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崔偉 項倩彤 張書婷 蘇遠婷 劉斌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帶狀皰疹是一種影響神經和皮膚的感染性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可病發于身體各處并沿著周圍神經走向成群分布的水皰,患者出皮疹前可伴隨乏力、頭痛、食欲減退,出皮疹時可伴隨皮膚灼痛、自發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3〕。目前,臨床可通過抗病毒、糖皮質激素、止痛藥物治療縮短患者疼痛時間和皮疹愈合時間〔4,5〕。但因老年帶狀皰疹患者免疫力低下、體質較弱,其皮疹愈合后容易并發持續1個月及以上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即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不僅損害其睡眠及精神狀態,嚴重者甚至造成患者產生自殺傾向〔6~9〕。積極探尋老年人PHN發病的影響因素并以此開展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對改善老年人帶狀皰疹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觀察老年PHN的臨床特征,并探討其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老年PHN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發生組,另收集同期50例未發生PHN的老年帶狀皰疹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未發生組。納入標準:①帶狀皰疹符合《帶狀皰疹中國專家共識(2018)》〔10〕中的診斷標準;②年齡60~75歲;③臨床資料無缺失;④病歷資料調閱均經患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系統缺陷性疾病;②合并全身急慢性感染;③合并肝、腎等器官衰竭;④嚴重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
1.2老年人PHN判定方法 參考《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11〕中內容判定:有明確的帶狀皰疹病史;帶狀皰疹局部可有遺留的瘢痕或色素沉著,可伴有痛覺超敏、汗多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患者皮疹愈合后相應神經支配區存在持續1個月及以上的疼痛。
1.3臨床特征 研究人員統計所有患者的臨床特征,包括性別(男、女)、疼痛性質(灼燒痛、刺痛、刀割痛、跳痛、多痛并存)、疼痛部位(胸背部、頭面部、頸部、腰骶部、其他)及受累神經(肋間神經、三叉神經、腰骶叢神經、頸壁叢神經)。
1.4基線資料收集方法 統計研究所需的患者資料,主要包括: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BMI)、高血壓、2型糖尿病、伴帶狀皰疹急性期重度疼痛〔患者在帶狀皰疹急性期除了表現皮疹逐漸面積增加,亦會在皮疹出現區域表現出重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為7~10分)〔12〕〕、原發皮損區繼發細菌感染(患者皮損表面覆蓋有黃色或黃綠色膿性分泌物,微生物涂片或細菌培養檢測結果為陽性)、早期治療時間、吸煙史(每日吸煙≥1支,連續5年及以上,或戒煙≤2年)。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1老年人PHN臨床特點 50例老年PHN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疼痛性質多樣(灼燒痛18例、刺痛9例、刀割痛17例、跳痛4例、多痛并存2例);疼痛部位以胸背部(23例)為主,其余頭面部11例、頸部5例、腰骶部10例,其他1例受累神經多集中于肋間神經(21例),其余三叉神經13例、腰骶叢神經12例、頸壁叢神經4例。
2.2基線資料比較 與未發生組比較,發生組合并2型糖尿病、伴帶狀皰疹急性期重度疼痛、原發皮損區繼發細菌感染、早期治療時間、吸煙史情況,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2.3老年人PHN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老年帶狀皰疹患者PHN發生情況作為因變量(1=發生,0=未發生)。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合并2型糖尿病、伴帶狀皰疹急性期重度疼痛、原發皮損區繼發細菌感染、早期治療時間晚、有吸煙史是老年人PHN發生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2。

表2 老年人PHN發生的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老年PHN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原因可能在于,女性平均壽命長于男性,且老年女性較男性更易焦慮,出現內分泌失調并發免疫功能損傷,進而造成老年PHN患者中以女性為主;PHN疼痛部位以胸背部為主,受累神經多集中于肋間神經可能與胸背部的帶狀皰疹容易受到摩擦,皮損面積大,病毒更易集中在此處有關;PHN疼痛性質多樣可能因患者體質不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對不同神經節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有關。因此,疑似并發PHN的患者需及早入院進行檢查并接受相關治療,以免病情加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本研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老年人PHN發生的影響因素。逐個分析原因在于:①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帶狀皰疹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會導致機體體內多種營養物質不能被正常利用所致,導致免疫系統進一步受損,從而激活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增加PHN的發生風險〔13〕。由此,建議患者平時注重控制自身體重,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高糖高熱量肪食物,食物要做到粗細搭配、從軟、易于消化吸收,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②伴帶狀皰疹急性期重度疼痛:老年帶狀皰疹患者在急性期伴有重度疼痛,提示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導致的神經細胞的浸潤、水腫及變性等炎癥過程發展速度快且損傷度較高,導致周圍神經興奮性及敏感性增加,進而增加PHN的發生概率〔14,15〕。由此,建議醫護人員提前對伴帶狀皰疹急性期重度疼痛的患者應用逐步遞減的糖皮質激素,以控制患者炎癥進程,定期隨訪并加強鎮靜止痛等治療。③原發皮損區繼發細菌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激活時,脊神經節或腦神經感覺神經節支配的皮膚區域容易產生炎癥反應,此時原發皮損區繼發細菌感染會導致局部組織出現感染性發熱,加重炎癥反應,明顯增加PHN的發生風險〔16〕。由此,建議患者盡可能保持皮疹清潔及干燥;醫護人員應注重對帶狀皰疹皮損創面的保護,提前給予抗感染藥物預防細菌感染。④帶狀皰疹早期治療時間晚:帶狀皰疹早期治療時間晚會導致抗病毒藥物難以最大限度地抑制帶狀皰疹病毒的復制及擴散,病毒更容易侵入、潛伏于脊神經節或腦神經感覺神經節內產生神經化學、生理學和解剖學的變化,損害神經元,從而并發PHN〔17〕。由此,建議醫護人員應加強帶狀皰疹患者疾病健康知識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重視度,提前開展早期治療以提升治療獲益。⑤有吸煙史:煙草中的尼古丁可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同時煙草中的其余化合物會使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受損,影響T細胞活性,導致其難以滅殺處于激活狀態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從而增加PHN發生風險〔18〕。由此,建議老年帶狀皰疹患者應停止吸煙,并遠離吸煙人群以防止被動吸煙。
綜上所述,老年PHN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疼痛性質多樣,疼痛部位以胸背部為主,受累神經多集中于肋間神經;老年PHN發生的影響因素的可能為合并2型糖尿病、伴帶狀皰疹急性期重度疼痛、原發皮損區繼發細菌感染、早期治療時間晚、有吸煙史,臨床可以此開展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降低老年帶狀皰疹患者PHN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