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旺蒼 李東梅 馮長松等



關鍵詞 紫花苜蓿;馬唐;除草劑;增效劑
中圖分類號:S 451.229 文獻標識碼:B DOI: 10.16688/j.zwbh.2022358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為一種蛋白質含量豐富的優質牧草,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種植面積達到0.2億hm[1-3]。雜草是影響紫花苜蓿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夏季刈割后殘留的老根雜草和新出雜草對紫花苜蓿生長造成雙重危害。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是環境適應能力強的典型惡性雜草,在玉米、花生、大豆、苜蓿、棉花、旱直播稻等作物田發生危害逐漸嚴重[4]。化學除草劑防除仍然是田間馬唐防控的主要手段[5],旱作物田常用除草劑主要有精喹禾靈、烯禾啶、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喹禾糠酯等[6-8],稻田常用除草劑有精噁唑禾草靈、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等[9-10],但以上藥劑使用時期主要是馬唐的幼苗期。馬唐生長處于第二茬至第四茬紫花苜蓿生長季,紫花苜蓿刈割后剩余的老根馬唐生長迅速,并且老根馬唐對除草劑的敏感性降低,耐藥性增加[11],更加造成精喹禾靈、烯禾啶等常用除草劑對其防效下降[12]。
添加農藥助劑是提高除草劑藥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施藥方式和施藥場景固定后,實現除草劑“減施增效”和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手段。農藥助劑能夠改善藥液的穩定性,提高原藥讓物活性,降低農藥用藥量,減緩雜草抗性的產生[13]。安融樂是一種卵磷脂·維生素E類農藥助劑,可以改善農藥的吸收和傳導性,延長持效期,促進植物對農藥的吸收。研究表明,異丙隆和唑啉草酯中添加安融樂可顯著提高對麥田禾本科雜草的防效[14];安融樂與氰氟草酯混用可提高對稻田稗草、千金子的防效[15],安融樂與氟啶草酮、二甲戊靈混用顯著提高棉花田雜草防效[16];安融樂與甲咪唑煙酸混用顯著提高花生田雜草防效[17]。安融樂作為除草劑增效劑的應用已較為常見,然而目前關于其對老根馬唐除草劑增效作用的研究鮮有報道。為此,本研究以不同生育期的馬唐為防除對象,進行農藥助劑安融樂與不同除草劑混用對馬唐的活性評價,為紫花苜蓿田合理使用農藥、安全高效防除老根馬唐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藥劑及材料
試驗所用的除草劑為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EC)江蘇優嘉植物保護有限公司;1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EC)山東濱農科技有限公司;24%烯草酮乳油(EC)山東康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8%精喹禾靈水乳劑(EW),僑昌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試驗所用的增效劑為3%安融樂(卵磷脂·維生素E)懸乳劑(南非尼勒思科882有限責任公司),以上所有藥劑均為市售。
供試材料馬唐種子于2019年9月20日采自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胡廟鄉的玉米田。
1.2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鎮,地處34°18′N,113°04′E。試驗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降水量600 mm左右,年平均氣溫14.3℃,年日照時數2000~2500 h,無霜期210~230 d。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pH 8.43,有機質含量1.07%,速效氮95.9 mg/kg,速效磷2.1mg/kg,速效鉀127.1mg/kg。地力均勻,管理一致,草相豐富;田間雜草以馬唐為主,分布相對均勻。
紫花苜蓿品種:‘勁能5020’,河南合博草業有限公司。
1.3試驗設計
1.3.1不同除草劑對馬唐幼苗的除草活性
將過篩細土裝入直徑10 cm的塑料盆至4/5處,采用盆底滲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濕潤,將馬唐種子均勻撒播于土壤表面,每盆20粒,播種后覆蓋約1 cm厚的細土,置于人工氣候箱中培養(日溫28℃,夜溫22 0C,L∥D=16 h∥8h,光照強度30000 lx,相對濕度65%~75%)。待馬唐出苗整齊后進行定苗,每盆定苗至16株。定苗后繼續培養至馬唐3葉期進行噴霧處理。試驗處理分別為: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12.2、24.3、48.6、97.2、145.8g/hm(有效成分用量,下同),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以上劑量分別添加3%安融樂懸乳劑1.35 g/hm(推薦用量);1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19.7、39.4、78.8、157.5、315 g/hm,1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以上劑量分別添加3%安融樂懸乳劑1.35g/hm;24%烯草酮乳油4.5、9.0、18.0、36.0、72.0 g/hm,24%烯草酮乳油以上劑量分別添加3%安融樂懸乳劑1.35g/hm;10.8%精喹禾靈水乳劑8.1、16.2、32.4、64.8、129.6 g/hm;10.8%精喹禾靈水乳劑以上劑量分別添加3%安融樂懸乳劑1.35g/hm;每個處理4次重復。使用3WP-2000型行走式噴霧塔(TP6501型扇形噴頭,噴霧高度300 mm,藥液量450L/hm,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進行噴霧處理。藥后21 d,測定不同處理下所有馬唐的地上部分的鮮重,計算馬唐在不同藥劑劑量處理下的鮮重抑制率。
鮮重抑制率=(對照馬唐鮮重-處理馬唐鮮重)/對照馬唐鮮重×100%。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鮮重抑制率(y)的幾率值和劑量對數值(x)建立回歸方程(y=a+bx)。計算不同藥劑處理對馬唐鮮重的GR(除草劑抑制馬唐鮮重50%的有效劑量)。根據對馬唐鮮重的GR計算除草劑添加助劑后的GR減少率。
GR減少率=(未添加助劑GR-添加助劑GR)/未添加助劑除草劑GR×100%。
1.3.2不同除草劑對馬唐成株的除草活性
馬唐培養方法同1.3.1,定苗后繼續培養至馬唐7~8片葉進行噴霧處理,試驗設置、噴霧方法、測定參數、數據分析同1.3.1。
1.3.3不同除草劑對老根馬唐的田間效果測定
試驗共設9個處理,分別為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48.6 g/hm、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48.6g/hm+3%安融樂懸乳劑1.35g/hm、1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157.5g/hm、1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157.5g/hm+3%安融樂懸乳劑1.35g/hm、24%烯草酮乳油144.0 g/hm、24%烯草酮乳油144.0g/hm+3%安融樂懸乳劑1.35g/hm、10.8%精喹禾靈水乳劑64.8g/hm、10.8%精喹禾靈水乳劑64.8ghm+3%安融樂懸乳劑1.35g/hm、噴施清水的空白對照(CK),每個處理設置4次重復,共36個小區。小區面積20m,隨機排列。于紫花苜蓿刈割后10 d(2019年7月18日)進行噴霧處理,兌水量450L/hm,施藥1次。試驗器械為新加坡利農AGROLEX公司生產的HD400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容量16L。試驗田主要雜草為老根馬唐。
施藥后5、10、20d調查紫花苜蓿藥害級別;藥害分級標準參考張宏軍等[18]編寫的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1級,紫花苜蓿生長正常,無任何受害癥狀;2級,紫花苜蓿輕微藥害,藥害少于10%;3級,紫花苜蓿中等藥害,以后能恢復,不影響產量;4級,紫花苜蓿藥害較重,難以恢復,造成減產;5級,紫花苜蓿嚴重藥害,不能恢復,造成明顯減產或絕產。
施藥后10 d,每小區隨機取5點,每點0.25m,調查馬唐數量,計算株防效;施藥后20 d,每小區隨機取5點,每點0.25m,調查馬唐的株數和鮮重,計算株防效和鮮重防效。施藥后20 d,測定紫花苜蓿生物產量,每小區隨機五點取樣,每點11m,采收紫花苜蓿,稱其地上部分的生物產量,烘干后測其干重,并換算出產量。
株防效=(對照區馬唐株數-處理區馬唐株數)/對照區馬唐株數×100%;
鮮重防效=(對照區馬唐鮮重-處理區馬唐鮮重)/對照區馬唐鮮重×100%;
增產率=(處理區紫花苜蓿產量-對照區紫花苜蓿產量)/對照區紫花苜蓿產量×100%。
1.4數據統計分析
所有試驗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誤表示,用DPS 18.10進行方差分析并采用Duncan氏新復極差法對數據進行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除草劑對馬唐幼苗的室內除草活性
在室內盆栽條件下,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烯草酮、精喹禾靈單用時,對馬唐幼苗鮮重的GR分別是58.32、95.80、6.33、15.57g/hm;與安融樂混配后,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烯草酮、精喹禾靈對馬唐幼苗鮮重GR分別下降24.6%、22.9%、44.9%、21.8%(表1),表明烯草酮與安融樂混配后對馬唐幼苗鮮重防效增加最為明顯。
2.2不同除草劑對馬唐成株的室內除草活性
在室內盆栽條件下,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烯草酮、精喹禾靈單用時,對馬唐成株鮮重的GR分別為71.67、112.35、7.79、22.80 g/hm;加入安融樂混配后,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烯草酮、精喹禾靈對馬唐成株鮮重的GR分別下降16.6%、31.0%、31.5%、6.2%(表2),表明烯草酮與安融樂混配后對成株馬唐鮮重防效增加最為明顯,精喹禾靈與安融樂混配對馬唐成株鮮重防效的增效作用低于對馬唐幼苗。
2.3不同處理對田間紫花苜蓿安全性的影響
藥后5、10、20 d對田間紫花苜蓿進行安全性調查,結果表明(表3),在各處理下藥害級別均為1級,紫花苜蓿生長一切正常,各藥劑對紫花苜蓿安全性高。
2.4不同處理對苜蓿田馬唐的防效
施藥后10d,24%烯草酮EC、10.8%高效氟吡甲禾靈EC與安融樂混配處理的馬唐株防效分別為81.08%、72.97%,顯著高于烯草酮、高效氟吡甲禾靈單用的株防效,分別增高9.46、6.75百分點;15%精吡氟禾草靈EC、0.8%精喹禾靈EW與安融樂混配處理的馬唐株防效分別為75.68%、74.32%,防效較精吡氟禾草靈、精喹禾靈單用增加5.41和6.75百分點(表4)。
施藥后20d,24%烯草酮EC+3%安融樂SE混配處理的馬唐株防效、鮮重防效均達到100.00%,較烯草酮單用分別增加10.39、8.58百分點;10.8%高效氟吡甲禾靈EC、15%精吡氟禾草靈EC、10.8%精喹禾靈EW與3%安融樂SE混配處理的馬唐株防效分別為84.42%、90.91%、79.22%,顯著高于單用時的株防效,分別增加10.39、8.24、7.79百分點;10.8%高效氟吡甲禾靈EC、15%精吡氟禾草靈EC、10.8%精喹禾靈EW與3%安融樂SE混配處理對馬唐的鮮重防效分別為86.85%、94.12%、82.58%,顯著高于單用時的鮮重防效,分別增加7.31、11.65、7.66百分點。綜合4種除草劑添加助劑后對老根馬唐的防除效果,烯草酮與安融樂復配對老根馬唐的防效優于其他3種除草劑,增效作用顯著。
2.5不同處理對紫花苜蓿產量的影響
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烯草酮和精喹禾靈添加助劑后的紫花苜蓿干草增產率均高于各除草劑單用的增產率,其中24%烯草酮EC+3%安融樂SE混配處理的紫花苜蓿干草增產率為23.52%,增產效果最好,表明添加助劑后,在不增加除草劑用量的情況下能夠有效增加紫花苜蓿產量(表5)。
3結論與討論
紫花苜蓿田禾本科雜草主要使用精喹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等除草劑防除,由于紫花苜蓿田在夏季刈割頻繁,刈割后殘留的老根雜草較多,除草劑施用次數多,間隔時間短,造成禾本科雜草對除草劑的敏感性降低,抗藥性增加顯著,防效下降[6]。五氟磺草胺對5葉期、1~1.5葉齡馬唐的鮮重抑制率為54.43%和90.21%,大齡馬唐對除草劑更具有耐藥性[11];雜草葉齡越大,對苗后除草劑耐藥性越強[19]。本研究表明,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烯草酮、精喹禾靈對成株馬唐的GR較幼苗分別增加22.9%、17.3%、23.1%和46.4%,成株馬唐較幼苗對4種除草劑的耐藥性存在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對精喹禾靈的耐藥性增加最多,而對精吡氟禾草靈、烯草酮的耐藥性增加較少。
農藥助劑是一種能夠提高農藥藥效,并能降低農藥使用量的化學物質,其開發成本低、研發周期短、低毒,能夠增加農藥的使用壽命、提高作物安全性和減少環境污染。目前常用的農藥助劑有多元醇型非離子活性劑、甲酯化植物油、有機硅、卵磷脂等類型,廣泛應用于玉米[20]、水稻[21]、棉花[22]、花生[17]等作物田的雜草防治。本研究中使用的助劑安融樂已在小麥[14]、水稻[15]、棉花[16]、花生[17]等多種作物上應用,對除草劑的增效作用明顯;室內試驗表明,安融樂對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烯草酮、精喹禾靈均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對馬唐幼苗和成株的鮮重GR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烯草酮與安融樂復配對馬唐防效增加均大于供試的其他3種除草劑,馬唐幼苗和成株的鮮重GR減少率分別為44.9%、31.5%,增效作用明顯。田間試驗表明,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烯草酮、精喹禾靈的常規用量下,烯草酮對老根馬唐的防效最高,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分別達到89.61%和91.42%,精喹禾靈的株防效和鮮重防效最低,均在75%以下;高效氟吡甲禾靈、精吡氟禾草靈、精喹禾靈與安融樂混配處理對老根馬唐株防效和鮮重防效顯著高于除草劑單用,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分別增加7.79~10.39百分點和7.04~11.65百分點,而烯草酮與安融樂混配對老根馬唐的防效達到100%,顯著高于其他3種除草劑;安融樂與烯草酮混配的紫花苜蓿干草增產23%以上,顯著高于烯草酮單用以及其他3種除草劑混配的效果,并且對紫花苜蓿安全。
減少除草劑用量對紫花苜蓿的農藥殘留量減少至關重要,有助于紫花苜蓿的安全生產,降低農藥殘留風險。本試驗結果表明,安融樂與4種除草劑混配有助于防效的增加,對紫花苜蓿安全性無影響,其中對烯草酮的增效作用最為明顯,顯示出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烯草酮144.0g/hm與安融樂混配對紫花苜蓿田老根馬唐的防效達到100%,因此,烯草酮與安融樂復配的用量可進一步優化,減少烯草酮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