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國慶 高原 嚴登才



摘要:
為了解貴州省水庫移民對“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后期扶持的滿意度情況,基于598份有效問卷調查數據,以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經濟、適應性4個維度作為潛變量,以各具體指標作為觀測變量,采用結構方程模型(SEM)構建了水庫移民滿意度的結構方程。研究發現: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經濟、適應性因素均對水庫移民滿意度有顯著影響,其中,適應性因素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最為顯著;搬遷初期,經濟因素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適應性因素則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較大。基于此提出:政府不斷完善移民社會保障政策;堅持對水庫移民進行“精準培訓”,不斷推進移民產業升級,促進移民可持續性增收;增加對移民安置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重視水庫移民適應性問題,不斷增強水庫移民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的建議。
關 鍵 詞:
水庫移民; 后期扶持; 滿意度; SEM模型
中圖法分類號: D632.4
文獻標志碼: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3.07.034
0 引 言
水庫移民作為一種非自愿移民,面臨的問題復雜且搬遷難度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1]。實際上,搬遷對移民的社會系統影響是難以避免的,只要進行工程建設,就會對移民的社會系統產生影響,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怎樣減小工程建設對移民社會系統產生的負面影響[2-3]。為保障非自愿移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其在安置區的生計恢復,國務院于2006年出臺了《關于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見》,明確提出以國家統籌資金模式對水庫移民發放為期20 a的后期扶持,后期扶持政策的總目標是:“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水庫移民作為后期扶持受益對象,其滿意度將直接反映后扶政策實施的效果。
近年來,學界對移民滿意度的相關研究已有很多,研究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研究移民滿意度的對象,主要集中在后扶政策評價[4]、移民安置方式[5]以及移民工作的評估[6]等。王佳寧等[7]從移民政策實施來衡量其對移民滿意度影響;鄭瑞強[4]從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情況衡量其對移民滿意度影響;陳文超等[8]從水庫移民管理者認知等來衡量其對移民滿意度影響。二是移民滿意度的評價方法,主要涉及因子分析法、BP神經網絡模型以及有序邏輯回歸等方法應用。張健等[9]采用因子分析的評價方法對水庫移民滿意度進行分析;杜瑞芳等[10]采用BP神經網絡模型對后期扶持效果進行了風險評價;劉鋼等[11]采用有序邏輯回歸分析法對庫區移民水質滿意度的顯著性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現有研究成果多從不同角度對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評價,進而間接分析影響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因素,較少有以移民主觀感受作為獨立評價主體,雖有少部分學者從水庫移民群體的角度進行研究,但并未對各影響因素如何影響水庫移民滿意度進行解釋。鑒于此,本文對貴州省“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3個時期內水庫移民滿意度進行分析,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運用文獻梳理法構建出水庫移民的滿意度指標體系,從水庫移民主觀感受的視角進行考察,借助SEM模型著重分析相關影響因素以何種路徑影響水庫移民滿意度水平,以期為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完善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方法與數據收集
1.1 研究方法
結構方程模型(SEM)是基于變量的協方差矩陣來分析變量之間內在結構關系的一種統計方法,可以驗證模型的假設是否合理、模型是否正確。SEM模型中有3種變量:潛在變量、顯性變量(測量變量)和殘差變量;2個基本模型:測量模型和結構模型。
測量模型主要反映潛在變量與觀測變量之間關系,表達式為
X=Λxξ+δ(1)
Y=Λyη+ε(2)
式中:X代表外源指標組成的向量;Λx代表x指標與潛變量ξ的關系;δ代表x測量上的誤差;Y代表內生指標組成的向量;Λy代表y指標與潛變量η的關系;ε代表y測量上的誤差。
結構模型主要用來說明潛在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表達式為
η=Βη+Γξ+ζ(3)
式中:η代表內生潛在變量;ξ代表外源潛變量;Β代表內生潛變量間的關系;Γ代表外源潛變量對內生潛變量的影響;ζ代表結構方程的殘差項[12]。
結構方程模型提供了一種處理測量誤差的方法,采用多個指標去反映潛變量,也令估計整個模型因子間關系,較傳統回歸方法更為準確合理。在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研究領域被廣泛應用。
1.2 研究地區基本情況
貴州省地處中國西南腹地,下轄9個市(州)、88個縣(區、市),地形以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為主,西高東低,山脈眾多,山高谷深,水位落差大,水電資源豐富,水電站大多分布在烏江流域以及南北盤江、清水江三大流域。2006~2020年,貴州省建成和新開工超過180個大中型水庫,基本實現每個縣均有中型水庫,全面解決和鞏固提升74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水利工程設計供水量達到126億m3,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截至2021年底,貴州省共有國家核定的后期扶持人口70.23萬人,涉及大中型水庫(電站)184座。
1.3 數據來源
本次研究數據來源于2021年12月在貴州省開展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施效果階段性評估(2006~2021年)課題調查研究成果。調研以納入后期扶持范圍的水庫移民作為對象,調查區域涉及黔西市、清鎮市、興義市、盤州市、織金縣、普定縣、羅甸縣、思南縣、天柱縣、播州區。樣本選取采取等距抽樣和分層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在所調研區,按照收入水平高低分為高、中、低3組,在每組中選取若干個樣本村,每個樣本村隨機抽取水庫移民樣本戶。以戶為抽樣單位,訪談和調查對象主要是戶主,如戶主不在家時,則選擇其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員作為調研對象。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650份,剔除無效問卷52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598份,問卷有效率為92%。
2 樣本分析
2.1 指標變量的選取
已有學者構建的移民滿意度指標包括:邱元鋒等采用“移民戶特征、移民家庭收益、移民生產條件、移民生活條件、社會條件、資源條件”7個一級指標和32個二級指標對移民滿意度進行分析[13]。王佳寧等通過綜合學者對移民階段的劃分,將事前階段的“實物指標調查”“生產生活水平調查”,事中階段的“征地補償”“移民安置”,事后階段的“后期扶持”“社會適應”共6個一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進行移民滿意度分析[7]。何思妤等采用“資金發放、項目實施、政策實施保障體系、政策效果”4個一級指標和14個二級指標進行移民滿意度分析[14]。鄭瑞強等采用“移民戶基本情況、資金發放、項目實施情況、政策實施效果”4個一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進行移民滿意度分析[4]。杜云素采用“政策落實、補償標準、公共產品”3個一級指標和8個二級指標[15]。張春美等采用“直補資金、項目扶持、項目管理”3個一級指標和6個二級指標進行移民滿意度分析[16]。
本文在選取指標時綜合了已有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和相關理論基礎,依據移民安置區的實際情況以及移民普遍關注的一些問題,并遵循客觀性、代表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則,提出“社會保障、經濟水平、基礎設施、適應性”4個一級指標和13個二級指標:家庭年收入(X1)、生活質量(X2)、收入來源(X3)、就業狀況(X4)、技能培訓(X5)、養老保險(X6)、住房條件(X7)、交通條件(X8)、用水用電條件(X9)、教育資源條件(X10)、生活方式適應性(X11)、環境適應性(X12)、工作適應性(X13)。各指標變量的定義以及變量賦值見表1。
“滿意度”作為心理學的概念范疇[17],具有模糊性。為此,在問卷設計和數據分析時,借助了李克特量表,將其分為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5個級別,在問卷答題選項上由數字1,2,3,4,5進行表示。
2.2 問卷數據分析
從表2中可以看出,調研對象移民戶中男性有327人,占比54.7%,女性有271人,占比45.3%,男女比例較為均衡;調研對象的民族以漢族居多,占比63.5%,在調研時,也關注到了少數民族移民群體,比例達到了36.5%,以苗族為主;移民年齡結構主要集中在36歲以上年齡段,占比達到了95.8%,說明調查對象移民戶主要是中老年群體;移民文化程度集中分布在初中學歷以下,占比達到了92.8%,表明調研對象移民戶的文化程度整體不高,受教育水平較低;移民戶從事的職業集中分布在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從事簡單的勞動生產,技術水平要求不高;在移民戶的年收入方面,主要集中在15 000~45 000元收入區間,占比達到了65.7%,表明移民戶的收入處于中等收入水平。
2.3 問卷信效度檢驗
本文運用SPSS 25.0軟件,采用內部一致性的克隆巴赫阿爾法系數對問卷數據進行信度檢驗,結果如表3所列。Cronbach 信度系數為0.895,大于0.8,說明量表有良好的信度,調查問卷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和穩定性;KMO值為0.919,顯著性值為0.000(p<0.001),問卷量表具有較高的效度。
3 水庫移民滿意度測量結果分析
3.1 測量模型的檢驗及修正
本文利用AMOS軟件進行測量模型的檢驗,檢驗結果顯示模型的X2/df的值為3.269,不符合擬合指標的判斷標準,且在Modification Indices中發現e15<-->e16、e11<-->e17存在較高的MI指數,故需要對模型進行修正。從修正后的Model Fit分析發現,測量模型估計結果中卡方值為131.888,自由度為71,X2/df的值為1.858,模型中X2/df的擬合指數得到了優化。此外,從表4修正后的檢驗數據可以看出,X2/df值為1.858,GFI值為0.971,AGFI值為0.956,RMSEA值為0.038,TLI值為0.976,CFI值為0.981,PGFI值為0.656,均符合模型整體擬合度檢驗的標準。因此,水庫移民滿意度結構方程模型基本通過檢驗。
3.2 SEM模型測度結果及分析
通過AMOS軟件中的最大似然法對修正后的模型進行估計,且模型中各觀測變量對潛變量的影響程度大小由結構方程模型中路徑系數(標準化參數估計值)進行表示。SEM路徑系數檢驗結果見表5;模型計算結果如圖1所示。
(1) 社會保障因素中,政府提供的就業培訓(路徑系數0.77)和就業狀況(路徑系數0.78)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較顯著,而養老保險(路徑系數0.48)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不太顯著。究其原因:農村水庫移民在搬遷之后,生計斷裂,又因移民自身文化水平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差,完全依靠自身恢復生計比較困難,這個時候,政府對移民提供就業培訓,拓寬移民增收渠道,保持移民良好的就業狀況,對于移民生計的恢復至關重要。此次調查的研究區域,沒有選擇養老保險的移民安置方式,移民對于養老保險并不敏感,所以對水庫移民滿意度影響較小。
(2) 經濟因素中,年收入水平(路徑系數0.61)、生活質量(路徑系數0.68)以及收入來源(路徑系數0.66)均顯著影響水庫移民的滿意度。經濟因素是衡量移民生計恢復水平的重要指標,其中年收入水平反映了移民搬遷之后家庭勞動力賺錢的能力,同時也是家庭賴以生存的基礎,所以,對水庫移民滿意度有著重要影響。生活質量水平是衡量移民搬遷后幸福度的重要指標,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于移民實現“穩得住”起著重要作用,對水庫移民滿意度也有著重要影響。收入來源多樣化是提高移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農村移民搬遷前,大多數以務農為主,搬遷之后,當地政府利用后扶資金,對移民進行了產業扶持。一方面,鼓勵移民創業增收;另一方面則是鼓勵移民進行土地流轉,與企業、合作社進行合作,從而獲得租金收入,增加移民收入。所以,多樣化的收入渠道對于水庫移民的滿意度有著重要影響。
(3) 基礎設施因素中,用水用電(路徑系數0.79)、交通(路徑系數0.73),教育(路徑系數0.71)和住房(路徑系數0.69)對水庫移民的滿意度均有顯著影響。事實上,移民安置點的用水用電情況、交通狀況、教育資源和住房條件對于移民搬遷之后是否能“穩得住”至關重要。水庫移民搬遷前基本居住在山區,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所以移民格外看重安置點的基礎設施配套情況,如自來水入戶能否實現全覆蓋、對內道路及對外道路是否實現全部硬化、附近是否配套小學和中學以及安置點房屋質量等。
(4) 適應性因素中,居住環境適應性(路徑系數0.82)和工作適應性(路徑系數0.82)對水庫移民的滿意度影響較大,其次是生活方式適應性(路徑系數0.64)。移民搬遷后,居住環境發生了改變,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人往往對于熟悉的環境適應較快,所以安置點的居住環境情況對于水庫移民滿意度有著重要影響。就工作適應性因素來說,移民搬遷后,其原有的場域、生產經營模式發生了重大改變,能否實現移民生計方式的過渡,對于水庫移民來說至關重要。就生活方式因素來說,移民已經習慣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更傾向于搬遷到生活習慣相同的安置點,這有助于移民快速適應新的安置點。
(5) 社會保障因素(路徑系數0.77)、經濟因素(路徑系數0.70)、基礎設施因素(路徑系數0.76)、適應性因素(路徑系數0.91),均影響水庫移民的滿意度,且前3個影響因素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權重是相當的,而適應性因素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究其原因是,適應性因素是“先決”因素,是移民“穩得住”的前提。移民搬遷后,如果其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遷入區,就會出現移民大量“回流”的情況。因此,適應性因素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最為顯著。
4 結論與建議
本文在參照已有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庫區移民實際關注的主要問題,設計出水庫移民滿意度指標體系,并運用SEM模型對水庫移民滿意度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到的研究成果與前人研究成果的不同之處在于:社會保障因素、經濟因素、基礎設施因素、適應性因素均對水庫移民滿意度有明顯的影響;適應性因素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最為顯著;在搬遷初期,經濟因素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適應性因素則對水庫移民滿意度的影響較大。并據此,提出如下建議:
(1) 針對水庫移民的實際需求不斷完善后期扶持的社會保障政策。政府應通過事前摸底、事中征求意見以及事后反饋等機制,收集水庫移民的真實需求,并依據其需求制訂具有針對性、精準性的社會保障政策。
(2) 政府在后期扶持階段一方面要堅持“精準培訓”,不斷提高移民技能,增強移民安身立命的本領,同時,也要加強宣傳和教育,轉變移民“等、靠、要”的思想觀念。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加快推進移民產業升級,將后扶項目資金從“主導”向“引導”轉變,多元并舉實現水庫移民生計重建,推動移民持續增收。
(3) 加大對水庫移民安置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通過整合各方資源,有規劃、有步驟地進行安置區交通、用水用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這不僅可以吸引移民搬出原居住地,同時也是提升水庫移民幸福感的有力舉措。
(4) 重視水庫移民的適應性。首先,要切實了解移民在搬遷之后的社會融入情況,防止水庫移民出現大量“回流”現象。其次,要不斷增強移民在安置區的主人翁意識、責任感和認同感。水庫移民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和收益者,要不斷激發其在移民安置區建設和管理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朱東愷,施國慶.水利水電移民制度研究:問題分析、制度透視與創新構想[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 陳紹軍,吳曉晴,杜建輝.基于PMC指數模型的生態扶貧移民正策量化評價[J].人民長江,2022,53(8):216-222.
[3] 王飛龍,姚凱文,劉炳文.水庫移民家庭生計策略研究[J].人民長江,2023,54(1):245-250.
[4] 鄭瑞強.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績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水電能源科學,2012,30(11):141-145,218.
[5] 劉靈輝,陳銀蓉,成楠,等.紫坪鋪水庫移民安置土地調整的利益沖突問題[J].資源科學,2010,32(3):547-556.
[6] FUGGLE R,SMITH W T.Large dams in water and Cape energy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WCD country review paper[M].Cape Town:Hydrosult Canada Inc.,2000.
[7] 王佳寧,強茂山,陳文超,等.水庫移民的滿意度研究[J].水力發電學報,2014,33(6):261-267.
[8] 陳文超,強茂山,王佳寧,等.水庫移民管理者的認知對移民滿意度的影響[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55(1):46-49,55.
[9] 張健,張丹,稅寧.因子分析在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滿意度評價中的應用[J].水力發電,2014,40(12):9-11,19.
[10] 杜瑞芳,姚凱文.基于BP神經網絡模型的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效果風險評價[J].水電能源科學,2014,32(1):153-156.
[11] 劉鋼,劉坤琳,汪瑋茜,等.水質感知視角下水庫移民滿意度分析:基于有序邏輯回歸的實證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8,27(7):1454-1466.
[12] 王東衛.結構方程模型原理與應用[M].1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13] 邱元鋒,孟戈,WEI Y P,等.水庫移民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水利學報,2016,47(5):663-673.
[14] 何思妤,崔丹蕾,陳相伸.庫區農村移民對后期扶持滿意度實證分析:基于長江上游大型庫區1575個農村移民的調查數據[J].農村經濟,2018(7):108-113.
[15] 杜云素.水庫移民遷移早期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J].人民黃河,2013,35(3):93-96.
[16] 張春美,黃洪坤,賴歡,等.水庫移民對移民機構的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1361份移民樣本的實地調查數據[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4):498-502.
[17] 劉成斌,風笑天.三峽移民遷移滿意度的轉變及其根源[J].人口研究,2007(1):76-85.
(編輯:黃文晉)
Empirica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reservoir resettlement satisfaction degree based on SEM model
SHI Guoqing1,2 ,GAO Yuan1,2,YAN Dengcai1,2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2.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Resettlement,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reservoir resettle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after the follow-up support 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lan","12th Five-Year Plan" and "13th Five-Year Plan",a structural equation of reservoir resettlement satisfaction degre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598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using the SEM model as the analytical tool,by taking four dimensions of social security,infrastructure,economy and adaptability as implicit variables,and various specific indexes as the observed variables.The study shows that factors of social security,infrastructure,economy and adaptivity a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reservoir resettlement,among which the impact of adaptivity is most obvious.At the initial stage of resettlement,the economic factor shows a relatively less impact,while adaptive factors impact is greater.Based on this,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policy for immigrants;Adhere to the "precise training" of reservoir immigrants,constantly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immigration industry,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increase of income of immigrants;Increas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for resettlement areas;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daptability of reservoir immigrants,and constantly enhance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master consciousness of reservoir immigrants.
Key words:
reservoir resettlement;follow-up support;satisfaction degree;SEM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