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陽
“昨夜一霎雨,天意蘇群物。”春回大地,油菜花開,又到觀賞好時節。
雙峰縣鎖石鎮,234 國道和合村境內,一眼望不到邊的萬畝油菜花海,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打卡賞花。
天初暖,日初長,明媚春光無限好,介于鎖石鎮與花門鎮之間的深江河兩岸郁郁蔥蔥,游人如織。青山隱隱,細水長流,油菜花像情竇初開的少女,她們沿婁衡高速鎖石出口,一路迎往田間地頭,不時探頭張望。懷揣三月的心事,油菜花包圍了村子里的樓群別墅,從游道到堤岸,連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我邊走邊看,委實有種返老還童的錯覺,宛若童話般的仙境,花兒頻頻點頭,花語通俗易懂。路邊的蠶豆豌豆,扇動蝴蝶的翅膀,巧笑倩兮;鳥雀枝頭嘰喳,調皮地飛入云端,與風箏、無人機相媲美。歐陽修有詞云:“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今非昔比,山鄉巨變,看那蝴蝶翩翩飛舞,許多孩子嬉笑著擠進了特色產品長廊,我也加快了步伐。
沿河觀摩勝景,闖迷宮一樣抵達核心景區,油菜花脫胎換骨,立馬從青春美少女變成了樸實憨厚的村姑,熱情而不乏純真,一如招呼我們喝茶的大姐。
“村姑”生長于廣闊的田野,待“驚蟄”吹響集結號,便鉚足勁頭向上沖,齊嶄嶄地舉起金色的喇叭,合奏一曲春天的交響樂。花海也好,花花世界也罷,繁花漸欲迷人眼。人在花中,濃香醉人,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花,好一個“萬匯此時皆得意,竟芬芳。”
據了解,這是雙峰縣第十二屆油菜花文化旅游節,省內外頗有名氣,形成了品牌效應。它把雙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與油菜花海緊密結合,陸續推出送戲下鄉、春耕體驗、網紅直播、書畫交流、音樂晚會等一系列活動,四面八方的游客都能切身感受到這里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十多年堅持做好這件事,帶動村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值得點贊。”我不由大發感慨,驀然想起上午登金紫峰,邂逅了一位“白發仙人”。
從雙峰縣鎖石鎮群山村出發,穿越南岳山脈黃龍大山,走的是茶馬古道,石子鋪就,青苔點綴。途中有“白發仙人”飄逸而下,腿腳敏捷。近前才看清他是一位白發老者,沿途撿拾游客丟棄的垃圾。我們到達兩峰之間的龍頸凹,那里有“清峻亭”,亭東衡陽縣,亭西雙峰縣,綿延數百里可達湘鄉。清峻亭青磚灰瓦,內置長短凳,案板上有燒好的茶水,供游客歇息、飲用。當地村民告訴我們,茶水是老人燒的,老人姓鄒,以古稀之軀義務為過往游客提供茶水,風雨無阻數十載,一直為人所稱道。
老鄒在山上堅守,油菜花在田間奉獻,鄉村振興的大幕徐徐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