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容
摘 要:近年來,司法鑒定逐漸成為了解決建筑工程造價爭議的一條途徑。從司法鑒定的依據和程序、機構和人員的專業能力、相關法律體系和管理制度、多個部門的溝通協調、合同條款的判定、工程量核對等方面,對當前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并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結合相關工作經驗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TU72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6903(2023)06-0081-03
0 引言
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開展規范的工程造價司法鑒定非常關鍵,可以通過專業鑒別與判斷來公平、妥善地解決爭議問題。從法院審理案件角度來看,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結果對于結果判決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助于法官辨別雙方矛盾點,做出公正判決。因此做好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的相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實施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主要工作流程包括:接受法院委托→收集涉及爭議雙方的招投標文件、合同與補充協議、竣工圖紙、庭審記錄以及相關質證資料等鑒別材料→現場勘驗→收集變更簽證→工程計量與計價→法院相關協調會的紀要資料→出具鑒定結果[1]。
在現有的司法鑒定實踐活動中,個別鑒定機構以及工作人員沒有意識到造價鑒定的本質意義,甚至將造價鑒定作為常規審核工作,缺乏深刻的法律意識,沒有明確區分造價鑒定與工程造價審核的差異。在實施鑒定過程中,鑒定人員常因專業水平不到位,缺乏責任意識,造成工作經常出錯,導致鑒定結果的真實性與全面性存疑,這顯然對保障司法審判質量非常不利,并造成爭議雙方利益沒有得到應有保護,甚至加劇矛盾。
1 當前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造價司法鑒定的依據和程序不夠完善
在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工期、工程質量以及索賠價款等爭議性問題??赡茼椖恳呀涢_始投入使用,但是在竣工圖紙、變更簽證或者竣工驗收報告中還沒有完成簽字程序,爭議雙方無法提供完整的鑒定資料,干擾司法鑒定項目的正常開展,也影響最終鑒定結果。
1.2 造價司法鑒定的相關機構和人員專業能力不足
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既要遵循法律法規要求,也要確保專業技術人員規范操作,這是保證鑒定質量的必要元素。目前我國多由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承擔工程造價司法鑒定任務,由工程造價審核人員負責相關鑒定工作,這也決定他們鑒定領域專業知識與經驗的局限性,比如對相關法律、經濟、會計、工程等專業知識了解不到位,鑒定意見書中給出的結果不精準、觀點不專業,不易于被法官采信[2]。
1.3 造價司法鑒定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在我國發展年限較短,相關法律適用性欠佳,難以采取統一的處置措施。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相繼出臺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的適用法律問題解釋,但是在具體理解方面還有失偏頗,很難從根本保障鑒定結果的真實、公正與公平,導致審判結論多樣性。
1.4 造價司法鑒定涉及的部門和人員復雜
在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涉及法官、律師、監理、項目代表、造價咨詢公司等諸多部門和人員,不同的當事人站在不同的立場,表現出的利益訴求各有差異,舉證過程都傾向提供有利于自身的證據材料,還有一些不利資料則有意隱瞞、拒不提供,這顯然增加了司法鑒定的難度。在勘驗現場、收集資料等過程中,不能做到積極配合。再有項目現場代表、監理、造價咨詢人員以及各方律師,都從不同專業角度介入,這些都會影響正常的鑒定活動[3]。
1.5 對于合同條款的判定存在困難
建筑工程在簽署協議過程中存在紕漏,可能會導致理解偏差,訴訟案件當事人對相同條款的認知不同,進而導致因合同歧義帶來糾紛。在此期間,如何執行存在歧義的合同條款,對開啟和實施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具有重要影響。
此外,是否能合理判定合同專業知識條款也會影響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庭審法官可以判定施工合同的合法性與有效性,然而由于法官對一些專業領域的知識了解有限,因而難以準確判斷其中部分專業條款。而決定工程造價司法鑒定活動關鍵性的進度款支付條款、計量計價條款以及材料調差條款等專業條款,無法得到準確判定,則會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環節。
1.6 核對工程量的阻力較大
在發放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征求意見稿之后,針對征求意見稿的內容,訴訟案件雙方會仔細核對其中的工程量[4]。工程量核對流程詳見圖1。工程量核對環節必須由訴訟案件雙方當事人、庭審法官、工程造價司法鑒定人員在場,若訴訟一方當事人提議對工程量進行核對,而另一方反對,則就無法正常核對工程量。如果訴訟雙方當事人在工程量方面存在矛盾,也會對工程造價司法鑒定人員正常核對工程量產生影響。
2 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工作的對策
2.1 組織各方補充完善相關依據和流程
針對鑒定依據不足的現象,需爭取協調各方配合,補充完善相關材料。比如在某法院委托的一項司法鑒定活動中,主要針對老舊工程拆除工作量問題存在爭議,需要進行工程司法鑒定。但是在簽證材料中只有申報人簽字,甲方和現場監理均未簽字,顯然這份簽證不足以用于司法鑒定依據,需要甲乙雙方補充完善簽證,鑒定機構才能將該簽證作為出具鑒定意見的重要依據,由此體現司法鑒定的嚴謹性。
2.2 規范勘驗過程及手續
想要解決雙方當事人所持意見不一致的問題,就要做好現場勘驗。在達到現場勘驗要求且必要情況下,向法院提出申請,法院同意后統一組織現場勘驗,做好詳細的勘驗記錄,留檔現場勘驗影像資料,且參與勘驗各方都要在勘驗結果上簽字認定,方可作為鑒定依據。
在鑒定資料不足或者真實性有待考證的情況下,很有必要進行現場勘驗,獲得第一手真實資料。按照法院要求,有些情況下開展現場勘驗必須有第三方專業機構配合,確?,F場勘驗方式合理、數據真實,杜絕以偏概全,影響真實性[5]。
如果無法實現現場勘驗,或者一些隱蔽工程即使通過現場勘驗也無法如實反映實際施工情況,那么鑒定人員結合已有的資料向法院提出申請,同時出具兩份甚至更多的鑒定意見,最終由法院決定采納哪一份鑒定意見。
2.3 持續提高鑒定機構和人員的專業水平
參與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的工作人員要具備專業能力,且擁有豐富的相關項目鑒定經驗,全面掌握專業知識,了解法律法規,并做好協調組織工作。鑒定機構要注重自身專業性、規范性發展,多培養具備司法鑒定能力的專業人員,給他們提供上升與發展的空間,激勵鑒定人員工作熱情,確保鑒定工作順利進行,且提高鑒定質量。
鑒定機構還要建立并完善內部質量控制流程,制定制度體系,如果發生難以調和的爭議或者遇到技術難題,需要開展內部專項討論,通過市場調研或者邀請行業專家、主管部門等提供參考意見,共同配合完成鑒定工作,確保鑒定結果真實、可靠[6]。為了使司法鑒定得到充分重視,相關機構及造價協會也要經常組織專題培訓,針對真實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定期學習法律法規,增強鑒定人員專業素質,確保造價司法鑒定的質量水平。
2.4 健全和規范相關法律體系、管理制度
要針對擬定招投標文件、簽署合同等工作提前做好約定,規范標準合同文本以及招投標文件文本。完善法律,建立制度管理規范。確保一切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明確應該怎樣做、做什么,合理合法,維護應有權益。司法鑒定人員需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積累司法實踐經驗。
2.5 加強溝通協調
首先,司法鑒定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素養,還要善于溝通,主動與法官交流、協調,拿出客觀、理性的觀點,說服各方當事人以及法官,爭取達成協調性意見,緩解矛盾。在爭議雙方的意見不同,難以達成統一的情況下,鑒定人員也應該盡量協調,拿出妥善解決的方案,并且爭取得到法官支持,確保鑒定意見科學、可行、可采納。
其次,鑒定人員要確保每個操作流程規范,無論現場勘探、質證會談還是當事人提交資料,都要做好詳細的記錄,且必須有當事人簽字。
最后,造價司法鑒定人員要秉承公正、公開原則,針對各項鑒定事件能做出獨立判斷,不過多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擾[7]。對于爭議較大的問題,及時與法官溝通,認真對待當事人針對鑒定意見書的征求意見稿返回的復函,鑒定意見書的意見及觀點都要有理有據,能夠說服法官。
2.6 提高對鑒定材料的辨別和取舍能力
對于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而言,存在矛盾且均具有有效性的鑒定資料經常會遇到。這種資料同時存在多種鑒定意見,進而會影響鑒定結果。對此不允許鑒定人員自主作決定,而要結合資料出具相應的鑒定結果,上交法官后由法官統一判定。
目前,在許多工程司法鑒定人員和案件當事人看來,工程造價司法鑒定與其他鑒定相同,最終結果是唯一的。因此,在進行鑒定時對多種鑒定資料并存不夠重視,而堅持選擇一種鑒定結果。強化培訓鑒定人員進行正確取舍的能力,能進一步增強其法律素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認識鑒定資料的意識,保證鑒定事項的真實性,以便形成正確理論依據供法官參考。
2.7 區分工程竣工結算與工程造價司法鑒定
目前,將建筑工程竣工結算與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視為同一概念的現象普遍存在,這種理解實際上不正確的。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屬于是動態的工程造價形式,和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不同。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建設項目過程中真實的工程造價,具有公正、客觀性,務必明確工程造價的費用來源。要進一步對二者的不同進行明確,規范鑒定人員行為,使鑒定結果更具有權威性[8]。在鑒定活動具體開展過程中,若對鑒定資料有疑問之處,則可與委托單位溝通,而不是由鑒定人員和當事人聯系,因此,鑒定意見書能保持良好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3 結束語
首先,公開組織司法鑒定活動時,不允許鑒定機構及工作人員私下接觸雙方當事人,需通過法院進行溝通或者獲取相關資料,避免任何一方的行為對鑒定結果產生干擾。其次,鑒定人員要站在中立位置,客觀分析鑒定資料的內容,傾聽雙方意見,以事實為依據,不得妄加評論,必要時做好現場勘驗,獲得充足證據。再次,準確區分質量鑒定與造價鑒定。如果工程項目進入司法鑒定程序,大多存在質量問題,這部分需要進行質量司法鑒定,不能與工程造價司法鑒定混為一談。最后,只有保證工程質量合格,才能保證鑒定結果真實。
司法鑒定機構想要保障司法鑒定工作質量,必須重視鑒定人員專業培養,恪守工作原則,做到科學鑒定。開展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工作人員除了要具備專業的工程項目理論基礎以及豐富的實踐操作能力外,還要了解與其相關的法律、經濟、會計等知識,同時具備良好的專業分析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嚴格依照施工合同、簽證資料或者現場勘驗結果出具真實的鑒定意見。
在司法審判過程中,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順利推進案件進展提供依據,確保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工作的專業性與規范性,要及時完善法律法規制度,使得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科學、公正、規范。
參考文獻
[1] 胡永忠.建筑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J].中華建設,2021(9):158-159.
[2] 何建宏.我國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制度與專家證人制度對比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18.
[3] 李敬升.完善工程造價司法鑒定機制的途徑探討[J].法制與社會,2020(8):130-133.
[4] 宋艷玲.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的問題分析[J].中外建筑,2018 (9):231-233.
[5] 袁金蘭.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實踐中問題及對策[J].價值工程, 2019(8):107-108.
[6] 夏祖興,諸葛小芳.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失敗案例分析及啟示[J].工程造價管理,2015(6):41-43.
[7] 趙文霞.工程造價司法鑒定的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5.
[8] 孫凱迪.工程造價司法鑒定中的常見案例分析[J].江西建材, 2021(5):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