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繼榮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人偏嗜大魚大肉,膏粱厚味,飲食不規律,膽囊炎便容易“找上門”來。膽囊炎雖然是一個小病,治療也比較簡單,但帶給人的痛苦卻不容小覷。希望下面的知識能助你防治膽囊炎,遠離痛苦。
策劃/執行家庭醫學編輯部
膽囊炎是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的統稱,是指由膽囊結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膽囊內發生急、慢性炎癥反應的過程。
膽囊是位于右側肋骨后肝臟下方的梨形囊袋構造(肝的膽囊窩內)。膽囊分底、體、頸、管四個部分,頸部通過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連。膽囊位于肝臟和十二指腸之間。
膽囊的功能主要是儲存和濃縮膽汁。膽囊通過膽管和肝臟相連接,肝臟分泌的膽汁在不吃飯的時候,會暫時在我們的膽囊中儲存。在需要的時候,分泌膽囊收縮素收縮膽囊,把膽汁排到膽管,流進十二指腸里,幫助消化脂肪。
膽囊的第二個作用就是濃縮膽汁。膽汁從肝臟分泌出來的時候是金黃色的,通過膽囊的濃縮,膽汁就會變成墨綠色。肝臟每天要產生800~1200毫升的膽汁,其中97%是水,剩下的3%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無機成分,包含鈉、鉀、鈣、碳酸氫鹽等;另一類是有機成分,包括膽色素、膽鹽、膽汁酸、膽固醇、卵磷脂、黏蛋白等。膽囊通過吸收膽汁里的水和無機鹽,可以將膽汁濃縮10倍。
關鍵原因有兩個:堵塞和感染。膽囊管比較細長、狹窄,這里屬于“易堵地段”。引起膽囊管擁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
1.膽囊管異 常如果膽囊管先天就長得不好,或者發生結石、腫瘤等導致膽囊管扭曲,都會使得膽汁的排出受阻、膽囊被堵,膽囊炎就來了。
2.膽結石 正常情況下,油膩的食物進肚后,膽囊會加快收縮分泌膽汁。如果有膽結石,膽囊收縮時結石也隨之活動,卡在了膽囊的出口,膽汁流不出去,膽囊炎就開始發作了。數據顯示,90%左右的膽囊炎都和膽結石有關。
3.寄生蟲 愛吃生魚片、泥鰍、黃鱔、蛇這些野味的朋友請注意:這些食物味道雖美,但是容易有寄生蟲!萬一哪條寄生蟲“瞎溜達”,正好卡在了膽囊的出口,膽汁流不出去,膽囊炎就開始發作了。
膽囊出口被堵后,細菌的入駐和大量繁殖引發感染。免疫系統發現情況不妙,開始進攻這些細菌,炎癥就發生啦!
有一些少見的情況,膽囊炎還可能與膽囊缺血有關。膽囊壁血管病變、大型非膽道手術,以及敗血癥、休克、嚴重創傷等重癥疾病,都可能造成長期的膽囊黏膜缺血。膽囊黏膜缺血、壞死,免疫系統以為有“壞人”入侵,就對膽囊黏膜發起了攻擊。“戰爭”一起,膽囊炎就來啦!
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病理過程,膽囊炎可以分為三類。
1.急性結石性膽囊炎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約占急性膽囊炎的90%以上。當膽囊結石移動至膽囊管附近時,可堵塞膽囊管或嵌頓于膽囊頸,嵌頓的結石直接損傷黏膜,以致膽汁排出受阻,膽汁滯留、濃縮。高濃度的膽汁酸鹽具有細胞毒性,引起細胞損害,加重黏膜炎癥,引起水腫甚至壞死。致病菌從膽道逆行進入膽囊,或經血液循環或經淋巴途徑進入膽囊,在膽汁流出不暢時造成感染。
病變開始時膽囊管梗阻,黏膜充血、水腫,膽囊內滲出液增加,膽囊腫大。如果此階段采取措施解除梗阻,炎癥消退,大部分組織可恢復原來結構,不遺留瘢痕,此為急性單純性膽囊炎。如病情進一步加重,病變波及膽囊壁全層,血管擴張,膽囊壁增厚,甚至漿膜炎癥,有纖維素或膿性滲出,發展至化膿性膽囊炎。此時治愈后也會產生纖維組織增生、疤痕化,容易再次發生膽囊炎癥。膽囊炎反復發作呈現慢性炎癥過程,膽囊可完全瘢痕化而萎縮。如果膽囊管梗阻未解除,膽囊內壓繼續升高,膽管壁血管受壓導致血供障礙,繼而缺血壞死,則為壞疽性膽囊炎。壞疽性膽囊炎常并發膽囊穿孔,多發生在底部和頸部;如膽囊整體壞疽,則膽囊功能消失。急性膽囊炎可累及鄰近器官,甚至穿破至十二指腸、結腸等,形成膽囊胃腸道內瘺,可因內瘺減壓而使炎癥迅速消退。
2.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
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約占急性膽囊炎的5%。病因尚不清楚,通常發生在嚴重創傷、燒傷、腹部非膽道手術后如腹主動脈瘤手術、膿毒癥等危重病人中,約70%的病人伴有動脈粥樣硬化。也有學者認為是長期腸外營養、艾滋病的并發癥。此型膽囊炎與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相似,但病情發展更迅速。致病因素主要是膽汁淤滯和缺血,導致細菌繁殖且血供減少,更容易出現膽囊壞死、穿孔。
3.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是膽囊持續、反復發作的炎癥過程,超過90%的病人合并有膽囊結石。文獻報道,國內成人慢性膽囊炎的患病率為0.78%~3.91%,即每100位成人中,差不多就有1~4人患病。
慢性膽囊炎的病理特點是黏膜下和漿膜下的纖維組織增生及單核細胞浸潤,隨著炎癥反復發作,可使膽囊與周圍組織粘連,囊壁增厚并逐漸瘢痕化,最終導致膽囊萎縮,完全失去功能。
不同類型的膽囊炎會不同的癥狀。
急性膽囊炎的癥狀就一個字:痛!腹痛是急性膽囊炎開始發作時的主要癥狀,常在油膩飲食、飽餐后出現,由開始的上腹脹痛,可逐漸發展為陣發性絞痛。膽絞痛是急性膽囊炎發作時的典型癥狀。疼痛還會放射到肩背,引起右肩、背部疼痛,發作劇烈時甚至出現惡心嘔吐。有些急性膽囊炎患者還會出現黃疸、發熱等癥狀。
“肚子里絞著痛,身體蜷成大蝦,靈魂痛出竅了”;“像是有只手在肚子里拽著、擰著、絞著,連后背也跟著痛起來”;“臉黃、尿黃、眼黃,就像個小黃人,還發燒到38度9。”
約70%的慢性膽囊炎患者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有癥狀者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右上腹不適或右上腹痛,多在飽餐、進食油膩食物后出現。慢性膽囊炎常伴有暖氣、腹脹和惡心等消化不良癥狀。
膽囊炎反復發作,結石移位至膽總管,還可能會搞出膽管炎、胰腺炎;膽囊長期受炎癥刺激,個別細胞萬一變態了,“大boss”膽囊癌就來敲門了!
到了醫院,醫生會檢查你的腹部。急性膽囊炎發作時,右上腹膽囊區域可有壓痛,程度個體間有差異,炎癥波及漿膜時會有腹肌緊張及反跳痛;按壓右側肋緣下,同時吸氣鼓肚子,膽囊炎病人會因為疼痛導致吸氣中止,稱為Murphy征陽性。有些病人可以摸到腫大膽囊并有觸痛。如膽囊被大網膜包裹,則形成邊界不清、固定壓痛的腫塊;如發生壞死、穿孔,則出現彌漫性腹膜炎表現。
血液學檢查,病人可出現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明顯升高,老年人可不升高。血清谷丙酸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升高,約1/2的病人血清膽紅素升高,1/3的病人血清淀粉酶升高。
超聲檢查可見膽囊腫大,膽囊壁增厚(>4毫米),明顯水腫時見“雙邊征”,膽囊結石顯示強回聲,其后有聲影;對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準確率為85%~95%。必要時可做CT、MRI檢查。
一般來說,有腹痛、發熱等癥狀,結合查體、抽血和影像學檢查結果,就可以診斷膽囊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