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 例
小李在公司年會上抽中一臺電腦,想到好友小王的生日將近,而且自己已經有電腦,于是許諾小王在其生日當天將電腦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可就在小王生日前一天,小李不小心將咖啡灑到了自己的電腦上,導致電腦徹底報廢,于是小李打算自用抽中的電腦。生日當天,小王向小李索要電腦,請問小李可以拒絕嗎?
法 條
《民法典》法條?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
第658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銷的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663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第666條 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解 讀
《民法典》對贈與問題進行了規定。雖然我們鼓勵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但考慮到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應當給予贈與人反悔的空間,尤其是因一時沖動欠考慮的贈與或者受贈人侵害贈與人權益時,如不允許贈與人反悔,有失公允。根據《民法典》第658條第1款的規定,小李在將電腦交付小王之前,可以反悔。雖然如此,我們仍建議本示例中的小李向小王充分說明不再贈與的原因,并且另行準備一份禮物,畢竟友情無價,且行且珍惜。
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若允許贈與人隨意反悔,會對社會生活最基本的信任關系產生負面影響。《民法典》第658條第2款就規定了不得隨意反悔的情形:贈與合同經過公證或者贈與具有救災、扶貧、助殘等公益、道德義務性質。例如,某公眾人物在微博上宣布將向某地紅十字會捐款100萬元用于當地受洪災影響小學的重建,而該地紅十字會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感謝并承諾將該筆捐款用于受災小學重建,那么該公眾人物原則上就不得反悔。
此外,為了保障贈與人的合法權益,《民法典》第663條規定了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贈與人近親屬的合法權益、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時,贈與人享有撤銷權;《民法典》第666條規定,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時,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來源:《民法典與百姓生活1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