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會計專業是中職學校較為熱門的專業,近年來報考人數穩步上升。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基礎且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其中包含許多需要學生記憶背誦的基礎知識,內容較為枯燥無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產生學習興趣,容易產生倦怠心理。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辛苦地備課、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知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跟隨時代的腳步,創新教學方法,將微課教學方法應用于會計專業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會計相關知識。
一、微課應用于中職會計教學的價值
(一)有效分享教學資源
之前的基礎會計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內容都是來自課本,資料也是通過紙質打印的形式進行傳閱和學習。信息化教學改變了這一現象,教師利用微課教學可以有效地分享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傳輸各種數據、教學資料,使用微課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增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達到教學資源共享的效果。教師錄制微課,可以使用剪輯功能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制作成資料學習庫并分享給學生,讓學生根據相關的標題直接打開學習相關知識,對于自身沒有掌握的知識也能快速查找并反復學習。
(二)激發學生對會計專業的學習興趣
微課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師單一講解的教學方式,采用微課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習動力。教師利用微課給學生播放與理論知識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畫,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下提升對專業知識的興趣。
(三)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深入理解理論知識
傳統的基礎會計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講臺上對課本知識一味地講解,學生被動地接收知識,對概念無法深入理解,也沒有具體的實踐機會,很難將晦澀難懂的知識應用在以后的工作中,無法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采用微課教學,教師可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案例相結合;學生根據案例深入理解理論,降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興趣,并樂于學習會計專業相關知識,達到中職學校培養會計人才的教育目的。
二、微課應用于中職會計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教學理念陳舊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部分教師習慣對課本知識進行直接講解,在教學中不愿意使用微課,認為微課教學沒有面對面教學的效率高。還有部分教師雖然學習了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微課教學,但并沒有將微課教學深入學生的學習中,只是流于表面,在課堂開始時采用微課導入課堂內容,剩下的課堂時間以及課后、課前都沒有使用微課教學,沒有充分發揮微課教學的作用。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對日后學生學習會計相關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有效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
(二)教師沒有及時檢查學生的微課學習情況
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通過基礎會計的教學,學生能對會計專業有初步了解,為學生之后學習會計知識做鋪墊。教師提前錄制微課內容并分享給學生;學生在課前根據微課內容有效預習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沒有及時檢查,讓部分學生產生“鉆空子”心理,沒有根據微課內容認真預習,這使學生在課堂中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非常不利。學生沒有預習,在課堂中就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不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對學生課后的微課學習也要進行督促,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學習,引導學生對不懂、不會的知識反復觀看、學習。只有將教師的微課教學和學生的微課學習有效結合,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會計知識,將所學的理論和實踐結合,提高專業技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錄制的微課內容不全面
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其應用于基礎會計課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會計知識學習的興趣,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有直觀的理解。通過微課,學生可以對自己沒理解的知識點反復觀看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由于基礎會計課程包含的知識點多而繁雜,其理論知識晦澀難懂,部分教師在錄制微課的時候會出現內容不全面的情況,沒有對教材上的內容深入研究,使學生根據微課學習的時候對課本上的某個知識點不理解,微課中沒有包含其相關內容,微課教學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三、微課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課前采用微課向學生展示案例
教師在上課前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設計,有效的備課能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高效。現如今,教師應該在備課時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摒棄傳統的備課方式,不僅通過書寫教案來進行課程準備工作,還應該利用微課使用案例教學,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并學會運用于實踐中。基礎會計課程中涉及很多難懂的專業名詞,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多尋找相關的案例,將抽象的名詞與學生的生活實例相結合,通過生活案例來解釋理論知識和相關名詞。
教師在課前采用微課向學生展示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程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初步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遇到相關問題時能及時聯想到有關案例,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師采用微課導入,為學生創設情境
傳統的教學方法不適用于現在的教學,很多教師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革,采用微課導入為學生創設相關情境是教師在基礎會計課堂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實踐證明,這樣的方法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部分教師對課堂情境的導入只是依靠PPT將相關案例展示給學生,或者是將搜集到的相關視頻播放給學生,這樣的導入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知識還是難以理解,對后面創設的情境難以提起興趣,無法提高學習積極性。因此,中職學校應提倡利用微課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了解會計工作的實際操作。
基礎會計課程為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相關知識奠定了基礎,其課程內容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微課的優點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接近生活的情境,將課本上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
比如,在講解“登記賬簿”時,教師可以一開始用微課為學生創設一個相關的真實情境,利用微課給學生展示企業真實工作的情況,賦予學生企業員工的身份,讓學生扮演該企業的會計并完成相關會計工作,對于相關數據進行記錄和計算,讓學生細致認真地完成工作內容。此次練習,學生能夠將課本上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教師也能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看到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使用情況,從而及時指導學生。教師利用貼近生活的案例來進行情境教學,并用微課進行情境導入,讓學生學以致用,提前明確會計工作的內容,為日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課中播放微課,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的學習重點,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采用的教學方式是會計專業教學的關鍵,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說教的方式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地接收知識,對會計知識的興趣度不高。學生沒有深入理解概念,還停留在對表面知識的背誦階段。由于基礎會計課程理論性強、知識點繁雜且枯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采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在課堂中播放微課,促進學生對會計知識的理解。
基礎會計的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利用課本上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微課,通過微課幫助學生理解一些較難懂的知識。在微課和課堂中舉例子時,教師要注重和生活中相結合,讓學生根據貼近生活的案例來有效理解知識,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在設計微課教學時要將課本中理論性強的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生活實例,讓學生在微課中根據生活實例進行深入理解,在有限的時間內對知識進行把握。
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舉例:小王的家長在5月1日給了其1000元現金生活費,20日又給了500元現金零花錢,21日小王給飯卡充入了550元,問到月末31日小王還有多少現金。這個例子易懂且貼近生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算出結果,讓學生在實際例子中明白現金屬于資產,并且讓學生根據計算要用的公式理解月末余額和其他相關量的關聯。
會計專業中各種憑證和單據的填寫以及財務報表的編制都是必要的技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這些操作清楚地展示給每一個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其在操作中遇到的問題也各不相同,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向學生展示各種制作和填寫的具體操作,讓學生一步一步地跟著學習,有利于其牢固掌握。
在學習“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時,學生很難根據課本上的概念和理論知識對其有深入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向學生展示企業一年內、十個月內的相關收支數據,根據課本上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兩者之間的不同,直觀、清楚地明白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含義以及區別。
采用貼近生活的微課教學法,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深入理解課本上難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讓學生掌握會計所需的技能,達到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的目的。
(四)課后分享微課,及時鞏固
將微課應用于中職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對學生學習和理解會計專業相關基礎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采用微課教學的時候不應該只是局限在課堂上,應該將微課教學延伸到學生的課后和生活中。教學的整個閉環過程包括課后作業的部分。會計專業學生的課后作業往往是做相關習題,這種方式比較枯燥無趣,學生對作業容易產生抵觸心理,教師可以將微課教學手段應用于課后作業布置中,微課可以改變學生傳統作業的形式,提升作業的趣味性。
教師將基礎會計課程中的重難點錄制成微課,并在課后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時間進行學習和鞏固課堂知識,獨立完成作業中的重難點,針對課堂中不懂的、沒有及時記錄的地方可以反復暫停、播放,這樣的方式不會讓學生因為作業中遇到難點而產生退縮心理,能讓學生在反復觀看中掌握會計基礎知識。
如基礎會計課程中的累計折舊知識,課本上只是簡單地把相關理論知識介紹給學生并給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微課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向學生舉例介紹該知識點的使用方法,提出相關問題并解答。比如,王明用4500元買的新手機使用半年后想轉賣給李華,那么手機是否還能賣出4500元?教師根據所舉的例子對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充分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快速提升學生的技能。
綜上所述,基礎會計課程對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必修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對該課程產生懈怠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結合信息化手段教學,善于利用微課。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為學生營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有效地學習會計基礎知識,并對其深入理解,將其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浩然.微課在中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22.
[2]朱珍.微課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J].廣西教育,2019(38):96-97.
[3]倪曉雯.微課在中職《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9.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樂職業中專學校)
編輯:溫雪蓮
作者簡介:林玉晶(1987—),女,漢族,福建長樂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會計專業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