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 妍,解樹斌,方會見,吳 江,黃澤峰,徐業平,李曉明,呂桂山,王志強,王浩淼,單素蘭,陳 宣,孟福燕,宋健民
(1.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山東濟南 250100;2.山東魯研農業良種有限公司,山東濟南 250100;3.天津市農業生態環境監測與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天津南開 300193; 4.天津市武清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武清 301709;5.天津市寶坻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寶坻 301800; 6.菏澤市牡丹區農業農村局 山東菏澤 274000;7.菏澤市牡丹區種子站,山東菏澤 274000; 8.山東省鄆城縣種子公司,山東鄆城 274700)
濟麥52是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選育的節水抗旱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于2008年以山農22為母本、濟麥22為父本配置雜交組合,經系譜法單株選擇育成。2018年獲得植物新品種權證書(CNA20161719.8),2022年通過黃淮冬麥區旱肥地國家審定,審定編號:國審麥20220053。
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寬,葉色深綠;冬前長勢旺,分蘗力較強,長勢長相好,抗寒性好。株型松緊適中,較抗倒伏,整齊度好,穗層整齊,熟相好。穗長方形,結實性好,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灌漿速度快,飽滿度好。有效穗數568.5×104·hm-2,穗粒數30.9,千粒重43.0 g,比濟麥22早熟0.2 d,株高77.3 cm。黃淮冬麥區旱肥組區試接種鑒定,慢條銹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葉銹和黃矮病;抗寒性1級,評價好。
2015—2016年度國家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比較試驗中,平均產量9 208.5 kg·hm-2,比對照品種良星99增產5.21%,差異極顯著,居小組14個參試品系第1位,所有51個參試品系第2位。2015—2016年度山東小麥高肥區域預備試驗中,平均產量9 601.5 kg·hm-2,比對照濟麥22增產8.6%,居所有參試品系第1位。2018年招遠市張星鎮付家村實際產量11 817.6 kg·hm-2。
2018—2019年度黃淮冬麥區旱肥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5 977.5 kg·hm-2,比對照增產4.40%;2019—2020年度續試,平均產量6 268.5 kg·hm-2,比對照增產7.93%;2020—2021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產量5 718.0 kg·hm-2,比對照洛旱7號增產5.42%。
2015—2016年度山東省小麥高肥區預試中,容重826 g·L-1,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 13.9%,降落數值446 s,硬度指數69,濕面筋含量31.1%,面筋指數97,吸水率(14%濕基) 61.8%,形成時間5.1 min,穩定時間19 min,拉伸面積97 cm2,延伸性165 mm,最大阻力478 EU。2017-2019兩年度黃淮冬麥區旱肥組區試平均,容重821 g·L-1,籽粒蛋白含量(干基) 13.9%,濕面筋含量(14%濕基)29.7%,吸水率 61.0%,穩定時間8.2 min,最大拉伸阻力444 EU,拉伸面積81 cm2,屬中強筋小麥。2020年經專家鑒定,面條評分88.07分,饅頭評分 88.14分,加工品質優異。
黃淮冬麥區水地、旱肥地均可種植,適宜播種期為10月上中旬。濟麥52分蘗成穗率較高,水地嚴格控制播量,適宜基本苗225×104株·hm-2左右,注意肥水調控,防止群體過大造成倒伏;旱地基本苗300×104株·hm-2左右。注意防治蚜蟲、條銹病、葉銹病等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