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
【摘 要】河池日報社一方面聚焦制約報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主陣地作用,派出記者深入一線調研采訪,推出了大批接地氣、有溫度的好作品,彰顯了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本文通過分析河池日報社的相關做法和經驗,探索地方主流媒體在調查研究中勇擔當、有作為的路徑和方法,助力建設與時代高質量發展同步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關鍵詞】調查研究;主流媒體;媒體傳播;輿論引導
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黨中央決定,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為在全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河池日報社作為欠發達后發展地區的主流媒體,強化“四個聚焦”,即聚焦主題宣傳質效、聚焦黨建引領、聚焦報紙發行、聚焦新媒體建設,由報社領導分組帶隊深入各縣(區)、各單位調查研究,著力探索破解采編質效不足、黨建及黨風廉政建設水平不高、報紙發行慢、新媒體影響力不強等四個問題的路徑和方法。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摸清基層群眾所急、所需、所愿,貼心服務受眾,推出了一大批既有“時代溫度”,更有“民生溫度”的新聞作品。在大興調查研究中,河池日報社彰顯了地方主流媒體在調查研究中應有的擔當和作為,報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新聞創優和媒體融合持續走在同行前列。近年來,河池日報社3次喜獲中國新聞獎,獲第二批國家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全國地市報“走轉改”先進集體等稱號。2023年,河池日報社獲推動優秀城市融媒創新發展綜合影響力融媒體平臺TOP10、全國傳媒經營“金推手”獎之優秀單位獎、中國年度融合創新十大新媒體傳播力城市黨報等多項全國性榮譽。
一、大興調查研究是主流媒體勇擔使命的“傳家寶”
關于調查研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同志有很多著名論斷,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習近平總書記也作了很多重要指示要求?!耙庾R形態領域面臨的挑戰,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新聞輿論引導、網絡綜合治理中的主要情況和重點問題”被《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確列為調研內容之一,這就要求作為新聞輿論工作主陣地的主流媒體,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宣傳和踐行主題教育總要求的任務,擔負好推進調查研究的時代使命。
二、主流媒體在大興調查研究中的擔當
主流媒體在大興調查研究中,必須將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通起來,堅持學思用貫通,切實轉變作風,練就過硬本領,提高工作水平,推動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動媒體融合高質量發展。
(一)必須堅持黨性原則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最終要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服務,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保證,也是新聞輿論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制度優勢。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在這方面,主流媒體應始終將其是否堅持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的團結,是否嚴格落實政治家辦報要求,是否牢牢把握新聞輿論主動權和正確輿論導向,當成關系到媒體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大事,通過持續開展調查研究,增強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具體實踐中,河池日報社強化對標對表,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河池日報》一版頭條等重要時政新聞編排實現與《廣西日報》同步,成為當時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版重要新聞編排與省區級主要媒體對標對表的地市黨報,以重大時政報道高站位,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同時,報社強化主動擔當,在重大主題報道中主動作為。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一周年、兩周年和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一周年、兩周年、三周年這些重大時政題材,在報紙頭版隆重推出系列報道。2021年建黨100周年主題報道,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全年全媒體同步開設專題專欄。建黨百年七一當天推出主題特刊共36個版,黨的二十大召開當天推出主題特刊28個版,展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河池各地各行業發生的巨變。此外,還濃墨重彩宣傳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和市委決策部署。在做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宣傳活動中,堅持全媒體謀劃,充分利用建好的網站、客戶端、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采用畫報、H5、圖表、視頻等融媒形式和載體,準確傳遞、解讀重要時政新聞和政策,實現全媒體出力、多渠道發聲的宣傳格局,高效傳播黨和政府的好聲音、展示社會進步的大主流,及時反映干部群眾的所思所想,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持。
(二)必須堅持正面宣傳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媒生態正發生著深刻變化,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成為網絡傳播最活躍的主體和新興的輿論場。與此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國內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各種風險挑戰、困難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主流媒體要保持不可替代性、絕對權威性和特殊的公信力,必須深入開展調研尋找破解新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做到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持續鞏固拓展主流媒體的功能和地位。
長期以來,河池日報社始終立足地方,聚焦黨和國家的主題主線,把牢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讓主流思想和正向能量占據輿論高地,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2023年,河池日報社在報紙和新媒體同步開設《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河報觀測》等16個專欄,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點,全面實時展現河池革命老區建設取得的顯著成績。在大調研中,記者深入都安瑤族自治縣采訪,挖掘出該縣巧用80萬元財政資金,為鄉鎮所有易安戶劃分了1分地做“小菜園”,一年至少為群眾節約日常蔬菜開銷1000多萬元,推出了稿件《巧用一分地,省下一千萬!看都安是怎么做的》,得到新華社、《中國科技報》等中央媒體轉載,總點擊量達30萬人次,社會反響強烈。同時,報社重點關注即將開通的貴陽至南寧高鐵,就如何迎接“高鐵時代”的到來進行深入調研。從推動當地乃至大西南發展的高度,分別就開通前、開通時、開通后的3個時段,擬策劃推出一系列全媒報道:開通前預熱宣傳主要是與高鐵建設方、管理方及貴州省黔南州、南寧市的媒體等合作,共同深入一線進行跨區域聯動采訪,挖掘高鐵建設背后的動人故事,推出連續性報道,為高鐵收尾建設和驗收等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開通當天,計劃推出“八個一”新聞產品,即一篇綜述性報道、一篇社論、一個高鐵特刊、一場直播、一組短視頻、一條紀錄片、一組海報、一組融媒體作品。通車后的宣傳主要關注對河池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的重大推動作用。
(三)必須發揚斗爭精神
《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必須堅持攻堅克難,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勇于涉險灘、破難題,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把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戰勝困難的實際成效”。主流媒體要發揚斗爭精神,必須在政治上保持頭腦清醒,深深扎根群眾、依靠群眾,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找出問題并提出破解問題的建議,為本地區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廣泛匯聚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
面對日益紛擾嘈雜的輿論場,河池日報社始終強化對社會熱點思潮的引導,及時回應干部群眾關注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勇于斗爭、善于斗爭,及時批駁錯誤觀點、澄清模糊認識。報社除通過傳統的新聞監督、評論監督發揚斗爭精神,還創新舉措,在新聞網站、客戶端開設“網絡問政”平臺,在報紙設置《網絡問政熱帖追蹤》欄目,聚焦網絡熱點和民生難點,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倒逼政府部門工作,推動群眾反映的難點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成為群眾解決問題的新的快捷途徑,平臺年均受理辦結群眾問題訴求上千件。2023年6月,中斷5年之久的《河池日報內參》重啟開辦,第一期關注全市嚴峻的文物保護現狀,獲得市委書記等10多位市領導批示,有力推動文物保護工作走向正軌;第二期關注城區2條已存在20多年的“斷頭路”,市委書記批示后,分管城市建設工作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率隊到現場調研,明確年內動工建設,項目將惠及2萬多市民。
三、主流媒體在大興調查研究中的作為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對媒體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10.65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8%。微信等即時通信用戶達10.38億,占網民整體的97.2%。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10.31億,占網民整體的96.5%。互聯網正推動媒體生態發生前所未有的變革,主流媒體必須堅持開展調查研究,堅持守正創新,堅定正確方向,確立正確目標,探索正確路徑,在媒體融合發展中先試先行,全方位創新打造媒體生態閉環、內容生產運營新機制、話語表達新方式等,才能把握宣傳大局和輿論導向,引領時代發展。
(一)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
推進媒體融合,需要回歸媒體社會本質,善用全媒體思維,推動新聞流程再造,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在守正創新的道路上,河池日報社堅持“新聞+政務+服務”融合理念,經過不斷探索,現已構建起“一報、一網、一端、兩微、一視、兩平臺、一商城”全媒體矩陣,即《河池日報》、河池網、頭條河池、微信、微博、抖音視頻號微視頻、“網絡問政”融媒體平臺、“一鍵游河池”融媒體平臺、“壽鄉特選”網絡商場等全媒體矩陣,矩陣總用戶量突破100萬。
(二)用好先進技術賦能創新
全媒體時代,需依托先進技術打造全新的內容采集、生產、發布平臺,建成多維、立體、高效的融媒矩陣,以新技術驅動拓寬傳播空間,以新技術塑造主流價值,才能實現正能量和大流量同頻共振。河池日報社采購多臺立式智能大屏終端,在本地市行政辦公中心人流大的進出口部署安裝,通過自主研發的信息發布平臺,提供《人民日報》《廣西日報》《河池日報》重點黨媒數字報觸控閱讀和查閱,“頭條河池”客戶端瀏覽,河池便民信息查詢等交互功能,并可遠程發布公益廣告、圖文視頻廣告,融媒閱讀平臺建設邁出新步伐。同時,整合報社現有平臺、技術和用戶等優質資源,與第三方經營實體合作共建,打造“一鍵游河池”平臺,探索“政府指導、媒體合作”融合新模式,為全市文旅產業發展壯大做出貢獻。
(三)穩妥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
2023年,河池被中宣部列為媒體融合試點,河池日報社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扎實穩妥推進媒體融合。根據融合方案,報社將與電視臺聯合成立融媒體中心,屆時河池日報社將積極創新推動新聞流程再造,建立以生產全媒內容為根本、先進信息技術為支撐、服務有效用戶為核心、優化管理體制機制為保障的全新媒體傳播體系,穩妥有序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和經營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在經費、編制、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確保融合達到“1+1>2”的目標,即新聞作品質量不低于合并之前的水平,新聞矩陣影響力不低于合并之前的水平,干部隊伍的創優能力和相關待遇不低于合并之前的水平。
四、結語
奮進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上,主流媒體在應對信息革命、媒體生態、輿論格局等巨變中存在發展基礎不牢、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只有也必須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面宣傳、發揚斗爭精神,做到勇擔當。與此同時,堅持守正創新開展調查研究,努力做到有作為,用好形態豐富的宣傳載體和辦法,大力宣傳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和各地各行業開展調查研究的有效舉措、取得的亮點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困難,營造全社會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濃厚氛圍。通過調查研究,找出影響報業發展的瓶頸,通過打造作風優良的全媒體采編隊伍,完善全媒體內容生產、信息傳播、實時互動的體系,建立與時代高質量發展同步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潮
參考文獻
[1]中辦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N].人民日報,2023-03-20(01-02).
[2]尹雙紅.下更大功夫把調查研究做深做實[N].人民日報,2023-04-04(05).
[3]蔣煬.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J].當代黨員,2023,07(9).
[4]劉源隆.調查研究與新聞輿論[J].小康,2023,12(80).