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電梯,纜繩部分應選用什么材料?”“觀察水杯里的水,杯壁邊緣處的水位為什么比中間略高?”“樹木年輪,一圈就代表一年嗎?”……近年來,科學教育被納入基礎教育各階段,成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基礎性課程,極大激發了廣大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不久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通過3至5年的努力,在教育“雙減”背景下保證科學教育中各項措施全面落地。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肩負培養青少年科學興趣、樹立科學志向的重要使命,對人才成長具有重要基礎性作用。在科技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和人民生活福祉的今天,科學教育從娃娃抓起,將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增強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作為素質教育重要內容,把弘揚科學精神貫穿于教育全過程,促使更多人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定能讓全民科學素質再上臺階,培育出更多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創新人才,為創新型國家建設蓄積更充足的底氣。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從個人角度看,在一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每一個公民都應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從國家層面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而科學教育是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基礎。
科學素養、熱愛科學、創新精神、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