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榮珠 章巧珍 施如意
摘 要:針對傳統PICC置管穿刺點止血材料存在效果不佳的問題,研究分析一種新型醫用止血粘合水凝膠材料,并應用于臨床60例PICC置管患者,觀察護理效果。結果表明,當GelMA NPs質量分數為12%,GelMA質量分數為10%時,止血粘合水凝膠的質量溶脹率和體積溶脹率分別為57.13%和46.43%,自修復效率超過90%,拉伸曲線力的最大值為0.85 N,溶血率接近于0%,血小板吸附率達到了90%,此種制備狀態的止血粘合水凝膠性能最佳。實驗組患者穿刺點出血時間為(6.8±5.1) h,穿刺點滲血0級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在臨床PICC置管護理中效果明顯。
關鍵詞:止血粘合水凝膠;PICC;切口滲血;性能;護理
中圖分類號:TQ4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5922(2023)07-0093-04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nursing application of a new medical hemostatic adhesive hydrogel material
PAN Rongzhu,ZHANG Qiaozhen,SHI Ruyi
(Jingxian Hospital of Xuancheng City,Xuancheng 242500,Anhui China
)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oor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hemostatic materials at the puncture point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medical hemostatic adhesive hydrogel material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observed after applying to 60 clinical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iza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mostatic adhensive hydrogel material 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GelMA NPs was 12%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GelMA was 10%.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mass swelling rate and volume swelling rate of the hemostatic adhesive hydrogel were 57.13% and 46.43% respectively, the self repair efficiency exceeded 90%, and the maximum tensile curve force reached 0.85 N,and the platelet adsorption rate reached 90%.The bleeding time at the puncture poi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6.8±5.1 hou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grade 0 bleeding at the puncture poin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It has obvious effect in clinical PICC catheterization nursing。
Key words:Hemostatic adhesive hydrogel;PICC;Incision bleeding;performance;nursing
近年來,研究人員開發了許多新型醫用組織粘合劑,主要有纖維蛋白類粘合劑、膠原蛋白類粘合劑、多糖類粘合劑、牛白蛋白和戊二醛類粘合劑等[1],在臨床中均有較好的應用。經外周放置中心靜脈導管(PICC) 是一種包括重要靜脈、肘正中靜脈和頭靜脈在內的外周靜脈穿刺術。隨著PICC置管逐漸增多,穿刺過程中的局部出血成為導管護理的關鍵問題之一。穿刺后1周內常發生出血,如處理不當,常誘發炎癥,增加患者恐慌情緒,尤其是腫瘤患者置管時常產生的恐懼心理[2],影響疾病預后。由此,專家們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如:使用醫用組織膠干預置管患者穿刺點滲血[3],注射的水凝膠止血材料應用于手術患者的術后出血[4];新型納米復合凝膠的應用[5]等,均在臨床試驗中獲得一定效果,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為醫用組織膠的研究提供了參考。本研究旨在以貝朗藍靈組織膠為背景,在分析該組織膠制備過程和材料力學性能基礎上,尋求一種有效快速局部止血新材料,觀察臨床應用效果。
1 試驗部分
1.1 材料與設備
主要材料:明膠(AR),谷碩生物科技;甲基丙烯酸酐(AR),泉星新材料;磷酸鹽緩沖液(AR),逗點生物技術);氫氧化鈉(AR),滄龍化工。
主要設備:TG16G型離心機,凱達科學儀器;YF-900型拉伸試驗機,源峰檢測設備;HR發現型混合流變儀,泰立儀器儀表;LNC-MS型顯微鏡,英鉑科學儀器;CCK-8 試劑盒,梵態生物科技。
1.2 止血粘合水凝膠制備方法
(1)在去離子水中溶入一定量的明膠粉末,在加熱的狀態下溶解,然后放入一定比例的甲基丙烯酸酐溶液進行反應,反應時間為2 h;
(2)通過相分離法分離甲基丙烯酰化明膠納米顆粒,然后在離心機的作用下進行離心處理3次,離心轉速為10 000 r/min,每次離心時間為10 min;
(3)將離心后的納米顆粒重新懸浮于去離子水中,然后調節懸浮液pH值至7.0。凍干處理后得到甲基丙烯酰化明膠納米顆粒;
(4)在400 mL 磷酸鹽緩沖溶液放入20 g明膠粉末,加熱至50 ℃攪拌使其充分溶解。通過4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將溶液pH值調節至9左右;
(5)將 4 mL 的甲基丙烯酸酐溶液倒入混合溶液中進行反應,反應時間約為4 h,然后加入過量PBS溶液終止反應,得到 GelMA溶液;
(6)將 GelMA溶液倒入透析袋中進行避光透析,透析時間為4 d,冷凍干燥后得到甲基丙烯?;髂z(GelMA);
(7)將步驟(3)產物和步驟(6)產物均勻的混合,得到雙交聯明膠基組織止血粘合水凝膠(簡稱止血粘合水凝膠)。
1.3 性能測試
1.3.1 微觀形貌
通過掃描電鏡標準水凝膠的內部結構,研究其止血粘合機理。
1.3.2 流變學測試
通過混合流變儀測試水凝膠流變學[6]。
1.3.3 傷口閉合強度測試
以新鮮豬皮為試驗基材,通過止血粘合水凝膠將其粘合并固化。使用YF-900型拉伸試驗機在拉伸速度為20 mm/min的條件下對粘合的豬皮施加荷載,以拉伸曲線力的最大值表征傷口閉合強度。
1.3.4 溶脹率
將水凝膠放入 37 ℃的磷酸鹽緩沖液中浸泡,對質量變化和體積變化情況進行記錄。
質量溶脹率表達式[7-8]:
質量溶脹率=W1/W0×100%
式中:W0、W1系溶脹前、后水凝膠質量
體積溶脹率=V1/V0×100%
式中:V0、V1系溶脹前、后水凝膠體積
1.4 臨床應用
1.4.1 一般材料
選取2019年1月至12月接受PICC置管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置管完成以后采用紗布對穿刺點進行10 min按壓,然后用(8×10) cm 8層無菌脫脂紗布進行2次對折,將穿刺點進行覆蓋,最后使用安舒妥敷貼固定。實驗組:置管完成以后采用紗布對穿刺點進行10 min按壓,待穿刺點不滲血時,沿穿刺點快速均勻涂抹以上研究制備的止血粘合水凝膠,使之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等待10 ~ 30 s,然后使用(10×11.5) cm透明敷貼固定粘貼。2組患者都使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通過1 h以后將繃帶放松,24 h以后將彈力繃帶撤除,并予置管后首次敷料更換,待常規消毒后使用安舒妥敷貼進行固定。告知患者1周內要降低穿刺側肢的活動頻率,不要做屈伸動作。24 h內要防止化療藥物的輸入,避免受損血管內膜在藥物的刺激下,提升血管壁通透性,從而導致穿刺點滲血概率的增加。
1.4.2 觀察指標
(1)出血持續時間:觀察和記錄2組患者穿刺后不同時間點對患者穿刺點滲血情況。(2)穿刺點滲血分級:穿刺24 h內敷料上有少量滲血為正常情況,測評認定為0級;患者活動以后,穿刺點產生滲血問題,敷料被滲血滲濕,測評認定為Ⅰ級;患者處在平臥的狀態,穿刺點產生滲血問題,敷料被滲血滲濕,測評認定為Ⅱ級;患者的穿刺點產生滲血難以止住的情況,血液順著長管壁流出,測評認定為Ⅲ級。
2 結果與討論
2.1 微觀形貌
止血粘合水凝膠結構為球形的納米顆粒被GelMA 聚合物鏈纏繞,表現出疏松多孔結構。此結構對增強血小板和血液中蛋白成分黏度和促凝有積極作用,可對出口創傷起到快速有效止血作用[9]。
2.2 溶脹率表征
由于試驗制備的止血粘合水凝膠是作為體內植入物使用,因此需要進行溶脹率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止血粘合水凝膠質量和體積溶脹率明顯低于其他同類止血粘合劑,說明止血粘合水凝膠在體內的應用較其他同類止血粘合劑更有優勢[10-11]。
2.3 流變測試
通過一系列流變測試來表征材料的流變特性,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a)可知,止血粘合水凝膠在不同的質量分數下的強度模量幾乎不隨頻率的改變而改變,表現出典型的固態特性。由圖1(b)可知,止血粘合水凝膠自修復效率超過 90%,表現出良好的自修復性能。由圖1(c)可知,不同質量分數的止血粘合水凝膠均具備剪切變稀的特性,剪切后黏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偟膩碚f,止血粘合水凝膠表現出一定的固態特性,且具備較好的自修復性能和良好的粘合效果[12]。
2.4 傷口閉合強度測試
通過拉伸曲線力的最大值表征傷口閉合強度,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觀察到,固定GelMA質量分數為10%,隨GelMA NPs質量分數的增加,材料拉伸曲線力的最大值表現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變化趨勢,當GelMA NPs質量分數為12%時,材料拉伸曲線力的最大值達到最高為0.85 N,表現出良好的傷口閉合強度,可以作為止血粘合材料使用。
2.5 穿刺點滲血情況分級對比
穿刺點滲血情況分級對比見表2。
2.6 出血持續時間比較
出血持續時間比較如表3所示。
3 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該止血粘合水凝膠,當GelMA NPs質量分數為12%,GelMA質量分數為10%時,止血粘合水凝膠的質量溶脹率和體積溶脹率分別為57.13%和46.43%,自修復效率超過 90%,拉伸曲線力的最大值達到最高為0.85 N,溶血率接近于0%,血小板吸附率達到了90%,此種制備狀態的止血粘合水凝膠性能最佳。臨床試驗時,實驗組患者穿刺點出血時間為6.8±5.1 h,穿刺點滲血0級占比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減少PICC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由于上腔靜脈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體滲透壓和藥物濃度,排除了化療藥物對周圍血管的損傷和對局部組織的刺激,避免了化療藥物外滲引起的化學性靜脈炎和組織壞死。傳統止血敷料易粘附創口及可能損傷創面周圍脆弱皮膚,無法有效保護創口,增加出血和感染風險[13]。本研究止血粘合水凝膠用于PICC穿刺部位止血材料使用,止血效果明顯。同時,以靜療??谱o士團隊為主導實施PICC全周期管理[14],對腫瘤患者PICC管道實施集束化管理,能降低導管相關并發癥的發生[15],安全方便且有利于創面愈合。
3.2 止血效果明顯。
將醫用組織膠應用于大鼠口腔粘膜創口,結果表明該組織膠安全方便,無需進行縫針拆線,能夠促進軟組織快速愈合,可廣泛應用于軟組織的創口閉合[16]。實驗組使用止血粘合水凝膠,無需在置管后24 h進行常規換藥,這就避免了常規換藥對穿刺點局部組織的撕扯而引發皮膚損傷、出血,使用止血粘合水凝膠后可形成保護膜,保護膜則可自行脫落,以減少對穿刺點創面的刺激,能夠有效的減輕滲血,并且緩解患者的痛苦。
4 結語
研究中實驗組患者采用止血粘合水凝膠,結果顯示穿刺點出血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表明采用止血粘合水凝膠對PICC穿刺點進行止血,具有更快速的止血作用,更有助于穿刺創面的愈合。此外,實驗組患者穿刺點滲血0級占比高于對照組,說明止血粘合水凝膠的止血效果優于實驗組。試驗制備的止血粘合水凝膠用于臨床治療具有較大的優勢,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使用表現出良好的止血粘合效果,安全方便且有利于創面愈合,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冰,李玉林,張玉紅,等.外科用生物膠黏劑的研究和最新進展[J].粘接,2020,41(2):1-5.
[2] 邵潔,熊鈺,馬丹,等. PICC置管患者恐懼心理質性研究的 Meta整合[J].中華護理雜志,2022,37(17):80-86.
[3] 魏敏,張嘉,崔育花,等.醫用組織膠對減少PICC穿刺部位滲血的應用效果觀察[J].蚌埠醫學院學報,2022,47(11):1614-1616.
[4] 高歌,李蠡,王守艷,等.一種可注射的水凝膠止血材料粘附性能分析及應用效果[J].粘接,2023,50(4):105-108.
[5] 冉超,王佳程,李猛,等.近紅外光響應的二硫化鉬/海藻酸鈉納米復合凝膠的制備與止血抗菌性能研究[J].陸軍軍醫大學學報,2022,44(8):749-756.
[6] 楊松. 用于組織修復的納米復合膠體凝膠的開發[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22.
[7] 林建云,羅時荷,楊崇嶺,等.生物基高分子型止血材料和傷口敷料[J].化學進展,2021,33(4):581-595.
[8] 吳可可,趙益濤,吳敏,等.聚合物基仿生醫用膠粘劑的開發與應用[J].功能高分子學報,2021,34(2):93-113.
[9] 劉方,單爭明,湯雨蕾,等.臭氧緩釋水凝膠止血及促傷口愈合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1,25(22):3445-3449.
[10] 朱浩方,毛宏理,顧忠偉.醫用組織粘合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材料進展,2020,39(Z1):535-550.
[11] 駱井萬,范海明,劉暢,等.可注射封閉性水凝膠力學性質與其止血性能的相關性[J].醫用生物力學,2020,35(4):496-501.
[12] 耿慧敏,崔基煒,郝京誠.仿貽貝水凝膠在組織愈合中的應用研究[J].化學學報,2020,78(2):105-113.
[13] 李巧蘭. 醫用水膠體敷料的制備、性能及傷口應用效果[J]. 粘接,2021,47(9):44-48.
[14] 楊海紅,黃玲,戴莉,等.??谱o士團隊實施外周中心靜脈置管導管全周期管理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23):2155-2159.
[15] 呂瀾,徐敬華,白翠鳳,等.腫瘤化療患者集束化PICC維護實踐及效果[J].護理學雜志,2021,36(16):33-35.
[16] 胡開維,聶玲,張赫,等.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醫用黏合劑修復大鼠口腔粘膜創口[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24(16):2526-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