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青
本書聚焦新時代人大代表的履職規范,展現了優秀人大代表的精神面貌,是引領新時代怎樣當好人大代表的實用圖書。手捧此書,如獲珍寶,我反復研讀,徜徉其間。靜心品味,仿佛受到一種“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心靈洗滌。
陳慶立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工作30 多年,直接服務人大代表近20年,始終推崇調研,筆耕不輟,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把調研見聞、案例和情感凝聚在一起,利用業余時間編著本書,講述了人大代表精彩紛呈的履職故事。本書展示的是代表履職的時代風采,鋪展的是基層人大代表躬身篤行、為民服務的壯麗篇章。人大代表為民發聲、為民履職,是一份應盡的職責,是一份崇高的使命,而從履職事跡中發掘基層人大代表“本職”“履職”的閃光點更是塑造靈魂的偉大事業!
怎樣才能當好人大代表,是人大代表十分關注的話題。人大代表一屆任期五年,往往“干到”順手了,一屆的履職時間也要結束了,這是很多人大代表的遺憾。為了彌補這份缺憾,陳慶立精心編著這本書,飽含了他對人大工作的深厚情感和使命擔當。
本書精彩地再現40 位履職優秀的人大代表的真實故事,他們多數為全國人大代表,也有部分省、市人大代表。有連任四屆代表、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的曾憲梓,有連任過六屆代表的醫務工作者姜健,有送醫下鄉的北京市人大代表王金輝,有全國著名的養蜂專家宋心仿,有帶領群眾奔小康的村黨支部書記章聯生、王全、王銀香,有致力于教育事業,匠心育桃李、丹心鑄師魂的教育工作者周洪宇、劉佩瓊、李桂青,有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的耿福能、黃本揚,還有獻身郵政事業的何健忠,堅守寶島37年的謝堅,農民工代表胡小燕、黃美媚……
本書深度解讀人大代表在當選前后的奮斗與堅守,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闡述人大代表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為祖國的宏偉藍圖增磚添瓦,向全社會展現祖國大地上各行各業代表的絢麗光芒;他們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自己肩負的那份責任和擔當。
本書中有關于我本人的履職故事《拾擷歲月浪花逐浪不負韶華》。我從當選代表前只關心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學校的事,到現在更多地開始關注全市乃至全國的教育事業以及更多的困難群眾、弱勢群體,逐漸成長為一名真正為群眾察實情、辦實事,為黨和政府建良言、獻實策的人大代表。
作為新時代人大代表,我要學好用好本書,向履職優秀的代表看齊,學習借鑒他們的好經驗,讓自己的履職過程更精彩,用實際行動擦亮“人大代表為人民”金字招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進履職新征程。(
《我眼中的人大代表》,陳慶立編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本書聚集了40 位履職優秀的人大代表的故事,客觀真實地展示了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為更好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豐富內涵,提供了一把便捷的“金鑰匙”。

《中國促進國際法治報告(2022)》
肖永平 馮潔菡 主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本書主要由總報告、國家實踐篇和理論貢獻篇三個部分共10 篇報告組成,系統展示了中國對促進國際法治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有助于世界各國和社會各界客觀認識和評價中國促進國際法治發展的事實。

《如何寫好調查研究報告》
余愛民 張力丹 著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2023年5月版
全書以調查研究報告為抓手,理論聯系實際,語言通俗易懂,輔以多篇調研報告范文佳作及專業點評,直擊調研報告寫作中的痛點難點問題。全書內容“有特色”“有干貨”“有鮮味”“有實效”,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實用性。

《中國新經濟:創新與規則》
吳小亮 王 靜等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3年5月版
本書將社交媒體、算法、個人信息保護、在線教育、網約車、無人駕駛、生物科技、短視頻、共享經濟、在線旅游這十種新經濟形態在發展中與規則的沖突按照時間線展現出來,其中穿插對重大事件的分析,生動講解其來龍去脈。

《變動的傳統: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新論》
陳侃理 主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年5月版
傳統的延續和發展依賴歷史記憶,并在記憶中不斷重構。本書力求躍出藩籬,融合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科技史、宗教史、史學史的視野,重新觀察、論述與中國古代政治相關的種種慣習、心態及其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