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山



摘 要:如今我國的經濟正在迅速地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十分顯著的提升,在這一背景下,果農下大力氣,種植好時令性的水果,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實際生活需求。草莓本身是一種時令性較強的水果,由于其十分可口,因此非常受人們的喜愛。現在很流行采摘式體驗式旅游觀光,于是越來越多的農戶選擇大棚栽種草莓,這樣既可以種植銷售也能方便游人觀光。基于此,針對大棚草莓高產高效種植的有關內容進行了簡單闡述。
關鍵詞:大棚草莓;高產高效;種植技術;關鍵技術
草莓的營養十分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種植草莓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我國農民的經濟收入。我國北方由于氣候較為寒冷,因此在對草莓進行種植的時候,往往會使用大棚。大棚草莓的鮮果上市時間會比較早,且供應期更久,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1 科學選地與選種
1.1 選地與整地
草莓在生產的過程中,對于陽光、肥料以及水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在對草莓的種植地點進行選擇的時候,一般還需要對地勢、地形以及陽光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考量,要選擇地勢相對較高,且地形比較平緩的地區,同時還需要保證該地區的光照充足,土壤具有較為良好的透氣性。一般來說,以弱酸性土壤或者是中性土壤最為適宜。在種植草莓之前,可以種植豆類或者是瓜類植物,如果種植茄類作物,則不適宜在后茬種植草莓。在整地的過程中,翻耕的深度一般需要控制在30厘米左右[1]。在翻耕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去除其中的一些雜質,并且要盡量使土壤變得更為細碎。在施入底肥的時候,需要依據相關標準來進行施肥。為了減少病蟲害等的發生,可以適量使用農藥處理土壤。
1.2 選種
在對大棚草莓進行選種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選擇品種的時候,要依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地理環境等來做出選擇。比如,我國南方在選擇草莓品種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冬季生長期較短的品種。第二,需要結合草莓的銷售情況來選擇適宜的品種。投入市場中進行銷售的草莓,在選擇的時候,還需要依據市場的情況來進行選擇,為了追求口感更為適宜,可以選擇奶油草莓。如果是需要短距離運輸的草莓品種,則需要注重草莓的經濟性,一般可以選擇京藏香草莓;而如果需要長距離運輸的,一般需要選擇果實硬度較高的草莓,以法蘭地草莓為主(圖1)。
2 加強草莓生長期管理
2.1 覆蓋黑色地膜與滴灌
在進行大棚草莓種植的過程中,通過覆蓋黑色地膜,能夠有效保證種植土壤中的水分,使其中的水分蒸發速度變緩,從而可以有效減少土壤內雜草的生長速度,還可以使大棚內的濕度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內。除此之外,通過鋪設黑色地膜,可以有效減少草莓和土壤之間的接觸,減少土壤中一些有害物質對草莓的污染,使草莓在成熟之后,果實更加干凈衛生。一般可以在10月底進行這一工作,這時草莓的補苗以及除草等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而通過鋪設黑色地膜,則能夠更好地促進草莓的生長[2]。詳細來說,在鋪設的時候,要把地膜覆蓋在壟面的草莓植株上,接著在草莓植株的位置挖出小孔,并把草莓的葉片從小孔之中掏出。
鋪設滴灌系統的優勢十分顯著,首先能夠有效減少勞動力的數量。從相關數據中可以發現,每畝滴灌施肥大概可以節約30%的勞動力,而在一個生產季節,就能夠節約600元左右。其次,通過鋪設滴灌系統,能夠水肥一體化施肥,也可更為有效地維持草莓的生長濕度,表1所示為施肥情況統計表。
2.2 控制溫度及濕度
正常種植草莓的過程中,往往難以對自然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進行把控,因此容易導致草莓在生長的過程中遇到許多問題,最終的產量以及草莓的質量都是難以有效把控的。但是,通過大棚來進行草莓的種植工作,種植人員就可以對種植環境的濕度以及溫度進行控制,為草莓營造更為良好的生長環境。在草莓生長的過程中,對環境溫度以及濕度的要求也會發生一定的改變,需要依據草莓不同時期的生長特性,調控溫度與濕度。大棚中所種植的草莓,本身具有連續不斷的生長、開花、結果、成熟與收獲等特點,因此在草莓現蕾之后,大棚內的溫度一般可以控制在24°C左右,不宜超過28 °C。如果是在夜間,則可以把種植的溫度控制在6~8 °C。總體而言,大棚內的整體溫度,不能夠超過30°C,并且不能夠低于5°C。否則草莓的結果可能會受到不良影響。可參考如下標準。白天溫度控制在24~28 °C、夜間6~8°C的條件下,草莓苗的成活率在95%以上,而白天30~40 °C、夜間0~5°C的條件下,草莓苗的成活率就會低于80%。溫度相較而言更好控制,而大棚內的濕度控制就比較困難,尤其是在一些連續的陰雨天氣時,濕度更是難以有效控制。為了保證大棚內的濕度更適宜草莓的生長,一方面可以通過鋪設地膜這一方式,來減少棚內水分的蒸發。如果是晴天,可以對大棚進行通風,把濕度盡量控制在75%以下。在草莓生長發育的階段中,大棚內的濕度一般需要控制在70%~80%,如果無法對大棚內的濕度進行有效控制,可能會對草莓的根系等產生不良影響。
2.3 加強光照與水分管理
光照也會對草莓的生長產生較為直接的影響,而光照方面的主要影響,一方面在于光照時間的長短,另一方面在于光照度的強弱。在大棚草莓生長期間,為了滿足草莓對光照的實際需求,還需要對大棚進行定期清掃,避免灰塵過多影響到草莓的光照。草莓本身就是屬于喜光性作物,因此還需要有意識地去延長草莓的光照時間。如果大棚上有草苫,則還需要在早上揭開,晚上覆蓋,如果是在連續陰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則需要使用一些電燈等設備來盡可能地滿足草莓的光照需求。除了光照外,水分對大棚草莓生長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一般來說,大棚內的溫度高于外部溫度,因此土壤之中的水分蒸發會比較迅速,在這種情況之下,還需要對水分管理這一工作引起重視。由于大棚白天的溫度相對較高,因此在進行灌溉的時候,一般可以盡量選擇在清晨或者是傍晚。隨著草莓的生長,到了中期的時候,灌溉工作就可以推遲到中午溫度比較高的時候進行(圖2)。
2.4 合理使用農藥
如何能更為合理地使用農藥,還需要依據土壤的類型選擇合適的農藥。如果草莓的種植土壤本身就屬于酸性,那么在使用農藥的時候就不適宜繼續使用酸性的農藥[3]。如果平時所使用的一直都是酸性農藥,但是忽然轉成了堿性農藥,則可能會導致土壤酸堿不平衡的問題,從而可能會使草莓出現黃化缺素等問題。一般來說,要選擇合適的農藥。針對殺菌和殺蟲做好區分,并進行針對性選擇。
3 加強田間管理
大棚草莓田間管理工作,主要可以從下述幾個方面來進行。第一,需要及時摘除老殘病葉。在草莓生長的過程中,一些葉片也會逐漸產生老化等問題,甚至還可能會出現一些病葉。還需要對此類葉片及時摘除,避免葉片奪取草莓的養分。第二,需要對分枝以及腋芽及時摘除。大棚草莓在生長的時候,植株生長十分旺盛,因此會出現大量的腋芽以及分枝,而腋芽以及分枝往往會與母株爭奪養分,最終可能會影響到草莓的產量。因此,在草莓生長過程中,還需要及時去除多余的腋芽和分枝。第三,需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草莓在自然生長時,授粉往往是通過風或者是昆蟲來完成的。但是,在大棚之中,由于環境相對封閉,因此往往難以實現自然授粉,這時就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來輔助授粉。詳細來說,在進行人工授粉的時候,往往是種植人員在大棚內放入一些熊蜂來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并減少畸形果數量。在草莓開花之前,可以把準備好的蜂箱放到大棚的中間,使蜂箱的高度維持在距離地面30厘米以上的位置,一般間隔1~2天,打開蜂巢,具體的時間段可以選擇在早上(圖3)。第四,需要及時完成疏花疏果工作。大棚草莓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形成一些花序,而這些花序可能會使草莓的品質下降,因此還需要及時進行疏花疏果。
4 加強病蟲害防治
在大棚草莓種植期間,病蟲害問題是比較常見的,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比如,如果大棚的濕度過高,可能引發草莓霜霉病。這時,除了需要及時調節濕度之外,也可以選擇55%的烯酰嗎啉200倍液噴霧,效果較為顯著。如果發生白粉病,防治宜在發病初期進行,待病勢嚴重蔓延則防治相當困難。可噴800~10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800倍的50%退菌特、3000倍的25%粉銹寧等。噴藥盡量噴灑在葉片背面。如果發生蚜蟲,蚜蟲一般群居于葉的背面和葉柄上,吮吸汁液,造成植株生長勢變弱,莖葉停止生長,嚴重時造成幼葉卷曲。蚜蟲還是傳播草莓病毒病的主要媒介。蚜蟲在溫室中比露地更易發生,應注意防治。化學防治可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40%氧化樂果3000倍液、20%殺滅菊酯乳劑3000倍液噴布,也可用煙劑熏蒸。藥劑應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5 結 語
總而言之,在大棚草莓種植期間,種植人員還需要對相關的種植關鍵技術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做好草莓的選種以及草莓生長期間的各項管理工作,明確大棚草莓高效高產種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全面提升大棚草莓的產量和質量,實現大棚草莓種植業的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雅娣.大棚草莓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J].鄉村科技,2022,13(4):70-72.
[2] ?張紀波.大棚草莓高產高效種植關鍵技術分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2(4):164-165.
[3] ?孟芳.大棚草莓高產高效種植關鍵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20,3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