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雄
河洛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錨定特定歷史時期內地域文明發展方向,全方位探究河洛文化起源與演變歷史,勾勒其文化發展脈絡框架,是尋找中華文明之根、華夏精神之魂的創新舉措,具有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的作用。當下,河洛地區應立足國際視野與全局視野,重新審視河洛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創新傳播路徑,以時代精神盤活河洛文化生命力,展示與守護好先輩留存的寶貴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與弘揚河洛文化的精神內涵,為推進河洛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別樣的光彩貢獻力量。
■ 河洛文化的內涵
華夏文明之根
河洛文化產生于黃河、洛河匯流處,以河南洛陽地區為中心點,輻射周圍其他地域,是古代勞動人民群眾所創造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集合體。洛陽是5000年華夏文明史的濫觴之地,興起于此地的河洛文化還啟蒙與推動了其他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比如華胥文化、炎黃文化等。上述文化又共同構成燦爛輝煌且經久不衰的黃河文化。從傳統文化起源角度出發,華夏文明的源頭是“河圖”“洛書”。古代六經之首《周易》上曾記載“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的相關內容,表明古代先賢的超凡智慧被收錄于河洛文化之中。除此之外,《史記》《詩經》《老子》等國學經典均與洛陽有著“不解之緣”。
衍生出眾多文化
自古以來,黃河流域孕育出河洛文化、齊魯文化、河湟文化等眾多地域文化。其中,河洛文化深植于洛陽地區肥沃的文明土壤,成長得越發枝繁葉茂,史前考古文化、奴隸制文化、五大學說流派、古代科技發明等都可以從河洛文化中尋找到其內涵及傳播途徑。以制度文化為例,由于河洛地區長期屬于奴隸制、封建制國家的領土,所以古代國家制度文化基本發軔、發展、完成于此地。其中最為標志性的事件是社會制度的變革,也就是確立與廢除奴隸制度,并重新設立封建制度。可以說,基于河洛文化這棵大樹結出累累碩果,其在歷朝歷代傳承延續并融合發展,反過來不斷反哺中華文明之源河洛文化,最終匯成涵蓋教育、科技、哲學、制度等各個層面的集合文化。
中華精神的載體
從本質上來說,河洛文化屬于地域文化,但其與齊魯文化、晉文化、秦文化等其他地域文化不同,屬于傳統文化的母文化、根文化,具有兼容性、正統性與開放性等特征。縱觀河洛文化的發展譜系,發現其為后世提供了諸多可供借鑒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與文學佳作,體現出厚德載物、兼收并蓄、恢宏大氣等寶貴的精神氣質。這些精神氣質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與基因深處,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如今,為人民服務的社會觀念、知行合一的哲學觀念、永不言棄的人生觀念均是河洛文化思想的生動詮釋。基于河洛文化而產生的中華精神歷經千年依然閃耀著燦爛的光輝。因此,梳理與挖掘河洛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有助于喚醒國人關于民族精神的集體記憶,堅定其文化自信、自強,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探究河洛文化的現實意義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古代人民的精神風貌、生活方式、審美情趣。以河洛文化為代表,其通常以豫劇形式展現人們的精神風貌,如在《目連救母》的雜劇劇目中,演唱文本傳遞出孩子必須孝順長輩的傳統孝道思想,這與儒家所遵從的“忠孝禮義廉”思想不謀而合。網絡時代給予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從古老的典籍、冰冷的器物中走出來,面向億萬大眾展現自身藝術魅力的機會。隨著微博、微信、抖音等新興媒體平臺的迅速興起與廣泛傳播,河洛文化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以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傳遞給億萬網絡用戶,讓傳統儒家思想在無限空間范圍內廣泛傳播,并在人們心中種下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等傳統美德的種子,為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帶動地區文旅產業發展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文化與經濟之間息息相關。一方面,文化繁榮發展可以為經濟騰飛注入思想靈魂,甚至形成完備的文化產業鏈條直接促進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另一方面,經濟富裕也可以為多元文化興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以河洛文化為例,當地政府如掌握好文化保護與開發的力度,平衡好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關系,加快構建文旅產業全鏈條,有助于顯著提升本地區經濟收入。隨著當下文旅產業的持續火爆,當地可以考慮借助河洛文化悠久且深厚的文化內涵,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網紅城市”。與千篇一律的古鎮、網紅打卡地等旅游景點不同,其擁有源遠流長的河洛文化基因加持,在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參觀的同時,利用獨特的地域文化魅力感染人們,讓旅客開啟一場難忘的華夏文明尋根之旅。由河洛文化加持而形成的旅游勝地,讓旅游不再成為“一次性消費品”,而是變成令人魂牽夢繞的“文化必需品”。
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合作
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如今,傳播好中國聲音、講述好中國故事成為時代課題。河洛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成為國家對外傳播的優質素材。于傳播者,考慮國外用戶的思維方式與觀賞習慣,思忖河洛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途徑是當務之急,有利于讓其對中華文化產生共鳴與興趣,從而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于社會,形成保護與開發河洛文化的社會風氣,引導資本力量參與河洛文化產業化發展項目,有利于深度挖掘其人文價值并拓展其商業價值,為開展國際文化交流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基礎;于國家,分類制定地域文化長遠發展規劃,并嚴格落實地域文化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有利于為國際文化傳播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簡言之,只有傳播者、政府、社會等市場主體形成合力,才能促進河洛文化更好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打造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品牌。
■ 河洛文化的傳播現狀
傳播載體類型豐富,有待提升影響力
河洛文化需要借助特定的傳播載體,才能發揮塑造個人思想、影響社會風氣、制定規章制度的積極作用。數千年來,河洛文化的傳播載體形態發生多樣變化,衍生出多種藝術種類。如極具地方特色且制作工藝精良的民間手工藝品:泥塑、唐三彩、宮燈、草編、面塑等;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折子戲、獅舞表演、大鼓表演等。除此之外,河洛文化的傳播載體形態還包括學術研討會,其主要在河南鄭州、洛陽等城市舉辦,會議主題圍繞“河洛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而展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現階段這些傳播載體雖然種類豐富,但是存在社會影響力較弱的現實問題。河洛文化想要在新時代煥發出別樣的光彩,亟須通過新興的傳播技術與新穎的表現形式,展示民間手工藝品、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學術研討會等傳播載體的藝術魅力,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了解河洛文化、喜愛河洛文化、研究河洛文化,大力推動河洛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復興浪潮中拔得頭籌。
文化產業門類齊全,有待豐富產業鏈
網絡時代,地域文化朝著產業化方向發展是大勢所趨,有助于利用規模效應打響地域文化知名度;有利于盤活地域文化經濟價值;有利于更好地傳承與弘揚地域文化。近年來,河洛文化正在積極探索產業化、數字化發展道路。從文化產業門類角度來看,其呈現出種類豐富的基本特征,具體表現為一年一度舉辦的河南洛陽牡丹花展、“禪宗少林”大型文化演出、洛陽工藝展品等,河洛文化的價值內涵豐富與開發力度較強,但是想要促進網絡傳播更加成熟,需要進一步完善河洛文化產業鏈條。目前,構建文化產業全鏈條的前提條件是對河洛文化內涵進行深度挖掘,進而打造一系列文化精品,從眾多文化產品中脫穎而出。相關部門應該基于龍門石窟、洛陽水席等經典的河洛文化元素,邀請專業設計師對河洛文化進行創意設計,創造充滿體驗感、科技感的河洛文化精品。
學術研究成果頗多,有待多渠道普及
自改革開放以來,河洛文化因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一大批專家學者紛至沓來展開多領域、深層次的學術研究。經過多年實地考察與潛心研究,文化市場上涌現出豐碩的研究成果,譬如“河洛文化大典”“洛陽歷史上的三大碑林”“道教與河洛”等,內容涵蓋宗教、經濟、哲學、文物、教育等多個方面。基于河洛文化而產生的豐碩研究成果得益于古都洛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滋養,這些享譽國內外的河洛文化成果需要通過合適的傳播渠道展現給世人,喚醒廣大民眾關于河洛文化的集體記憶。具體而言,需要根據河洛文化傳播載體形態的自身特色,挑選最恰當的傳播渠道,實現觸及億萬級用戶群體的目標,真正促使河洛文化活起來、火起來。例如,可以將河洛文化的精神內涵以動漫、游戲等形式加以演繹,并在以Z世代且偏愛亞文化為主要特征的用戶群體平臺——嗶哩嗶哩上進行發布與傳播,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河洛文化傳播的創新路徑
借助視覺傳播形式,巧妙呈現河洛文化內容
相較于口頭傳播與文字傳播,利用視覺傳播河洛文化內容具有以下優勢:精準復刻河洛文化的細枝末節,有效傳達河洛文化的精神內涵,完美留存河洛文化的脈絡譜系。視覺傳播憑借其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借助電視劇、電影、紀錄片等視頻形式,展現關于河洛文化精神內涵的動態畫面,給觀看者留下深刻印象。截至目前,市場上關于河洛文化的紀錄片、微電影數量較少。但是,可以借鑒其他地域文化利用視覺傳播形式取得成功的經驗,學習地域文化傳播基本路徑并在此基礎上融合創新。于北京故宮拍攝的《如果國寶會說話》紀錄片,制作精良且時長短小,宣傳語言生動且新潮,一經發布便吸引無數人眼球,尤其深受年輕群體的喜愛和歡迎。河洛文化也可以利用紀錄片的形式,將鼓樂、折子戲、泥塑等元素融進演出場景,展現古都洛陽的文化概貌,讓觀眾在紀錄片中穿越古今、身臨其境地感受河洛文化的視覺魅力。
利用新興媒體優勢,多元平臺傳播河洛文化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河洛文化傳播需要重新架構底層邏輯,運用互聯網技術與時俱進。換句話說,其應該利用新興媒體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形式多樣的優勢,在西瓜、抖音、微信等多個平臺發布與河洛文化相關的內容,將地域文化傳播至年齡不同、職業迥異的圈層群體,讓更多的人主動了解、愿意學習、自覺弘揚河洛文化。具體而言,構建河洛文化傳播矩陣是有效宣傳途徑之一。設立傳播與弘揚河洛文化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平臺、微博賬號,邀請全國對河洛文化感興趣的研究者踴躍投稿,既能解決平臺內容創作力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推動河洛文化的研究課題進展。
確定產業開發門類,健全文化產業開發體系
產業化發展是任何一種文化實現廣泛傳播的有效途徑之一。河洛文化產業化發展需要在周易文化、河圖洛書等眾多開發門類中確定努力方向,并在此基礎上對其文化資源展開詳細全面梳理。同時對選定門類進行價值評估與創意設計,編寫河洛文化產業開發項目策劃書。河洛文化產業涉及動漫創作、影視投放、工藝品展示等方面。為顯著提升河洛文化的知名度,企業需要利用大數據、VR、AR等新興信息技術,重現古都洛陽繁榮景象,將其打造成為集研究學習、文學創作、美食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打卡地”,彰顯河洛文化悠久歷史,巧妙展示河洛文化魅力。未來,河洛地區可以把“絲綢之路東方起點”洛陽視作核心,將周邊地區及其文化產業樣態納入其中,構建重點明晰、內容豐富、層次分明的河洛文化產業開發體系。
(作者單位? 西安培華學院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