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帥 黃雅寧
摘 要:隨著交通基礎工程建設規模的持續擴大,瀝青路面因其優異的性能在公路施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瀝青材料中摻加適量橡膠粉,制作成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在提高材料性能的同時,還能達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目的。為此,從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及水穩定性等方面,研究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超薄磨耗層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關鍵詞: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超薄磨耗層;路用性能;高溫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TU535?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3)06-0018-03
0 引言
為推進綠色交通高質量發展,助力交通強國建設,需研發新型瀝青材料,重視路面原材料的科學應用。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是一種新型橡膠瀝青產品,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不離析、不分層,在多種混合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此,開展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超薄磨耗層路用性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1 高溫穩定性能分析
作為一種粘彈性材料,瀝青混合料受高溫因素影響,將會產生不可逆的塑性變形。為了保證路面施工質量,需提前檢驗混合料的穩定性,其中多采用車轍試驗檢測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
利用道路試驗車隨機進行數據采集,以此準確評估路面的高溫穩定性。在試驗中,需要對道路的整體抗變形能力有所了解,適當增加道路的負荷能力。試驗時,要先制作完成穩定型瀝青橡膠混合料試件,并在室溫條件下,將試件、模具放置24 h以上,待混合試件經低溫冷卻凝固之后,便可開展試壓實驗,合理控制靜置時間。完成實驗后,需及時測量試樣的馬歇爾穩定度、組合車轍試驗動穩定度,所得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超薄磨耗層混合料的高溫性能符合要求。馬歇爾穩定度方面,技術要求>8 kN,試驗組1與組2均在8 kN以上,可滿足要求。重交通環境下,表面層橡膠瀝青混合料的標準>2 500次/mm,試驗組1與組2均可滿足規定。試驗結果表明,在抗車轍能力方面,穩定型橡膠改性超薄磨耗層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2]。
2 低溫抗裂性能分析
小梁彎曲試驗時,檢測瀝青混合料低溫抗裂性能多采用低溫破壞應變、極限強度等,這些指標均可反映低溫條件下,瀝青混合料在外部應力荷載變化下的適應情況。隨著低溫破壞應變的增大,在低溫環境下瀝青混合料的抗裂能力則會增強。試驗中,溫度控制在-10℃,加載速率為5 cm/min。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可見,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超薄磨耗層混合料的極限破壞應變,滿足技術要求(>2 800 με),試驗組獲取的結果均>3 000 με。此類混合料具有非常好的抗低溫開裂性能。
3 穩定性能分析
在雨水、冬季凍融循環等因素影響下,瀝青混合料內瀝青、石料之間的粘結性能將會大大下降,甚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比如路面松散等。在此背景下所形成的路面病害,均可看作是瀝青路面水損害。此外,瀝青路面水損害產生的很大原因還包括混合料水穩定性較差。
3.1 浸水馬歇爾試驗
在浸水馬歇爾試驗中,需在60℃恒溫水槽內,放置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試件,保溫時間控制在48 h。隨后進行試件穩定度檢驗,以此獲取浸水殘留穩定度。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相比技術要求,浸水馬歇爾殘留穩定度均可滿足規定,且在85%以上,說明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超薄磨耗層混合料的水穩定性良好。
3.2 凍融劈裂試驗
在凍融劈裂試驗中,需分兩組設置標準馬歇爾試件。組1在25℃水溫條件下,靜置2 h,試驗過程中詳細記錄試件的劈裂強度。組2在25℃環境下,試件浸水20 min,并真空(0.09 MPa)浸水15 min,隨后進入常壓狀態。試件放置-18℃冰箱內,時間控制在16 h。25℃水溫環境下,進行2 h浸泡,最后進行劈裂強度檢測。劈裂強度計算如公式(1)所示。
R=0.006287FT/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式中:劈裂強度為R,單位是MPa。劈裂壓力為FT,單位是N;馬歇爾試件高度為h,單位是mm。
殘留強度計算如公式(2)所示。
R0=R2/R1×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式中:1級強度為R1;2級強度為R2;殘留強度為R0。
根據公式分析,當殘留強度較大的情況下,則表明瀝青混合料具有較好的抗水害能力。具體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由表4所示,相比現行規范要求,混合料凍融劈裂強度比大于80%,表明其水穩定性良好。
4 層間粘結性能分析
我國瀝青路面結構設計的理論基礎,是以彈性層狀體系為基礎的力學經驗法。在彈性層狀理論當中,層間屬于連續狀態。但大量實踐發現,瀝青路面基本上屬于半滑動、全滑動的狀態,很難實現完全的連續狀態,若層間聯結不到位,相比完全連續狀態下的路面應力應變狀態,路面結構受力狀態存在極大差距。
層間粘結效果不佳,還會產生車轍之類的路面病害,從而影響瀝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年限[3-5]。為此,在路面結構設計過程中,需重視層間粘結性能,比如合理使用粘層油,能夠很好地提升瀝青路面層間粘結效果,并提升其抗剪能力。
一般情況下,層間粘結性能檢測評價多采用直接剪切試驗法。這種試驗法的模擬效果良好,能夠很好地反映瀝青路面各層間的粘結能力。在本文層間粘結性能評價采用拉拔試驗,獲取粘結強度。
試驗時,在25℃環境下,先進行AC-16(70#瀝青)鋪設,厚度為5 cm。隨后在其上進行橡膠改性瀝青磨耗層鋪設,厚度為2.5 cm。將研究重點放在各類粘結層是否會影響層間粘結強度。在層與層之間無需撒鋪任何改性乳化瀝青,以便生成無粘結層、普通乳化、改性乳化3種不同層間粘結狀態,待制成試件后,即可進行拉拔試驗。所得試驗結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見,25℃環境下,于層間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超薄磨耗層粘結強度而言,粘結措施不同,則影響效果也存有一定差異。相比普通乳化瀝青粘層,改性乳化瀝青粘層的強度較高,3種不同粘結層類型中,粘結強度由高到低依次為改性乳化>普通乳化>無粘結層。按照現行規定,粘結強度應控制在0.3 MPa以上,其中改性乳化瀝青粘層層間粘結強度滿足規定要求。
5 抗壓回彈模量分析
我國瀝青路面結構設計的主要參數包括抗壓回彈模量,相比其他試驗,瀝青混合料抗壓回彈模量試驗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費用低等優勢,因此應用較為廣泛。
為了解磨耗層是否會影響路面的受力狀態,本文進行了抗壓回彈模量試驗,試驗中采取逐步加載卸載的方法。本試驗采用了兩種不同混合料進行對比分析,在20℃條件下分3組完成,最終取平均值。此外,為確定橡膠粉摻量是否影響混合料的回彈模量,分別檢驗了10%、20%兩種不同摻量的橡膠改性瀝青,具體結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得,相比橡膠瀝青混合料,普通瀝青混合料的回彈模量較小。隨著橡膠粉摻量的增加,橡膠瀝青混合料的回彈模量并沒有增加,卻有所下降。
在瀝青混合料中,橡膠粉能起到增粘、填充的效果。當摻量較小的情況下,橡膠粉的主要作用為增加粘結性。但是隨著摻量的不斷增加,大于最佳范圍時,那么橡膠粉的作用就會轉變為填充。這種情況大幅增加瀝青混合料內粗集料顆粒的間距,影響混合料的密實結構。橡膠粉的彈性較好,會降低瀝青混合料的抗壓回彈模量。簡單來講,隨著橡膠粉摻量越來越高,混合料的回彈模量則會越來越小[6-7]。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橡膠粉的摻量。
6 結束語
作為一種預防性養護技術,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超薄磨耗層路面性能對其施工效果影響較大。本文通過不同試驗對該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的高溫、低溫、水穩定性等性能進行評價與分析,表明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性能良好,將其用于路面超薄磨耗層施工,施工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張兵.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超薄磨耗層的應用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9.
[2]謝世平,吉鑫.穩定型橡膠改性瀝青路用性能研究[J].石油瀝青,2018(4):1-5.
[3]馮志強.超薄磨耗層溫拌橡膠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公路,2021,66(11):14-20.
[4]任興榮.超薄磨耗層技術在公路養護中的應用[J].中國公路,2022(2):99-100.
[5]唐俊.超薄磨耗層技術在道路養護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2,7(2):59-61.
[6]吳宇浩,肖鵬,吳幫偉,等.超薄磨耗層加鋪路面層間抗剪性能試驗[J].中國科技論文,2022,17(7):739-745+758.
[7]曹志飛.瀝青與級配對超薄磨耗層路用性能及抗滑噪聲特性影響[D].西安:長安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