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強 陳小龍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目前,我國路橋工程的實際施工中仍存在很多問題與不足需要改善,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剛修好就出現裂縫或橋面破損的現象,從而導致整個工程開展受到阻礙,影響工程使用壽命,為人們出行帶來不便。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就在于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的應用,對該項技術的研究及實際應用中作用和功能的體現,對于整個路橋工程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1]。
(1)該項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路橋路基路面結構,加強其防水抗滲性,從而使其在遭遇雨水天氣時,不受天氣因素所影響,從而避免出現水資源滲入的情況發生,從而為路橋工程路基承載能力以及路面光滑度提供保障。
(2)該項技術應用的意義還能夠從整體路橋工程中得以體現,能夠滿足國家規定的路橋施工相關要求和標準,并且符合其建設規定,是整個工程后續工作開展的重要保障,能夠有效推進路橋施工的進度,從而保證路基路面防水性和穩定性不被外部因素所影響,從而能夠使路橋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性得到保障。
(3)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及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水,而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在路橋施工中的應用則能夠滿足其相關需求,從而推動交通運輸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路橋施工過程中,應用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術不僅需要符合國家相關規定與標準,還要重視整個工程路基路面規模形態以及質量效果,在該技術應用前,需要充分考慮到各類問題,切實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考慮,以相關研究結果為基準,從而制定出既符合相關標準又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施工模式和技術運用,能夠避免在路橋施工中應用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時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問題,使其質量能夠不受水資源的干擾。除此之外,還需重視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相關事項,要使該項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具備規范化、合理化以及科學化特性,從而才能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保障,從而保證整個路橋施工的進度。
想要有效提升路橋工程滲水性能,在應用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時首要任務就是選取符合標準和相關要求的材料,考慮到路橋施工的特性,應該選取彈性恢復力較強的材料進行使用,同時,該材料還需要具有較強的粘結力,目的在于將無縫防水施工材料吸附在路橋工程表面,從而才能夠體現出這項技術應用的效果,使其作用得到沖發揮。材料的選取要注重模量越低,則防裂效果越好,通常來說,應力層材料的選擇都是以韌性高且變形率大為主。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路橋工程施工更具科學化,而通過防水路基面施工技術的應用以及設計方案的完善,能夠使整個路橋施工防水路基面結構具備科學化性質,以此來滿足各項施工的需求,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全面提升整個工程的質量水平和工作效率。這是該項技術在路橋施工中應用的一大特點,能夠進一步的突出防水路基面施工要點,為整個工程的形成提供保護,從而加強其使用期限。
對于交通事業建設來說,最重要的要求和規定就是規范性,路橋施工也不例外,特別是對其地基規范性要求,與其他施工項目相比要求較高。規范性能夠體現出一個項目地基的質量,做好這一點才能夠有效避免地基出現老化的現象,從而提升整個工程使用年限和質量,同時避免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和風險。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在路橋施工中應用能夠有效改善安全隱患,其是通過加強防水層和混凝土的粘性來實現,從而加強防水地基的質量,防止其出現老化的問題?;炷潦┕ぽ^為復雜,同時,也因其特殊性,與防水地基施工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進行此項操作時,關鍵就是掌控好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將其與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相結合,施工的同時要確保相關材料是否能夠投入使用,規范性的施工方式能夠顯著提升其質量及水平,該項技術不僅能夠推動路橋施工的進展,還能加強防水地基的規范性[3]。
以某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作為講解的實例,該項目位于安徽省東南部,整個項目的施工長度達到了6.7km,擁有23.4m 的路基設計寬度,這個路段所有的沿線都有山地圍繞,各個路段的平均海拔也達到了250~1300m。整條公路沿線整體上呈現出北高南低的地形態勢,并且在道路的東西兩側要比中間地帶略高的特征。由于施工周圍的地形存在一定的限制,使得在雨季汛期時該路段就會大量的積聚雨水,從而對行車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該工程在進行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采用了防排相結合的方式實現防水要求。
4.2.1 對地下排水溝管進行合理布設
將相應的滲溝、暗溝等相關設施設置在路基下面,利用這些設施的作用來將地下水進行排出,有利于更好的保證地下水位能夠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下降,在路基中防止滲進相應的地下水。為了能夠及時排出滲溝、暗溝中聚集的水分,此時就需要將疏通井與滲水管等設施安裝在末端區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將積水進行分段往外排出。
4.2.2 將排水溝渠布設于地表
通常情況下,排水溝渠布設在地表的情況包括截水溝、排水溝等。將截水溝布設距離路塹坡頂一定范圍區域,這樣能夠更好的預防東西兩側的路基出現積水,并且有效的避免其受到侵蝕。在道路東西兩側區域布設相應的排水溝、邊溝,能夠保證其軸線與道路的中線進行平行,為了能夠使蓄水池及時地匯聚地表積水,還需要將縱坡設置在排水溝、邊溝位置中。
4.2.3 對路基采取相應的防水措施
在對路基進行鋪設的過程中,應該選擇摻加適當的防水材料,同時,在路基表面要選擇具有較好質量的防水土工布進行鋪設,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內部路基的水環境保持相對穩定的水平。在進行設計防水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將防排進行結合來進行設計,因此需要對溝渠的流量、底部縱坡等相關內容進行設計,并且利用這些參數進行科學的計算。某些高速公路工程建設項目通常情況下會經歷較長時間的雨季,并且還具有十分陡峭的地形,針對排水設施自身的截面規格、形式等相關參數,可以根據已經確定的降雨重現期來進行系統的設計計算。為了能夠更加科學的判斷出設計排水設施的參數是否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可以通過比較分析設計流量與排水需求兩者之間的關系來完成。對該高速公路工程進行計算并對各溝渠溝管的縱坡坡度進行相應的驗證,各溝渠、溝管縱坡坡度設計值如表1 所示。
表1 各溝渠、溝管縱坡坡度設計值
4.3.1 路基防水施工
首先,在進行路基防水施工時,需要預先將一定比例的防水瀝青摻入其中,具體的比例需要根據現場實際試驗情況來決定。其次,要嚴格控制路基的壓實度,在對路基采用機械方式進行碾壓的時候,施工順序要從兩側的路基依次向中間進行,并且需要按照由慢到快、由輕到重的原則來進行施工,相鄰的碾壓段之間不得超過2m 縱向重疊,這樣能夠保證路基經過碾壓后能夠達到±2%左右含水量,且沒有明顯的輪跡留在路基上。最后,需要將防水土工膜鋪設在路基的表面,將瀝青涂抹在對接土工膜的區域,主要是用來使密封更加的嚴密。
4.3.2 排水溝與邊溝施工
兩者施工主要重要的用途就是匯集路肩、邊坡位置的積水,并將其進行徹底排出。在兩側路基區域布設排水溝時,梯形作為其斷面,根據該建設項目所在地的降雨量情況,需要控制排水溝的邊坡達到1.5%左右。在對排水溝進行施工時,需要嚴格按照設計尺寸進行施工,如果發現超挖現象,就需要利用漿砌石來對超挖位置進行相應的填補。在排水溝安裝前,在溝底要鋪設一層砂漿,以此來防范溝底平整性與密實度存在的高差問題。需要對坑底進行仔細察看,確認沒有積水后,才可以進行吊裝排水溝的操作。此外,要將沉降縫設置在排水溝沿線處,保證沉降縫的間距為15m,并且采用砂漿來進行勾縫。在道路的兩側布設邊溝,其斷面為矩形。邊溝與排水溝有著幾乎相同的施工工藝,兩者的不同點是沉降縫寬度和間隔有所不同。
4.3.3 滲溝施工
為了能夠使地下水位得到有效降低,防止地下水位出現上升而侵蝕路基的問題發生,需要科學的布設滲溝。在該工程中需要設置相應的矩形滲溝來實現排水目的,將排水墊層與防水土工布設置在路基下面,并將帶孔塑料管設置在滲溝的內部。為保證滲溝具有可靠的結構,利用混凝土對滲溝底部進行澆筑來實現。在對滲溝進行施工時需要注意:(1)對滲溝的埋設深度要進行科學確定,其頂部要高于地下水位,如果地下水屬于層間水,則需要在透水層上設置相應的滲溝;(2)為了防止大粒徑的雜物進入到內部滲溝,需要將反濾層安裝于滲溝的底端,該設備由下至上能夠鋪設砂石、碎石等不同粒徑的材料。
4.3.4 截水溝施工
截水溝主要是截斷路基上方的水分,通常情況下會將其設置在上面的路塹段區域。該工程采用的截水溝斷面為矩形,使用漿砌片石的規格為M7.5。在對截水溝進行施工時需要進行幾點控制,其中包括:(1)溝槽需要嚴格按照設計方案來進行開挖,這樣能夠使其尺寸規格達到設計的標準要求;(2)要清理干凈溝槽,使其達到干燥密實的要求;(3)采用擠漿法進行砌筑施工;(4)要同向設置沉降縫;(5)砂漿終凝后要對其進行灑水養護。
路橋施工如今在交通事業中越來越重要且發展越來越好,離不開相關技術的應用,而其中防水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是推動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地基防水工作對于整個路橋施工來說是重要的一道工序,使其更加規范化、合理化以及科學化是整個工程質量水平的體現。經過研究分析發現,該項技術在應用前期,要選取適合實際施工情況的材料進行使用,只有滿足相關規定和要求,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要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選擇適合的防水技術手段,從而為整個防水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