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霞
斑駁的泥磚墻,野性肆意的植物,熱情淳樸的居民......在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中,云南沙溪古鎮是許紅豆不顧一切也要奔赴的“詩和遠方”,美好且治愈的風景也點燃了熒屏前的“追風”潮。其實,想去有風的地方,不僅僅只有大理,來到廣西,也能領略到來自古鎮的微風。
2023年,廣西公布第一批廣西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名單。其中,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貴港市桂平市羅秀鎮、玉林市容縣容州鎮、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入選廣西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鎮。夏日古鎮,小橋流水,清涼愜意,等風來不如去追風,這個夏天,就去“有風的地方”。
興坪古鎮,
漓江分兩半
老街長,魚水深,明代的老屋,清朝的戲臺,夕陽晚照與漁火愁眠將興坪古鎮潑成了一幅水墨畫。漓江穿鎮而過,水清悠悠,將古鎮分為兩半。漓江的一縷微風,開啟了夏日興坪古鎮的卷首語。
興坪鎮位于陽朔縣城東北部,距陽朔縣城25公里。當漓江水蜿蜒而過,兩岸群峰連綿,青山環列,綠意綿延。興坪猶如鑲嵌在桂林山水的一顆明珠,這里是20元人民幣背景圖案的取景地;這里有著代表中國自然景觀的“黃布倒影”;這里還有世界頂級溶洞奇觀蓮花巖和羅田大洞......
清晨的興坪披著薄薄的云紗,遠山青黛間,云霧繚繞,如仙境一般。江面水平如鏡,青峰倒影,在這些群山倒影中,要屬“黃布倒影”的景致最迷人。雨天,倒影被雨點打碎,有迷離之感;霧天,倒影被濃霧吞沒,有朦朧的意境。只有碧空如洗的晴日,倒影最為清晰。而黃布倒影的最佳角度,是在游船駛入螞蝗洲的拐彎處,這時竹叢疏林與山峰倒影在嫩綠的江水之中,青山疊嶂,竹影婆娑,這里是取景的最佳位置。
從興坪古鎮東南至漓江榕樹潭、古渡碼頭,有一條約1公里古街。古街兩旁分布著各省的會館建筑,多為明、清和民國時期桂北民居“青磚、青瓦、木樓”的建筑風格。古街東南側的獅子崴為熙平縣城遺址,城墻輪廓尚清,古磚瓦、陶瓷殘片隨處可見,呈現出一派青山幽幽、村舍幾座的肅靜氛圍,仿佛是在向人們訴說著古鎮1730多年來的歷史滄桑。古街雖不長,卻能感受到古巷深深的意趣。
興坪碼頭沿著漓江走2公里,又見一村,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到訪于此。村前漓江環繞,江岸一帶鯉魚山、元寶山層巒疊嶂,村中房屋雕欄畫棟,青磚黑瓦,鱗次櫛比,具有典型的明清時期桂北民居特色。20年前,興坪只有一條簡易柏油路與縣城聯通,沒有其他像樣的交通線路與外界聯系,如今已嬗變為一座有著深厚歷史底蘊和山水文化交融的人文古鎮。
容州古鎮,
來一場穿越之旅
說起容州,最著名的就是江南四大名樓之一的經略臺真武閣。除了真武閣,容州古城內還有容州府、開元寺、貴妃巷仿古特色街等大型仿古建筑群,按照“一府、一閣、一寺、一館、一巷”的布局,再現唐朝嶺南名府容州府的風采。
走進容州民國小鎮,時光仿佛倒流,一幅國民時期的畫景呈現在眼前。你會看到老舊的蒸汽火車頭,標志性鐘樓,復古的黃包車,漫長的鐵軌......小鎮則以全長1公里的火車鐵軌為中軸線,鐵軌兩側是造型別致仿民國時期的洋樓建筑。這里的將軍別墅、故居經歷過戰火紛飛依然保存完好,靜靜地述說著歷史。
此外,中國首座以黑芝麻為主題的博物館——南方黑芝麻博物館必然也是不能錯過的。撐一把油紙傘,身穿精致的旗袍,坐進老舊的黃包車里,聽說書人講述傳奇的故事,再品嘗一碗黑芝麻糊,做一場關于民國的旖夢。
來到容州鎮,你還可以前往繡江碼頭,體驗乘風泛舟的樂趣。繡江緩緩流淌,閃動著粼粼的水光,好似那明亮的眼波,凝視著沿岸山水與城的秀色。輕捷的仿古游船在江面上劃出一道弧線,身后留下一條滾動的銀帶。作為古碼頭,曾經來往船只既有來自中原各地,也有東南亞各國的,多的時候有二三百艘船。
夜晚,華燈初上時泛舟江上,此時的容州古鎮流光溢彩,光與影將兩岸的樓群、古城、街道裝扮得美輪美奐。
歲月交織,
不改黃姚質如璞玉
在廣西喀斯特地貌的青山綠水間,黃姚古鎮如一塊璞玉,未經細磨、古樸典雅。它沒有西北古鎮的滄桑,也沒有北方古鎮的磅礴。江水縈繞、勾欄憑望,青石綠瓦,歲月與詩意在古鎮的肌理中密密交織著。
黃姚古鎮興建于明朝萬歷年間,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間,由于鎮上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這里的一山一水、一橋一亭、一聯一匾等都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登臨真武山,可俯瞰古鎮全景,酒壺、真武、雞公、疊螺、隔江、天馬、天堂、牛巖、關刀九座山峰環繞。峰叢間的谷地里散落著幾百多座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嶺南民居。
黃姚古鎮明清古建筑保存有300多幢,面積達1.6萬平方米,完整保存8條石板街,全部用青石板砌成,全長10多公里。還有亭臺樓閣10多處,寺觀廟祠20多座,特色橋梁11座,楹聯匾額上百副。古街按九宮八卦陣勢布局,一條主街延伸出8條彎彎曲曲的街巷,據說,古鎮的所有路口都是“丁”字形,沿著這每個丁字路口走下去,都能通過一個環道,再回到主干道。
要說黃姚古鎮處處皆是景色一點也不夸張,以榕樹命名的景點就有5處,這些老榕樹擁有上百年的樹齡,生長了850多年的龍爪榕,是目前古鎮中最古老的榕樹之一。因其枝干從半空倒垂而下,仿佛天外神龍伸出的一只龍爪,故而得名。其如龍爪般下垂的枝干其實早已枯萎,因氣根與藤蔓纏繞而掛垂下來,而樹干本體卻依然生機勃勃,見證了整座古鎮的興衰變遷。
“四面云山皆入畫,一天風月最宜人。”背山臨水的黃姚,不僅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一處宜居寶地,還是古代躲避戰亂的世外桃源,抗日戰爭時期,位置的隱秘使它成為眾多文化名人的庇護所。而今,沒有了戰爭硝煙的紛亂,黃姚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在這幅清靈俊秀的山水畫圖里,黃姚古鎮成了歲月靜好的生動注腳。
01/ 黃姚古鎮粉墻黛瓦、街巷幽深(圖源:黃姚古鎮景區官網)
02/興坪鎮境內的漓江風光(圖源:Flickr)
03/興坪古街(圖源:Flickr)
01/ 容州古城位于容縣繡江兩岸,圖為繡江風光(圖源:容縣縣委宣傳部;攝影:謝德桐)
02/民國小鎮的蒸汽火車頭是從現在的合山礦務局淘來的,車頭上掛有“容州號”三個字(圖源:當代廣西網;攝影:李力)
03/ 龍爪榕(圖源:黃姚古鎮景區官網)
04/ 帶龍橋(圖源:黃姚古鎮景區官網)
05/ 黃姚古鎮全景(圖源:黃姚古鎮景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