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月辰
(基準方中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在現階段我國高校建筑設計中, 因為高校建筑在應用中面臨著較高要求, 為了更好優化設計方案,設計人員應該注重靈活運用各類要素和設計方法,由此解決原有高校建筑設計存在的明顯問題和缺陷。高校建筑設計中融入運用地域文化是比較重要的手段, 地域文化的運用可以促使高校建筑體現出更強的特色, 解決現階段高校建筑千篇一律的問題, 同時還能夠便于傳承和發揚地域文化, 應該引起高校建筑設計人員高度重視。 為了更好優化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的應用效果, 設計人員除了要掌握可供選用的各類地域文化, 往往還需要重點關注地域文化的應用原則和方法, 相關研究極為必要。
高校建筑作為高校教育教學體系中不容忽視的關鍵構成要素, 不僅僅是簡單的為高校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場所, 往往還應該發揮出其它功能價值, 如此也就導致高校建筑面臨較高的設計構建要求。 但是從現階段高校建筑的應用效果來看, 往往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千篇一律問題, 全國絕大部分高校的建筑趨于一致, 均為標準的立方體結構, 且在色彩選用以及造型方面也大致相同, 缺乏自身獨有特色。為了有效解決該方面問題, 促使各個高校建筑不是特別雷同, 高校建筑設計人員應該注重借助于多種元素予以豐富, 其中地域文化就是比較重要的特殊元素, 設計人員可以利用地域文化因素進行高校建筑的設計優化, 促使其能夠明顯有別于其它地區的高校建筑, 以此更好形成自身獨有特色[1]。
在高校建筑設計中應用地域文化時, 往往還可以發揮出較為理想的地域文化傳承作用, 有助于實現地域文化的延續, 解決現階段我國地域文化嚴重遺失問題, 促使地域文化能夠持續得以發揚和應用。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不僅僅是簡單表現出地方特色, 往往包含著大量有價值的因素, 比如當地民俗、 生活習慣以及傳統文化等, 均是我國比較重要的文化寶藏, 值得傳承和發揚。 但是因為現階段地域文化的受重視程度正在不斷降低, 導致很多地區的寶貴地域文化遺失, 應該注重采取多個路徑和方式予以優化處理。 建筑物作為傳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 必然也就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以便促使地域文化可以較好融入建筑工程項目, 由此形成理想的傳承效果。 高校建筑作為維持高校教育教學以及管理活動開展的重要部分, 接觸的人員相對較多,如果能夠在高校建筑中融入運用地域文化, 必然也就可以更好發揮出理想的傳承效果, 有助于促使地域文化被廣泛宣傳和發揚, 解決地域文化遺失問題。
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有效融入運用后, 不僅僅可以較好作用于地域文化以及高校建筑, 往往還可以在高校學生層面發揮積極作用, 有助于更好完善高校育人體系, 促使高校育人效果得以提升。在現階段高校教育教學工作開展中, 育人要求不斷提升, 為了更好實現高校學生的全方位育人, 除了依托傳統的教育教學體系, 往往還需要重點從高校環境和氛圍入手, 以便營造出較為理想的高校育人條件, 促使學生時時刻刻受到正向熏陶, 最終達到更為理想的育人成效。 因為當前高校學生受到了多元文化沖擊, 一些學生會出現消極思想和不健康理念, 如此也就需要從多個層面入手予以糾正, 對于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建筑作為學生日常接觸的重要因素, 為了更好發揮其育人職能,必然也就需要對其進行優化設計, 以便促使其可以對學生形成有序熏陶和滲透影響。 在高校建筑設計中融入運用地域文化就可以在該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借助于地域文化中有價值的積極因素, 可以更好實現對于高校學生的積極影響, 由此更好優化育人效果, 應該引起高校建筑設計人員重視[2]。
在高校建筑設計中應用地域文化時, 設計人員應該首先遵循地域性原則, 以便促使高校建筑設計所用要素具備典型的地域特色, 由此更好發揮出理想的應用價值。 為了更好促使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運用可以具備較強的地域性特色, 設計人員應該首先注重做好當地地域文化的調查分析工作,全方位了解當地居民的民俗風情以及生活習慣, 同時了解當地比較有名的歷史典故以及文化內涵, 由此更好在高校建筑設計中予以融入運用, 確保其可以體現出較強的特殊性, 能夠準確代表當地文化,進而才能夠在應用中發揮應有作用價值。 當然, 在高校建筑設計中應用地域文化時, 為了促使其地域性原則得到更好凸顯, 高校建筑設計人員不僅僅需要從自身入手, 根據自身調查分析結果, 選擇相應地域文化, 往往還需要從大眾視角出發, 確保高校建筑設計方案中應用的地域文化, 能夠被大眾認為具備典型的地域特色, 可以表現出較為突出的代表性, 避免和任何其它地區所選元素出現雷同問題[3]。
高校建筑設計中應用地域文化時, 設計人員還需要重點關注美觀性原則, 以便促使地域文化的應用可以發揮出較強的高校建筑美化效果, 避免在美觀性方面產生不利影響。 基于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應用需要表現的美觀性原則進行分析, 設計人員應該注重具備較高的審美水平, 能夠對于地域文化應用于高校建筑后的視覺表現效果進行準確評估,進而從中選擇出可以明顯美化高校建筑的地域文化,對于一些明顯不符合大眾審美的地域文化因素予以及時替換處理, 由此更好發揮出地域文化的應用價值。 為了更好促使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的應用可以表現出較強的美化作用, 設計人員應該著眼于高校建筑的整體以及各個局部進行綜合分析, 探討如何運用地域文化予以美化, 由此更好發揮出理想作用, 促使高校建筑設計方案更為美觀, 且有別于傳統一般高校建筑物[4]。
在高校建筑設計中應用地域文化時, 設計人員還應該重點遵循協調性原則, 以便促使地域文化的應用較為適宜合理, 能夠和高校建筑各個要素形成有效協調, 避免出現較為嚴重的矛盾或者是沖突問題。 對于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應用的協調性要求進行分析, 設計人員應該首先注重分析評估地域文化應用效果, 對于可能因為地域文化應用不當帶來的問題予以明確, 避免在地域文化的應用中出現顧此失彼的問題。 比如在高校建筑設計中運用地域文化來凸顯其美觀性效果時, 設計人員就需要同步考慮其是否會影響高校建筑的實用功能, 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關鍵的系統運行效果, 更是需要引起設計人員重視, 避免該方面地域文化的應用不協調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 地域文化在高校建筑設計中的協調性要求, 還需要設計人員密切結合高校建筑的定位, 促使地域文化的應用價值得以更好呈現。 比如高校建筑設計人員在選擇地域文化元素時, 應該積極關注地域文化和高校建筑特殊性的契合度, 促使所選地域文化能夠具備較強的育人作用, 避免應用一些存在明顯封建迷信或者是消極因素的地域文化, 最終更好提升地域文化和高校建筑的協調性。
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運用首先應該從整體布置入手, 高校建筑設計人員應該注重綜合分析如何在高校建筑的整體規劃布局中引入運用地域文化, 由此促使地域文化在應用中可以發揮出較強的整體視覺效果, 能夠從總體進行地域文化應用價值的提升, 解決原有整個高校建筑群體層面存在的單調乏味問題。 在高校建筑整體布置中應用地域文化時, 最為直接的應用方式就是將當地頗具特色的建筑群體布置形式, 直接應用到高校建筑群體布置中來, 由此更好凸顯地域特色, 解決原有相對規整的高校建筑群體布置手段。 比如在北京地區比較喜歡運用合圍院落或者是半合圍院落進行多個建筑物的有序規劃布置, 該布置方式也就可以運用到高校建筑整體布置中, 促使各個高校建筑群體能夠運用該形式予以布置, 將整個高校作為“四合院” 進行規劃, 由此體現出當地濃厚的特色, 便于更好呈現地域文化的應用價值。 另外, 在高校建筑整體布置中應用地域文化還可以有效融入一些特色文化因素,以便促使這些特色文化可以表現出更強的應用效果,尤其是在美觀性以及地域特色呈現上, 能夠有別于僅僅借鑒當地建筑布局的方式, 規劃設計工作的靈活性相對也更為突出。 比如在老子的家鄉, 高校建筑整體布置就可以借助于道教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些圖案和元素, 將高校建筑群體布置為太極陰陽圖案或者是八卦圖案等, 由此更好凸顯當地特色, 同時還能夠營造出較為理想的高校建筑間的關系, 便于更好優化高校建筑應用價值[5]。
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運用還應該高度關注于建筑物的造型, 由此促使高校中的單體建筑物也能夠有效融入運用地域文化, 進而凸顯出單個建筑物的地域文化運用效果。 為了更好優化高校建筑單體造型設計中地域文化的應用效果, 設計人員應該首先高度關注設計方案的適應性, 促使相應高校建筑能夠有效融入自身所處區域, 可以和周圍相關建筑物較為協調, 避免自身出現過于突兀的問題,以此作為融入地域文化的基本要求。 從小范圍來看,設計人員應該重點調查高校所處區域內其它所有建筑物的基本造型狀況, 尤其是對于建筑物的高寬度,設計人員更是需要進行調查分析, 以便準確掌握當地比較習慣使用的高寬比, 進而針對性設計高校建筑高寬比, 促使其可以和當地人的習慣以及傳統建筑設計方式相協調, 避免出現較為嚴重的突兀和不合理問題, 由此更好優化高校建筑形體設計效果,促使其具備典型的地域風格。 當然, 在高校建筑高寬比等參數設計時, 設計人員還需要重點考慮到高校建筑的實用功能, 確保高校建筑能夠得以充分運用, 避免內部空間出現嚴重浪費問題。 此外, 在高校建筑造型設計方面進行地域文化的優化運用, 設計人員還應該重點考慮到當地一些比較有地域特色文化要素的恰當融入, 借助于這些要素進行高校建筑單體造型設計, 以便更好凸顯其地域特色, 避免單一利用立方體設計產生的審美疲勞問題。 比如對于一些以塔文明的區域, 在高校建筑造型設計中就可以借助于塔型進行處理, 尤其是在圖書館造型設計方面, 更是可以將其布置為塔型, 由此更好凸顯地域文化應用價值, 確保其更具魅力。
高校建筑設計中應用地域文化時, 設計人員往往還需要高度關注于色彩的恰當選用, 這也是切實優化高校建筑美觀性效果的重要手段, 設計人員應該結合地域文化進行色彩的恰當選用, 由此更好促使高校建筑融入該區域, 且能夠發揮出較為理想的特色凸顯效果。 在高校建筑設計中進行色彩的優化選擇時, 設計人員應該首先調查了解當地比較受歡迎的一些顏色以及存在禁忌的顏色, 進而在高校建筑設計時做到“趨利避害”, 促使高校建筑所選色彩能夠被當地人認可。 在高校建筑色彩選擇時運用一些當地頗具代表性的突出顏色, 則必然也就可以促使其具備地域特色, 滿足地域文化應用的基本要求, 同時確保其可以較好融入所處區域, 和周圍各個構筑物相協調。 比如我國南方很多水鄉, 在建筑物色彩選用上, 大多喜歡利用青色、 灰色以及白色等淺色調, 高校建筑設計人員也就可以優先運用這些色彩進行合理布置, 促使高校建筑物能夠在整體外觀上形成理想的色彩運用效果。 此外, 高校建筑設計中為了更好優化色彩運用效果, 設計人員還應該重點考慮到不同色彩的有效搭配, 以便促使這些色彩在搭配后能夠表達出相應寓意, 可以傳達出相應地域文化內涵。 高校建筑設計人員應該注重在色彩選擇時, 密切配合造型以及圖案, 以便借助于色彩進行地域文化造型以及圖案的優化呈現。 當然,鑒于高校建筑的定位, 為了更好優化色彩選用效果,設計人員還應該盡量避免選擇過于豐富的色彩, 盡量凸顯學術氣息, 營造出理想的學習氛圍。
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的應用還需要重點從細部設計入手, 高校建筑設計人員應該注重從細部入手, 以便確保這些細部構建或者元素可以有效融入地域文化, 由此更好凸顯出地域文化的應用價值,促使地域文化可以更好融入高校建筑工程項目。 基于高校建筑中的各個細部設計工作中, 地域文化的融入運用應該體現出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設計人員應該重點從各個不同細部出發, 探討如何運用相契合的地域文化, 以便促使地域文化因素在應用后不僅僅可以增強高校建筑局部空間的美觀性, 還應該考慮到地域文化因素應用后能夠表現出來的功能價值, 由此更好優化地域文化應用效果。 比如對于高校建筑的頂部設計處理, 設計人員就可以靈活運用當地比較有特色的設計方式, 促使其能夠體現出理想的地域文化融入效果, 尤其是對于我國南方地區, 坡屋頂的運用既能夠顯示出該區域的獨有魅力, 同時還可以有效實現雨水的及時排放, 由此形成理想的實用功能, 應該引起高校建筑設計人員高度重視。 此外, 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在細部設計中的應用, 設計人員還需要重點結合高校建筑的裝飾裝修工作, 以便在裝飾裝修方案中恰當融入運用地域文化, 該方法的應用相對更為靈活多樣, 設計人員應該注重予以積極關注。 比如針對高校建筑中室內墻體中比較常用的一些裝飾圖案以及壁紙設計, 設計人員就可以恰當融入運用地域文化因素,將地域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和正向理念予以直接宣傳,以便對于學生形成有效引導。
在高校建筑設計中應用地域文化時, 設計人員往往還需要從選材入手, 以便促使相應材料的選用較為適宜合理, 既能夠滿足高校建筑實際應用需求,同時還可以較好凸顯地方特色, 由此更好優化建筑材料應用價值。 在高校建筑設計中進行材料選用時,設計人員應該盡量避免簡單運用當前較為流行的水泥、 鋼材以及混凝土材料, 積極引入運用一些頗具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 以便由此更好優化建筑材料應用效果, 促使其有別于一般高校建筑, 可以呈現出自身獨有特色。 高校建筑設計人員應該注重調查了解當地獨有或者是應用較為廣泛的一些建筑材料,進而探討這些材料是否可以有效應用到高校建筑中,確保其可以在功能性以及美觀性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比如對于我國西南地區高校建筑的設計, 設計人員在選材時就應該積極關注當地特色建筑材料的優先運用, 尤其是對于竹材的使用, 更是可以靈活運用到高校建筑中, 促使相應竹材可以有效凸顯高校建筑特色, 有別于一般高校建筑。
在高校建筑設計中運用地域文化時, 為了形成較為理想的地域文化運用效果, 設計人員應該首先注重表現出較高的地域文化運用意識, 以便促使地域文化得以被有意識地運用, 避免因為意識欠缺影響到后續高校建筑設計效果。 基于此, 高校建筑設計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地域文化應用的必要性, 對于地域文化應用到高校建筑中的作用價值予以明確,進而也就可以有意識地轉變自身設計工作, 促使高校建筑設計能夠更多的融入地域文化, 有意識地從多個角度探討如何運用地域文化, 進而也就可以從更多方面體現地域文化的應用效果, 有助于逐步解決原有高校建筑千篇一律以及過度雷同的問題。
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運用還應該注重做好咨詢調查工作, 設計人員在明確地域文化應用重要性的基礎上, 應該積極探索當地可供應用的所有地域文化元素, 如此才能夠為后續高校建筑設計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解決基本資料方面出現的制約問題。 為了更好實現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的充分準備, 設計人員應該注重切實做好咨詢以及調查工作, 以便更大程度上提升地域文化的應用效果。 比如高校建筑設計人員應該注重向當地比較有經驗的地域文化研究人員進行咨詢幫助, 由此獲取較為豐富的地域文化素材, 尤其是對于可以應用到高校建筑中的地域文化素材, 更是可以從該路徑予以獲取,由此形成理想高校建筑設計條件。 此外, 高校建筑設計人員還需要切實做好調查工作, 以便更為直觀調查了解當地現有和普遍存在的一些地域文化, 由此促使其可以被有序應用到高校建筑中, 進而更好促使高校建筑可以融入地域環境, 解決自身可能出現的明顯突兀問題。
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的運用還需要高度關注先進設計手段的靈活運用, 以便借助于較為先進的設計輔助工具, 明顯降低高校建筑設計難度的同時, 更好實現地域文化的合理運用, 保障地域文化的應用價值得以更好體現。 基于高校建筑設計中先進技術手段的運用而言, 一些可視化設計輔助手段的運用極為必要, 設計人員可以利用這些技術手段更好實現高校建筑設計方案的可視化轉變, 促使設計方案能夠更為直觀呈現, 輔助設計人員綜合評估判斷地域文化的應用效果, 對于其中存在的應用不合理問題及時糾正處理, 由此更好實現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應用價值的提升。 當然, VR技術在高校建筑設計中地域文化應用時同樣也可以發揮出積極作用, 對于地域文化應用效果的呈現更為生動,應該引起設計人員高度重視。
綜上所述, 高校建筑設計中融入運用地域文化的重要性較為突出, 為了更好優化地域文化應用價值, 設計人員應該注重明確地域文化的應用原則和要求, 進而從高校建筑設計的各個任務以及構成要素出發, 促使地域文化的選擇以及運用較為適宜合理, 避免地域文化選用出現偏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