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莉
急性腎衰竭(ARF)是指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腎功能在短期內快速下降,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伴有氮質產物如肌酐、尿素氮等潴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導致各系統并發癥的臨床綜合征。魚膽即魚的膽囊,主要容納魚類肝胰臟分泌的膽汁,起消化作用。魚膽中含有的膽酸及其衍生物、氫氰酸等可破壞細胞膜結構,損傷細胞溶酶體、線粒體等細胞器,造成細胞能量代謝受阻、細胞壞死[1]。食用草魚膽常引發急性腎衰竭,發生率為55%~100%,病死率高,占死亡原因的91.7%[2]。2020 年12 月,本院腎內科成功救治進食草魚膽致ARF 的老年患者1 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患者男,71 歲,小學文化,農民,3 天前自服草魚膽后出現腹瀉,解水樣便3 次,伴惡心、嘔吐2 次,為胃內容物,無咖啡色樣液體,伴尿量明顯減少。查體:腹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雙腎區輕叩痛,雙下肢無水腫,既往體質良好,有2 型糖尿病病史5 年。患者于2020 年12 月7 日入院,查肌酐761.0 μmol/L, 尿酸502 μmol/L,GPT 1139 IU/L,GOT 75 IU/L。診斷:食物(草魚膽)中毒;急性腎衰竭;急性肝功能不全;2 型糖尿病。當日在B 超引導下行右頸內靜脈臨時血透導管置管術,連續3 天行血液透析,予地塞米松抗炎、血液濾過、改善肝功能、補液等對癥治療。12 月10 日患者全身水腫明顯,持續少尿,行多學科聯合會診討論予血漿置換。12 月11 日行血漿置換,輸病毒滅活冰凍血漿1 500 mL,血漿處理量2 200 mL。12 月13 日尿量較前增多,24 小時尿量500 mL。12 月21 日,患者24 小時尿量2 700 mL,但全身出現皮疹,瘙癢明顯,皮膚科會診考慮肝腎疾病相關性皮疹,予尿素乳膏、復方硝酸益康唑軟膏及鹵米松/三氯生乳膏外用。12 月25 日,患者肝腎功能等指標明顯好轉,不適癥狀消失,予出院,隨訪3 個月,恢復良好。
2.1 密切觀察病情
2.1.1 及時識別病情變化 患者入院時少尿、全身無水腫,連續血液透析3 天后仍持續少尿,全身水腫明顯。護士需密切關注尿量和水腫情況,每日重點交班,并報告醫生,加用呋塞米靜脈推注,血液透析時加大脫水量,予多學科聯合會診討論行血漿置換。治療期間,護士高度警惕繼發透析失衡綜合征、心力衰竭、心肺驟停、感染中毒性休克、重癥感染、消化道出血、多臟器功能衰竭等。重點觀察心肺部體征及化驗指標等,耐心傾聽,多和患者交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本例患者治療期間未發生并發癥。
2.1.2 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維持 患者進食魚膽后,魚膽毒素首先對食管及胃腸道黏膜產生刺激,引起程度不等的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患者因自服草魚膽3 天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入院,護理過程中密切觀察病情,觀察嘔吐物形狀、顏色,及時辨別有無消化道出血,每班記錄出入量、血壓等生命體征;觀察大便性狀、量、顏色,以區別其他腸道疾病。在治療恢復期,患者尿量明顯增多,進入多尿期時鉀的丟失會增多,需定期復查電解質、酸堿情況。12 月18 日查鉀3.39 mmol/L,遵醫囑補鉀治療,并觀察患者是否有乏力、腹脹、胸悶、胸痛等情況,觀察心率、心律、心電圖變化。本例患者惡心、嘔吐、腹瀉、低鉀血癥經對癥治療后好轉。
2.2 血液凈化相關護理 本例患者為老年男性。老年人的腎臟受衰老、結構功能改變及共病、多重用藥等因素影響,對損害因素易感性增加,急性腎衰竭發生率遠高于普通人群,病死率高[3]。本例患者行血液透析和血液濾過后效果不佳,考慮魚膽中毒時間長,且為老年人,腎臟代償功能差,經多學科聯合會診討論和患方同意,決定行血漿置換。患者住院期間共行8 次血液透析、2 次血液濾過、1 次血漿置換。
2.2.1 血液透析的護理 上機前評估患者生命體征、體重、血化驗指標等情況,評估血透管路情況;治療過程中觀察管路連接是否安全,導管是否通暢,有無管路凝血情況;透析期間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如有無低血壓、低鈣等情況發生。本例患者均未發生低血壓、低鈣血癥。
2.2.2 血液濾過的護理 血液濾過期間觀察患者超濾情況、使用肝素等抗凝劑后有無口腔及皮膚黏膜出血、凝血功能異常等。本例患者無皮膚黏膜等出血情況。
2.2.3 血漿置換的護理 研究發現,魚膽部分毒素進入機體與相關蛋白結合,形成大分子的毒素蛋白復合物,而血液透析和血液濾過裝置只能清除中小分子毒素,無法清除大分子毒素,血漿置換能有效清除與蛋白結合的毒素分子[4]。12 月11 日,患者進行一次血漿分離,共輸A 型RH 陽性病毒滅活冰凍血漿1 500 mL,血漿處理量2 200 mL。血漿置換期間,滴速為180 滴/min,遵醫囑予特級護理,予上機前評估,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尤其是血壓變化,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調整血流量和血漿置換速度,觀察有無低鈣血癥發生;管路連接是否安全,導管有無扭曲折疊;患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發熱、皮疹、畏寒等。歷時1.5 小時,患者血漿置換結束,無明顯不適反應。患者經血液凈化治療后,尿量逐漸增多,水腫日漸消退,12 月23 日腎功能恢復正常。
2.2.4 導管護理 患者行臨時血透導管置管術,該導管為高危導管,一旦拔出,會導致大出血,若注意不當,也會導致導管感染等。本例患者為老年人,護理上首先反復宣教導管的重要性,它是維持生命的通路;其次每4 小時做好導管評估,妥善固定導管,勿扭曲折疊,避免受壓,行血液凈化時保持通暢引流;洗澡時勿打濕,若患者因出汗、洗澡等致敷貼潮濕,立即予消毒并更換,加強無菌觀念和無菌操作原則,加強導管周圍皮膚觀察。本例患者無意外拔管事件,未發生導管感染。
2.3 用藥護理
2.3.1 急性肝功能不全的用藥護理 患者進食草魚膽后,魚膽毒素經胃腸道和門靜脈系統迅速吸收入血,首先對肝臟產生明顯損害,臨床常有血清氨基轉移酶和膽紅素升高。12 月8 日,GPT 1 690 IU/L,GOT 162 IU/L,直接膽紅素9 μmol/L,腹部膨隆,移動性濁音陽性,治療上予早期大劑量激素和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靜脈滴注;護理上密切觀察腹部體征、鞏膜有無黃染、觀察藥物療效和副作用等情況,遵醫囑定期復查肝功能。12月23 日復查,GPT 25 IU/L,GOT 14 IU/L,直接膽紅素5 μmol/L。
2.3.2 糖尿病的用藥護理 患者有糖尿病病史,醫囑予門冬胰島素6 U 三餐前皮下注射,治療早期又予大劑量激素。如何識別患者的高血糖由激素導致還是本身血糖水平高引起,如何進行精準降糖是一個難點問題。糖皮質激素會干擾糖代謝,一般引起餐后和睡前血糖升高,空腹血糖一般正常。患者住院期間最高血糖24.8 mmol/L,根據激素治療的劑量、時間、血藥濃度來推算是由于激素治療導致的高血糖,根據激素治療的療程,遵醫囑及時停用糖皮質激素,維持血糖穩定。患者在注射胰島素后餐后血糖控制在6.6 ~8.8 mmol/L。注射胰島素后囑患者半小時內進食,送餐到口,不外出進食;觀察患者有無心悸、出冷汗、手抖等低血糖反應;遵醫囑予每日監測血糖4 次,血液凈化前暫停胰島素注射1 次,血液凈化時監測血糖1 次,同時做好飲食護理,飲食多樣化,粗細搭配,少量多餐,每天5 ~6 餐。本例患者血糖控制穩定,未發生低血糖等不良后果。
2.3.3 皮疹的用藥護理 12 月21 日,患者出現皮疹,軀干為主,有瘙癢,皮膚科會診考慮乏脂性濕疹,肝腎疾病相關性皮疹,予尿素乳膏、復方硝酸益康唑軟膏及鹵米松/三氯生乳膏外用。患者有糖尿病基礎,皮膚破潰后不易愈合,指導其勿用力撓抓,溫水擦浴,做好用藥宣教,每班觀察皮膚情況。患者出院時皮疹明顯消退。
2.4 營養支持 患者入院時白蛋白29.6 g/L,血紅蛋白111 g/L,NRS 2002 營養評分4 分,診斷為低蛋白血癥和貧血。給予營養支持:一是藥物治療,遵醫囑予復方α 酮酸片口服增加營養,保護腎臟;二是做好飲食指導,蛋白質進食量不宜過多,以0.8 ~1.0 g/(kg·d)為宜,且以優質蛋白為主,保證充足的熱量攝入,每天至少攝入熱量35 kcal/kg,提供腎臟恢復的能量。患者出院時復查白蛋白38.6 g/L,血紅蛋白145 g/L。
2.5 中醫中藥護理 患者在治療期間,由中醫師開具隔藥餅灸醫囑,護士遵醫囑執行。將白花蛇舌草、黃芪、黨參、熟地黃、炙淫羊藿按3 ∶ 3 ∶ 3 ∶ 2 ∶ 2 的配方研磨成粉狀,予2%利多卡因調成糊狀,將其置入直徑為2 cm 的圓柱形模具中壓緊,推出厚度為2 ~3 mm的藥餅。將細艾絨放入直徑為1.5 cm 的艾炷模具中,制成高1.5 cm 的艾炷。取腎俞、脾俞、足三里、關元穴。取穴后放置藥餅,艾炷置于藥餅上施灸,艾炷燃盡至無熱感為宜,每穴灸3 壯,每日灸1 次,連續灸5 天,休息兩天,直至出院。施灸過程中觀察患者皮膚情況,關注主訴,以防燙傷。隔藥餅灸具有補腎益氣、調理臟腑功效,是傳統的中醫艾灸療法。應勤麗等[5]研究表明,隔藥餅灸可降低重癥感染所致急性腎損傷患者的炎性反應水平,改善腎功能,提高療效。患者治療期間無燙傷發生,對隔藥餅灸效果滿意。
2.6 心理護理 治療期間,邀請心理科醫生會診,對患者進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得分15 分,顯示有焦慮情緒。患者焦慮的來源:一是擔心治療費用問題,醫生建議行血漿置換治療,但治療費用高,經醫護共同多次溝通后的第二天,患者及家屬最終同意行血漿置換治療;二是缺乏對疾病的認識,擔心預后而緊張、焦慮。在護理方面,從入院即開始工作,如講解疾病發生發展過程,減輕患者擔憂情緒;用共情、同理心對待患者;多溝通,及時疏導患者負性情緒,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出院前再次對患者進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得分6 分,患者心態變樂觀,治療期間未服用抗焦慮藥物。
2.7 出院指導與隨訪 民間有偏方,魚膽是清熱解毒、明目的良藥。本例患者文化水平低,認知有偏差,尤其相信民間偏方。因此,指導患者不要盲目聽信偏方,再次做好相關健康教育,如指導患者不能吃魚膽,無論生吃、煮熟,只要其膽汁達到一定量均可引起中毒。其次,建立科學的認知。對魚膽有一個正確認知,提高自身保護的意識,避免不必要的意外發生。最后,做好隨訪。出院后1 周、1 個月、3 個月門診隨訪,患者肝腎功能指標恢復正常,飲食規律,適當運動,血糖控制穩定,出院隨訪滿意度100%。
綜上,本例患者為老年人,進食草魚膽致急性腎衰竭,且有糖尿病基礎,腎功能代償能力差,來院時已錯過72 小時最佳洗胃期,情況非常危急。治療上通過全力搶救,包括早期大劑量激素、護肝等治療后,又相繼進行了8 次血液透析、2 次血液濾過和1 次血漿置換。護理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現異常癥狀,做好血液凈化相關護理、用藥護理和觀察,做好營養支持、中醫中藥護理和心理護理,加強出院指導和隨訪。最終患者搶救成功,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