藝術的進一步融合,一種打破界限后的新形態(tài)逐漸成型。這種形態(tài)可描述為“無界漂移”。無界代表著科技與藝術從二元互鑒到超維再生。“漂移”既是計算機科學的術語,又指向解域與游牧后的創(chuàng)造力四溢。具體而言,“無界漂移”的科技藝術新形態(tài)呈現于空間、方法與語境三個維度。作為帶有聯合教學性質的項目,在“創(chuàng)作”的帶動下,旨在引導學生共同反思當下科技與社會、科技與人文、科技與哲學等諸多跨學科命題,洞察科技范式得以生成與運用的社會語境,培育有技術、有情懷、有判斷力的知識分子,而不僅僅是某領域的技藝人才。據悉,展覽將持續(xù)至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