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冉
一個悶熱的仲夏夜,時鐘疲憊地指向十二點。我再一次撕碎了寫到一半的宣紙,那暈開的墨跡似乎也在嘲笑我。
為什么總是寫不好?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卻總是寫不出滿意的作品。此刻,我的心情恰如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中的那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母親推開門,輕輕走到我身邊,蹲下身來,將地上的碎紙拾起。我看著她,張了張嘴,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她并沒有責怪我,反而笑著說:“傻孩子,王羲之的字可不是撕紙撕出來的!”“那我該怎么辦呢?”“要不,媽媽明天給你買塊年糕,你也學學他蘸著墨水吃……”母親風趣的話語讓我緊繃的心弦松弛下來,剛才的煩惱也瞬間煙消云散了。
冬日,天光未明,紛紛揚揚的雪花在街燈的映照下,反射出明亮的光點,隨后消失在晨曦里。我背上沉甸甸的書包,伴隨著母親的叮囑聲,來到小區門口。
“媽媽,您回去吧!我自己可以去學校的,外面這么冷,您還是別送我了!”母親點點頭,將自己的圍巾一圈圈解開,輕輕地系在我的脖頸上。她的發梢沾了少許雪花,卻顧不上擦拭,而是專注地為我整理著圍巾褶皺的一角。
整理完畢后,母親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可以出發了。行至拐角處,內心的牽掛與不舍讓我忍不住再次回頭,卻發現母親并沒有離開,而是目送我離去……她看著我的目光中有著融化一切冰雪的溫度,使我倍感幸福。
深夜,孤燈下,我依舊在奮筆疾書。不知何時,一杯溫暖的牛奶出現在我眼前,熱氣驅散了周圍的寒氣,我的眼前一片模糊……
曾幾何時,清早起床,餐桌上那香氣四溢的熱粥、小菜讓我倍感幸福;曾幾何時,深夜苦讀,那充滿關愛的叮嚀與陪伴讓我倍感幸福;曾幾何時,運動場上,不慎受傷,那緊張又擔憂的目光讓我倍感幸福……
幸福如同微小的水珠,匯聚成涓涓細流,一直流淌進我的心底,讓我久久回味。
點評
作文選材來自于生活實際,真實貼切,寫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感受到了身邊的幸福。幾處簡單的環境描寫,渲染了氣氛,為作文增色。
作文通過寫母親鼓勵“我”習字以及在冬天的早晨送“我”去上學等幾個細節,展現了母親對“我”的鼓勵與關心。文中處處洋溢著溫暖的母愛,緊扣標題“幸福如涓涓細流”展開,此刻,淡淡的幸福也隨著小作者的文字流進了我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